从来如此,便对么?
——鲁迅(曾任北京大学讲师,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求真”二字,看似缥缈不重要,但其实是文明的基础。如果一个文化没有办法消除伪善和伪真理,那么这个社会迟早要进入休克状态。怀疑论是哲学提供的解放思想的第一杆长矛,是独断论的克星,而解放思想首要的就是降服独断主义。所以,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启用怀疑的方法论过滤网。当然,极端的怀疑论我们是拒斥的,我们只是主张恰当地利用怀疑论方法,目的在于证明真理、废除伪真理,实现独立思考,在破中立。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士多德则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知识的丰厚是怀疑精神的基础,学术中敢说“不”的人,是要很有些底气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因质疑老师柏拉图而受到众人的指责时,如是说。这句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勇于质疑,不盲信书本也不盲信老师,坚持通过自身的努力思考求得真理的精神。他自17岁开始,便拜师于柏拉图门下学习。在长达20年的学习生涯中,亚里士多德一直以崇敬的心态面对柏拉图。然而,即便如此崇敬柏拉图,在面对老师的错误和缺点时,亚里士多德仍能勇敢地指出来。这是人理性反思的结果,也是人摆脱本能状态走向智慧的一种姿态。鲁迅先生也是一位能够独立思考,有怀疑精神的大师。
在学习中懂得独立思考,就要具有怀疑精神,这种精神能够促使一个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大众。曾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先生,就具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在他眼里没有偶像和权威,并且都是在怀疑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的,一直欣赏且享用的东西。他曾在《狂人日记》中说过:“从来如此,便对么?”他对人性、国民性、制度,甚至对自己的怀疑是非常深刻的,无时无刻不在通过怀疑反省自己的思想。而且鲁迅先生认为,面对浩瀚的中外典籍,不能一味地学习与接纳,而要始终秉持着怀疑的态度,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吸收精华的同时,发现其中的漏洞与错误,并将疑团一一解开,将错误一一纠正。
朱熹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没有怀疑是谈不上解放思想的。怀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怀疑才能发现,才能思考,才能激发智慧。怀疑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潜质的重要标准。
面对权威或者经验,你是接受事实,一味盲从,还是冷静地站在一旁,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怀疑的人,因为只有怀疑,才能开启智慧、挑战智慧;只有怀疑,才能为真知灼见提供可能,才有机会抵达事物本质的内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