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文字表达的修改。”[6]而这一项则是实验稿所没有的内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修改中新增加的强化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在字斟句酌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以“小小的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样的半命题牵扯如何选主题、如何选材的关键问题,事关成败的大事。在指导作文评改中就可以通过拟定题目、拟小标题的形式来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拟定题目
通过让学生比较以上左右两组的题目,辨别左右两组哪个好?应该怎么选材?通过比较,学生就能明白选题时应该避生就熟,这样利于虚实结合,容易以小见大,贴合平时生活、积累和写作训练,同时,也有效地达成了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
(二)拟小标题
学生通过拟定小标题使自己文章结构清晰,但是好多学生虽有小标题、美语导航形式,但是内容不能为主题服务。在作文评改时,就可以结合学生所拟定的小标题来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在实例中让学生比较同用小标题,对比精心斟酌的效果有何不同。如以“小小的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在实例中让学生比较选同一主题,对比精心斟酌的效果有何不同。如以“小小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通过让学生比较选用同一主题与同用小标题,对比精心雕琢的效果有何不同。学生一比较就会发现,当然是左边的小组比右边的小组小标题运用得好,精练、概括而又富有文采,这就是对强化语言文字训练的好处。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较,能帮助学生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为教学而教学,也不能只为作文而作文。只有充分训练学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的炼字炼句能力,才能快速提高作文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才能切实为他们的写作添砖加瓦,最终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总的来说,2011年以来,写作教学在写作理念、写作内容、写作方式方法、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推进,对于改变当前的写作教学现状,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课标“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对写作教学而言无疑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但在现代写作理念的确立方面,笔者认为2011年课标关于“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这一表述还不够全面、准确。“自由表达”包括写作主题和文体形式的自由选择,写作文体如寓言、童话、故事、科幻等,这些文体形式有利于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并保持纯真的心。课标建议“写想象中的事物”,也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创意的表达”与“自由表达”是相关的,长期的自由表达会保持和发展想象力与联想力,确立独立的思考意识。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有创意的表达需要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惯性思维定式。但是,在指导建议里面却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因此,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会抓耳挠腮,这些理念太大、太空洞,有一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课标修订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表述应改为“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通过寓言、童话、故事、科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一表述比较妥当。唯有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前写作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