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

糖衣药片与顺耳忠言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在较高层次上思考良药与忠言。张队长也说:“孩子每天五点半就起床,为了投奔您,每天来回往返有40里路,可他每天都是信心十足,不怕苦累,仔细地一想,这精神确实可嘉。”我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建议,同时也包括我自己,在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的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张一楠头脑聪明,兴趣广泛,也贪玩好动,为了到我这班,特意决定从小学五年级跳级到中学。

他父亲是市交警队的一把手,对自己和队里同志都要求极为严格,威信非常高。对刚满12岁的孩子他也总想像要求自己那样进行要求:要他胸怀开阔,要他学习刻苦,要他沉稳持重,要他志向高远……

张队长跟我讲:“我总觉得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懂事,能够吃苦,回家我就批评他,可批评多了他还不服气,总说你们那是什么年代,别忘了现在都九十年代了。我看他不服气,就把他过去所犯的错误都一件件地提起,想堵住他的口,但也没太大效果。虽然在口头上不反驳了,但心里并没真正接受批评。魏老师,他很听你的话,以后你得多批评他。”

“我批评多了,他一样不会听。”

我对自己的孩子,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批评,有时话说得过重,孩子不高兴,表现出不满,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于是也批评得越厉害。为了让孩子失去防守能力,把他以前的错误再重提一遍,这样虽然孩子无话可说了,但心里并没有增大战胜错误的能力,倒是伤害了自尊心。

这天晚上,张队长又来学校,跟我谈教育孩子的问题。我这样对他说:“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我要是犯了一点过失,领导批评我时,就将我过去的失误全都搬出来,批评一通,我一定不会服气,不仅不会下决心改正错误,有可能还在一气之下,不再继续干教书这一行了,何苦来……辛辛苦苦地没人说,有个小的过失,就不依不饶,我想孩子们远没有我们成熟,可能更会产生逆反心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话是真理。它告诉我们,要站在理智的角度,在较高层次上思考良药与忠言。实际上,人们达到这一境界绝非易事,这要求被批评者具有相当高的水准。

另一方面,从批评者来说,不能让自己的良药是苦的,忠言是逆耳的,而应该想出办法使良药不苦口甚至是甜口,让忠言不逆耳甚至是顺耳。

坏人腐蚀好人往往用糖衣裹着的炮弹,这样容易将人打中,让其接受。我们在转变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不研究一下糖衣,也使人易于接受一些呢?

现在的许多良药早已被制药厂制成了糖衣片,过去许多又苦又难吃的中药也加上了蜂蜜和香料。那么,我们在教育子女、教育学生时如果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就落伍了,不会受欢迎了。

近两年,我在批评学生的同时力求也表扬他,在指出他的不足时指出他与之相对立的长处。这样做并不是怕学生不接受批评,而是这样才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

学生的错误,以其自觉不自觉的角度来分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自觉犯的错误,第二类是自觉但无法自制的错误。学生的错误绝大部分属于第一类:不知不觉脑子溜号了,不知不觉上课迟到了,不知不觉搞坏了公物,不知不觉违犯了校规班法……这时他心里已经懊悔、难过,需要的是想出纠错的方法。这个时候,及时地指出他的优点,用平时这些长处去战胜偶发的短处,比较容易取胜。那些因坏人引诱或不良环境的诱惑而犯的错误,就更需要帮助他找出心灵中真善美的一面了。说到底,要靠这部分好思想去改变学生。不对这部分思想进行肯定、表扬,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不等于把学生往错路上推吗?现在话再回到对张一楠的教育上来。“我说话,或批评他,他能肯听,是我在批评他时,对他的成绩也同时肯定,说你如肯用七分成绩去战胜、去征服、去排挤三分缺点,就完全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队长也说:“孩子每天五点半就起床,为了投奔您,每天来回往返有40里路,可他每天都是信心十足,不怕苦累,仔细地一想,这精神确实可嘉。”

我说:“你还要看到,他是跳级生,每天在路上用去很多时间,可他在全年级441名学生中,最近八科统考,位列到第77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他后面的那些学生大部分也很用功,可为什么赶不上他,这除了因为他头脑聪明,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确实用功了。你批评他缺点时,如果不肯定这最基本的长处,他当然不会服气。”

我对张队长,也是对全体家长建议,同时也包括我自己,在批评孩子时,想一想糖衣的良药,想一想让自己的忠言顺耳,想一想在指出他的不足之前,能不能先指出他的一点长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