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批评没那么难听

批评没那么难听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赞美的话听着比较顺耳,比较好听,而批评的话往往难听或者让人难以接受。其实,只要你放开胸怀,包容一切,批评没有那么难听。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那些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无不是能够听取并接受他人批评的人。但这一论断却遭到了顾先生的学生谭其骧的质疑,谭其骧在翻阅了大量事实之后,认为顾先生的论断并不成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蔡元培(曾任北京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通常来说,人们都喜欢赞美,而不喜欢批评。因为赞美的话听着比较顺耳,比较好听,而批评的话往往难听或者让人难以接受。古语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只要你放开胸怀,包容一切,批评没有那么难听。

很多时候赞美的话,可能会让我们飘飘然,不知天高地厚,唯我独尊;而批评的话虽似当头棒喝,却让我们清醒认识现实,发现不足,进而改变缺点,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不断“自新”的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那些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无不是能够听取并接受他人批评的人。

文学家、翻译家傅雷常被人形容为固执,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独断专横的人,傅雷的有些朋友(包括钱钟书夫妇)批评他不让傅聪进学校,说这样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易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很多学者学问越高越是虚心接受各种批评和意见。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也曾是北大的教授。即使有如此大的成就和声望,顾先生仍然能够做到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哪怕是来自他的学生。

当年,顾先生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曾经针对《尚书·尧典》中的十二州提出过它是受汉武帝十三州影响的论断,轰动了一时。但这一论断却遭到了顾先生的学生谭其骧的质疑,谭其骧在翻阅了大量事实之后,认为顾先生的论断并不成立。

得知了自己的学生胆敢质疑自己的学术成果之后,顾先生并没有生气,反而鼓励谭其骧把自己的看法完完全全地写出来。在谭其骧写出了自己的论文后,顾先生给予了认可,并否定了自己先前的观点,甚至公开称:“其骧熟于史事,余自顾不如,此次争论汉武帝十三州问题,余当屈服矣。”

能够虚心接受学生的批评,并改正自己的意见,顾先生的大师风范可见一斑,这也就难怪在先生去世几十年之后,仍然可以作为史学界的一杆大旗,矗立在前方,激励着后学者向其靠拢了。

其实,人生在世,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犯错误是难免的事情。在错误发生的时候,我们自然能够自省,通过自我检查实现自我完善。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盲点,无论是性格上的盲点,还是能力上的盲点。而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看不清自己的盲点,这个时候,我们依然会因为自己的盲点而犯错。此时,如果我们能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这无疑是帮自己清除盲点的好方法。所以,青少年在看待批评时,应该是把它当作一个自我完善的机会,而不要觉得是别人在故意刁难苛责自己。

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词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百度CEO李彦宏是一个很优秀的领导,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对于他人的意见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我们应像唐太宗一样虚怀若谷,听取各方建议;也应该向李彦宏那样,不是对所有意见都照单全收,而是在全面了解一件事情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当然如果别人出现了错误,我们也应该开诚布公地指出来,才有利于共同进步。就像蔡元培先生说的:“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总之,青少年如怀有一颗包容的心去接纳批评,就犹如在深海行船时,有一盏盏点亮的灯塔指引我们看清航路,绕开暗礁,顺利驶向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