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于强调应试技巧,弱化和忽视了语言教学
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靠阅读教学来实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技巧、轻语言的现象。教师都将教学的天平过多地倾斜于学生对阅读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上,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独特魅力。
课堂上教师讲解一篇课文时,首先是对作者、作品背景和文学常识等内容做简单介绍,之后便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分析文章层次、概括中心思想和总结写作特色。上述这些模式化的分析方法,都是教师为了考试而采取的技巧训练。这样,原本完整的文章被教师剖析的支离破碎,原汁原味的语言特色也被忽略的一干二净。只有少数教师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或是在文本语言独具特色的情况下,才对文本语言进行少量的品味赏析。其实,我们在教材上读到的每一篇选文都是作者生活的体验、情感的倾诉,文字背后也凝结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靠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品读文中的精美语言,读懂、读透文中的奥妙,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妙处在哪里?”同时,还要通过所呈现出来的语言文字来真正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声。这样以读带品,以品带悟,久而久之,学生语言能力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
(二)教学中文本处理不当,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文本是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也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最直接的表达。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文本处理上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
一方面是对本文处理不当。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因为没有找准文本的切入点,而使整个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或者是教师针对文本的某个细节延伸开来,大讲特讲,内容偏离也全然不知。比如,有教师在讲《邓稼先》一课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邓稼先的人品,深入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国防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位教师先是通过板书绘制心形图来塑造邓稼先的高大形象,之后又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同学们一起唱响自己的“中国心”。紧接着又让每位学生根据示例给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最后教师板书邓稼先临终前的遗言,激情结语结束本课的教学。这位教师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花费大量时间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课堂看似花样新颖,实则华而不实,偏离了教学主题。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自己都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解读,那么在讲解文本内容时就会肤浅地停留在课文的表面。无法很好地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延伸。这样也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可片面的收获冰山一角,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知识学生是难以触及的。
(三)教学过于追求定式化,忽视学生阅读的个性差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体验,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让他们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主动积极的阅读体验。其实学生每读完一篇课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个性化的理解,有时他们的生活体验还会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碰撞,这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最好时机。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定式化的教学效果,反而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个性差异。
关于阅读感受的判定,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教师往往都会过度地强调统一的答案,从而忽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这种现象的出现也让我们的课堂变的如同一潭死水,学生原有的生命力与活力都遭到了扼杀,那种千人同声,万人同言的局面也就长居于我们的课堂之中。其实,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包罗万象的,文本中包含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诸多认识与感悟,这是语文学科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情感的优势所在。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追求定式化、模式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局限于标准化的答案之中,全然不顾他们在阅读文本时迸发的思维火花,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成为千篇一律的知识复制品。这不仅是对语文教材资源的浪费,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