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是现在很多人的饮食观念,而“早饭吃好,中饭吃饱,晚饭吃少”,也是非常科学的饮食理念。但是历史系教授李孝聪先生表示,我国先秦时期的古人却奉行一日两餐原则,这是由于当时的饮食理念不够科学,而且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也导致了食物的匮乏,所以即使是两顿的日常供应,也已经是一种极限。
据《墨子?杂守篇》记载,春秋时的士兵每天只能吃两顿饭,一顿在早上九点左右,称为“朝食”;另一顿在下午三点左右,称为“飧(‘飧’音同‘孙’)食”。但是这种规定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民,比如庄子就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有“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说明当时也存在一日三餐的阶级。此外,如果是犒赏一些有功勋的臣子或者激励士气,统治者或者领导者也可以加一顿饭。比如《史记?项羽本纪篇》中就有记载,当项羽得知刘邦有称王的举动后,非常愤怒,准备兴兵讨伐,就曾加餐激励士卒,以促使他们奋勇作战。
汉朝之后,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们大多奉行一日三餐的饮食原则,有特殊活动或行动时,也会在晚上再加一餐,称为夜宵;至唐朝时,一日三餐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据《能改斋漫录》记载:“世俗以早晨小食为点心”,就是说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在早晨食用糕点(甜点是一种高糖食物,可以判定其具有较多热量,也就是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早饭的重要性);宋朝时陆游诗文有载:“疾行逾百步,健饭每三餐”。意思是说三餐之后适量运动一下,有助于消食健胃,身体健康,而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大多是以一日三餐为饮食准则的。
此外,佛教弟子有“过午不食”的训诫,即每天只吃一顿早饭,过了午时就不能再吃任何东西了。宋朝诗人黄庭坚是佛教信徒,有关他的日常记录表明,此人早晨吃粥,中午吃米饭,过了午时就不再吃任何东西。
现代医学已经表明,一日三餐是非常科学的饮食理念。其中,早餐主要提供上午以及白天的能量消耗来源,一定要保证其质量,如果吃不好甚至不吃,不仅会对一天的精神造成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也必然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中餐是下午能量消耗的来源,这段时间人们的活动量最大,身体本身的运作也处于全部激活状态,因此,不仅要保证其质量,还要做到饱食(当然,这里的饱食也要做到适度);晚饭是前半夜以及整个黑夜的能量消耗来源,这段时间,人们的活动及身体自身运作处于低潮,能量消耗也降到了一天中的最小状态。所以,食物要以少食为主,而且要尽量选用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肉食、面食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古语有训:“睡觉不蒙头,晚饭少数口”。这些都是我国古人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健康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