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雕“凤头”

精雕“凤头”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苏联研究托尔斯泰的专家都称颂这个开头,认为这个开头是情节的“钮结”,它使后面的事件迅速的展开了。找出个得当的“头儿”很不容易。(二)到了初中,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每个老师教一科。开头若有总说,是一定要与后文的分说范围大小一致的。以上只是学生作文开头的部分毛病。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两个“闷热”,既表明天气情况,又是“我”爬悬崖纳凉的原因,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

听故事 知作文之理

文章的头开得好,自然就越写越顺,读者也爱看,头若开得不好,写时定会举步维艰,读者就会不满意。正因为开头重要,所以写文章的人没有不注重开头的。

先说一个例子——

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时,足足酝酿了四年,可是动笔时,却怎么也开不好头。

他苦恼极了。

一天,他走进大儿子的屋子,看见大儿子正在读普希金的小说。托尔斯泰拿过书,随便翻翻。他的目光停留在《宾客齐集在别墅中》这个片段上,那里的开头写的是:“节日的前夕客人们开始到齐了”。托尔斯泰念了一遍,带着敬佩的感情说:“普希金总是这样直截了当地接触问题。换另外一个人,一定会开始先描写客人、房间,而他却是一下子就进入了情节。文章就应该这样写!”

说完,他赶紧回到书房,在稿纸上写道:“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这就是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

后来,苏联研究托尔斯泰的专家都称颂这个开头,认为这个开头是情节的“钮结”,它使后面的事件迅速的展开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写好,一定要用心思。开头的话要能抓住人,有吸引力,要引人入胜。开头就是开门,就是那么一下子引人登堂入室。这样读者才能非看下去不可。一句话,作文开头要具有扣题、点题、引下文之功效。

悟真谛 明作文之法

概念精释

什么是开头?

开头,指事情、动作等最初发生、开始或者事物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步又或者是第一部分、最初的一段或一部分。作文也有开头。作文的开头又称“起笔”,是指从哪儿下笔。它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同全文的布局密切相关。一篇好的作文,恰当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开头才能吸引人们有兴趣读下去,也能增加文章的亮点。所以,能否灵活自如地、独特精当地写好作文开头往往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俄国大文学家高尔基说:“最难的是开场白,就是第一句话,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平常却又得花好长时间去寻找。”高尔基的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文章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如同音乐的“定调”,规定着“全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风格;第二,适当的第一句话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它是长期积累和斟酌钻研的结果。这的确是作家深知其中甘苦的经验之谈。

开头就是在给文章定调子。调子定高了,容易底气不足,唱不上去;调子定低了,又放不开嗓子,发挥不出水平。复杂的事情,丰富的思想,千头万绪,千言万语,自何处道来?从哪儿说起?找出个得当的“头儿”很不容易。这就像剥茧抽丝一般,找对了“头儿”,丝线就会源源不断地抽出来,你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选好切入点,开好头,则成功的基础安定,破竹之势就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

俗话说“小曲好唱口难开”,要写好作文开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既需要我们用心地去感受生活,也需要我们学习、积累写作知识。为什么诗人亚·勃洛克只读了个开头,而不看完伊凡诺夫的那篇小说?是因为开头糟糕,想必下面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前足足酝酿了四年,却苦恼开不好头?因为开头实在重要。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大海,写作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只有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怕风浪,敢到海底探宝,才能撷取写作领域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方法精讲

要讲方法,先说问题。只有了解了我们作文开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才好对症下药。请看笔者收集整理的作文《我的老师》的三个开头:

(一)所谓老师是指教书育人的人……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以严肃开场。平时看见老师,老师都是面带笑容,此时的老师很亲切。上课的时候老师首先是严肃,后来就和我们有说有笑的了。

【评说】像“老师”这样人人尽知的概念,你又何必去解释呢!接下来的又是那么繁冗,到底想写语文老师的什么,也许只有作者清楚。

(二)到了初中,换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每个老师教一科。科目多了,觉得作业也多了,学习的压力也大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我们的老师是非常好的。就让我为大家慢慢地介绍一下吧。

【评说】有的学生,作文开头总是喜欢绕来绕去,顾左右而言他,转了一圈才转到文章的正题上。这种写法有点类似于《诗经》中的托物起兴的写法或是东北二人转中的“小帽”。这就是我所说的转弯抹角,不直接入正题现象。其实,文章完全可以直接写到正题上来,何必要引出呢!殊不知,你所用来引出正题的那部分文字,都是应该删除的赘余之语。

(三)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认识的人,熟悉的人,有些人也许你会很感激他,他帮了你很多;有些人你也许会很反感,因为他会和你作对,而我今天要说的人是我的老师。

【评说】很明显,这个开头段中的“有些人你也许会很反感,因为他会和你作对”与主体内容对应不一致,犯了头大身小的逻辑性错误。开头若有总说,是一定要与后文的分说范围大小一致的。

以上只是学生作文开头的部分毛病。在平常的作文教学和评改中,笔者发现学生作文开头往往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不必要的释题,导致语言不简洁;二是入题太慢,中心话题或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或是“千呼万唤不出来”;三是语言平实,缺少文气,没有文采,不吸引人;四是开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五是缺乏想象力,就事论事,给人空洞之感,不能概括文章主体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不简洁、不优美、不新奇、没吸引力。

当然,文章的开头没有固定的格式。一个好的开头,不仅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风格来选择恰当、合适的形式,还要切合主题,不落俗套。下面以教材中课文的开头为例,讲解几种。

一、交代式 这种方式用在记叙文的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有关信息。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第一段:“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里的详细交代,为下文事件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再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开头:“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开篇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两个“闷热”,既表明天气情况,又是“我”爬悬崖纳凉的原因,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

又如,《伟大的悲剧》开头:“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开篇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让读者一目了然。

二、回忆式 初中学生写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叙述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所以,采用回忆式开头就很自然,易于使自己写作时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也有助于将读者引入故事中。朱自清的《背影》、魏巍的《我的老师》,这些大作家的作品都是这样开头的。

如《最后一课》的开头:“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弗郎士。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开篇寥寥数语,就把一个不用功学习的淘气孩子刻画了出来,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渲染式 渲染是对所写对象做突出的描写、形容、烘托,它能抒发情感,突出旨意。

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开头连用两个“盼望着”,突出“盼”,足见望春心切。借用“东风”报讯,宣告春天到来,充满喜悦。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情感在开篇就渲染了起来。续读下去,春天的美丽之景,喜春的浓浓之情,不感染读者吗?

再如,《在沙漠中心》的开头:“在这种没有水汽的地方,地上的热量很快就辐射完了。天气已经很冷了。我站起来走路,但很快我就哆嗦得受不了了。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这里交代了恶劣的沙漠气候环境,没有水汽,没有热量,寒气逼人,为下文蓄势。

又如,《登上地球之巅》开头:“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这里点明了时间,并由景物描写来衬托登山的难以想象的难度,为下文写队员们登上顶峰做铺垫。

四、引用式 引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引用名言警句,引用人物语言,引用诗歌、谚语等。

如《羚羊木雕》:“‘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里引用人物的语言开头,对读者造成悬念。“突然”一词也显出了气氛的紧张。

当然,引用对于不同文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或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在议论文中,常见的方法是引用名言导出话题。

五、开门见山式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时间弥足珍贵,看文章的人都希望尽快地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倘若在开头处拐弯抹角、枝枝蔓蔓,一味地在题外转悠,那么,即使内容再好,也难以激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对考场作文来说,阅卷教师承担着繁重的阅卷任务,一个“开门见山”“不蔓不枝”的开头,一定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好感,使阅卷人对你的作文留下极佳的印象,从而有助于你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这种开头,在我们初中语文课本中极常见,俯首可拾。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再如,《蝉》的开头:“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开篇就紧扣标题,写知知不休的蝉鸣声让人心烦,引出下文。

六、悬念式 喜新、厌旧、好奇是人的天性。如何能一眼便牢牢地吸引住读者是重中之重。设悬念、勾眼球,是一法。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以开门见山,突如其来之势,吸引读者去解开疑团:作者为什么要停住脚步?停住脚步要干什么?

七、抒情式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或赞美、或悲痛、或激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许多修辞手法。

如《春》一文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烈感情。

八、设问式 作文开头,提出疑问,既能总起下文,又能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好奇心理,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如《观舞记》的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此问有极大的吸引力,文学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来形容,那舞蹈一定不仅仅是精妙绝伦。

九、对比式 对照比较能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这个开头通过三组对比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它“温晴”的特点,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给人的总印象,赞誉这里是块宝地。

再如,《绿色蝈蝈》的开头:“现在是七月中旬,村里今晚在庆祝国庆。当孩子们围着欢乐的篝火跳跳蹦蹦,当鼓声随着每支烟花的升空而响起时,我独自一人,在阴暗的角落里,倾听着田野的节日音乐会,田野里的节目要比此时在村庄广场上上演的节目更加庄严。”这里写“我独自一人”欣赏田野的“节日音乐会”,这一“闹”一“静”两种气氛形成对比,衬托出作者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同时,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音乐会呢?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十、提要式 这种开头,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题旨,一看便知文章的要点。

如里根的演讲《真正的英雄》先说:“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沉痛地哀悼我们失去的七位勇敢的公民,共同分担内心的悲痛,或许在相互间的安慰中,我们能够得到承受痛苦的力量并坚定追求理想的信念。”开篇就点明了本次演讲的主要内容——哀悼七位勇敢的公民。

再如,郑振铎《猫》的开头:“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一句提纲挈领,表示全文主要内容就是讲自己家养三只猫的经过。

好的作文开头技法决非仅此十种,以上只是抛砖引玉,举例而已。如果同学们熟练掌握并能结合文题恰当选用一种开头技法,让文章“明眸善睐”,赢取读者欣赏,一定会对作文质量的提高裨益良多。

读金言 积作文之珍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些有关作文开头的“金言”,希望你能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逐条诵读,反复揣摩,体味其真谛。

●开头要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倾心。

●好的开头一般有两个标准:第一,要明,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如果作文的开头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作文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虹。

●不管作文的正文内容写得多么具体生动、妙趣横生,若没有一个好的开头,作文的吸引力就会大大减少,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一篇漂亮的作文,就像一位美丽的新娘,脸蛋娇小动人才能够给阅卷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只凤凰,那么作文的开头就成了凤凰的头,虽娇小但五彩缤纷、美丽动人。

●豪宅内部无论怎么灿烂,可门普通了就会破坏人的想象力,会把读者拒之门外。因而,作为作文之门的开头应当华丽。

●很多时候第一句话像灵感的闸门、写作的突破口。找到一个精彩开头,哗一下,好情绪就会像涌泉一样流淌,一篇优秀的作文自然就形成了。

●简洁、新颖、美丽的开头,是作文出彩的丽服,是作文生色的脂粉,是作文愉悦读者的一杯美酒。

试牛刀 趁热打铁

1.请以《成长的烦恼》为题,写出一个你认为最满意的开头。

2.请把“第一次_______”补充完整,然后写出文章的开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