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迈克,夏天刚从UBC少年班毕业,9月份就正式入读UBC了。为了切实了解少年班的“传奇”,我和朋友曾通过一次长达100分钟的电话,又见面聊过四小时。结论是,对铸就传奇功劳最大的是老师们的发现。
搬家来的时候已经要上五年级了,为了方便,朋友就让迈克入读家附近的一所法语小学。朋友当时觉得小学不重要,孩子刚来,语言完全不行,无论法语、英语都是外语。没想到正是这所学校的老师成了伯乐。负责素质教育的老师和朋友说,每天看到迈克在自由活动时一个人走来走去,肯定在思考什么,她想弄明白。后来老师说,她发现迈克很特殊。朋友当时还以为迈克的特殊是指他性格孤僻内向、不和同学玩、语言跟不上等。
这位老师调走了,新来的老师根据她留下来的档案记录继续关注迈克,并安排迈克参加了一个智商测试。测试结果迈克是99.99%,经其他人解释,朋友才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他儿子的智商是千里挑一的。真没想到,自己孩子的天赋竟这样被老师发现了。朋友感叹说,从来没有给老师送过礼物,甚至没有认真主动地去交谈过,而老师却如此负责,对刚移民来、英语还说不利落的孩子这样留心培养。就读一年间,两位老师交接工作,并未放松对迈克的挖掘,不能不感佩老师们的职业素养!
朋友忙自己的货运公司,太太忙着学习充电,迈克的课外辅导也就不甚被重视。迈克参加的课外班仅有机器人编程班、绘画班、数学俱乐部,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在家待着。这边学校没有作业,可想迈克的业余时间多么宽裕。是金子总要发光。机器人班的辅导老师也发现了迈克的不同凡响,他建议朋友让迈克报考UBC少年班,并以“考试不花钱”作为鼓励。少年班的说明会也因为朋友太忙给耽误了,没去听,迈克就直接去裸考了。其实也没法复习,考两门,一门英文、一门数学和逻辑。英文都是听说读写,数学和逻辑考的都是高年级的。第一场迈克就懵懵懂懂地考完了。过了两个月,通知面试。面试是家长陪孩子一起来。根据观察分析,朋友认为,少年班要求家长不能是单亲在这边照顾,也不能完全不会说英文。这个要求也合理,孩子如此超常培养,势必需要家庭的精神支持。
面试时,迈克大放光彩。主持面试的老师就是少年班的创始人。二十年来他一直亲自主持面试,用他独特的方法切实去考量孩子。会谈后,他向朋友夸赞了迈克,说迈克知识面广,独立思考能力强。
他问迈克平时关注什么问题,迈克说清洁能源,由此聊到原子弹。谈到当年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迈克反问他:如果当时两颗原子弹对调一下,会怎么样?他说从来没考虑过。迈克便侃侃而谈,分析出两颗原子弹的原理不同,两地的地理情况也不同,各种分析后的结论是:如果对调,伤亡更大。面试了两个小时,迈克还觉得没谈够呢。要知道,当时迈克的英文还没有脱ESL,意味着他的英文本身还没有达到本地同龄人的水平,但他依然能谈这么复杂的问题,谈得这么长!朋友总结说,要感谢网络这样的好老师啊!
第三轮考试是在温哥华教育局里,有专门老师一对一让孩子做题。考试两个小时,老师要观察孩子从多长时间后开始坐不住、不耐烦、做题出错率高等细节。这样也对,这个少年班主要培养数理化的研究型人才,坐得住、耐力好是这些高精尖人才的首要条件。第三轮考试后,迈克正式接到了录取信。从上一年的十二月考试,到接到录取信,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报考者三百多人,只录取二十人,还要男女各半。这个洋龙门也不好跳啊。
辛苦没有白付出。迈克上了学后非常开心。以前迈克问老师问题时,老师们总是泛泛而答,而现在,老师往往能回答到迈克听不懂为止——也是,这里老师的学术水平也不同——这里的老师都是博士学历,是经过挑选来的多面手,比如他们的化学老师还能充当足球教练!学生们水平旗鼓相当,互相促进,积极向上,还有高年级的同学帮忙。每天下午课后,都有高年级的同学开的课外课。起初半年朋友还用汽车接送,后来就让迈克自己坐公车了。路上来回要一个多小时,迈克也乐此不疲。毕业时,迈克的总成绩在全班排第二,被安排向下一届学生传递“羊皮卷”。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迈克被录取,除了自己表现杰出,还要感谢机器人班老师的推荐信。那位老师自己的孩子上了少年班,在迈克之前他的另外两个学生也上了少年班。所以他的推荐信应该是很受校方青睐的。老师写的推荐信大致是说,他和迈克一起设计程序的过程非常愉快,迈克思维活跃、团队精神好,等等。可见友善的性格也是校方重视的。校方此方面的考虑确实有必要,否则只培养学术精英,忽视人格完善、性格的发展,很容易导致当年美国卢博士等人的悲剧重演。
像多数移民一样,朋友移民是为了孩子教育。当他们拿到签证、要结束国内的高薪工作搬家来时,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那时迈克也是就读于省会的重点小学,看起来前途光明。就在他和班主任道别时,班主任说:“你们迈克刚拿了区三好,现在又要移民走了,这个三好就没用了,要不然小升初时能加不少分呢。你们还不如把这个三好让给别的同学,我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朋友彻底怒了!这不是明摆着要作弊吗?身为老师,还要帮着联系?一个三好称号都成了金钱交易品?老师的这番“好意”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朋友的恋恋不舍被无情地击垮。而这边做伯乐的老师也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壮举,只是遵守职业道德、尽职地做好了自己的工作。由此发现了迈克这个千里挑一的人才,没有让他埋没。可见职业道德多么重要啊!尽心地做一件事,能惠及他人。而职业道德丧失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动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