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教育理念和中国的差异很大,教学方法也很不同。根据我的观察总结,这边的教育更侧重于“授之以渔”。
小学没有统一的课本,只有教学大纲,老师们按照大纲自己安排课程内容。前三个年级开设的文化课是英语、数学、科学、社会学,四、五年级增加法语课。学校每学年开学第二周重新分班。不知何故——肯定不是学生数量的问题——这边总是混班。迪迪一年级转学来时,上的是一年级和学前班的混班,二年级上的是和三年级的混班,三年级是和四年级混班,四年级是和五年级混班,五年级是和四年级混班。
一年级时,我问过老师怎么来教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说,如果学单词,一年级的孩子学十个,学前班的可能就学五个。当时我英语沟通能力不行,迪迪的英语也是处于起步阶段,糊里糊涂地说不清楚,我们也没搞明白是怎么个学法。二年级时,才基本搞清楚老师的教学方法。单词学习是每周五留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就某个主题列出二十个单词。如主题是春天,可以列任何和春天有关联的词。周一上课时,老师会从大家列出的词中找出二十个词写在黑板上。三年级的孩子掌握全部二十个,二年级的掌握前十个。周四时,老师听写,二年级的写完前十个就不用写了。数学的教授也差不多。老师讲题,做练习时二、三年级的学生做的数量不同。二年级的做完了可以在旁边的图书角看书,但不能弄出声响。如果愿意,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按照三年级的要求来做。
这样的教育确实松散,而且各个班水平不一,完全看老师的倾向了。迪迪二年级时的老师喜欢数学,他们班的数学学得就明显比其他两个班的程度深。另一个班的学生说,他们二年级还在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因此,重视知识学习的家长们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分班时,能和高年级的混班,这样至少能多学点。可惜学校分班过程很神秘,家长们只能接受结果。迪迪四年级的老师号称自己主张独立学习,讲得很少。某日迪迪回来说:“今天我们老师第一次讲课,讲得还不错。”不过这个老师快到学期末时就被解雇了,可能有家长投诉吧。
虽然本地教育的知识程度不及国内,但我仍然对其赞誉有加。
第一,学校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支持孩子形成独立人格,完善自我意识。上学伊始,孩子们就有上台讲话的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个玩具、一件事情等。老师特别强调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话,不要家长协助修改。一年多后,迪迪已经能很冷静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迪迪七岁时,我有一次发脾气,认为他说得不对,对他横加指责。迪迪对我的怒吼肯定觉得害怕,但他仍然用颤抖的声音说:“请你先别发火,请先让我把话说完,你再判断我说得对不对。”从那以后,我很少对迪迪乱发脾气,更有意克制自己作为家长的蛮横态度。迪迪对自己的权益也很能据理力争。他不是依靠撒娇耍赖,而是和我们平等地对话、商量。如果认为我们说得有道理,他会认真遵从。
一个人有了自我意识后,才能更好地尊重别人的自我。我们在家工作,当我们认为迪迪打扰工作时,会对他说,他会马上道歉,自己安静地看书或者做游戏。自我绝不是自私。这边的孩子都很大方、友善,乐于分享,懂得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
第二,对读书习惯的培育。每个班都有老师自办的图书角。学生们每年换教室、换老师,老师却留在自己的教室不动,所以各个班的读书角都是越来越丰富。孩子们每天至少有半个小时以上的安静阅读。自己选了书,在读书角或者座位上安静读书,姿势不限,只是不能说话。每周还要去一次学校的图书馆。图书馆备有毛绒玩具作为学生的“阅读伙伴”。阅读时间结束后,孩子们能从图书馆借两本书,下周还回去。除此之外,各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有数量可观的童书和舒服的儿童阅读角。总之,在多种方式的促动下,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读书的习惯和爱好,因此总能在街头路边见到读书的成年人。一个人只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在漫长的一生中不断取得思想进步,获得精神上长久的乐趣。所以当迪迪有一天感叹说“我觉得书才是我最好的朋友”时,我们由衷地高兴。
第三,体育活动中对体能、勇气、毅力的培养。公园中的儿童器械种类繁多,一些看起来颇有“玩耍的难度”,需要一定的体能和勇气。迪迪刚来时,不仅对一些游戏器械不会玩、不敢玩,体能也明显低于这边的水准。本地学校的规定是,孩子们在校期间(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每天要有一小时的户外活动。这个规定可谓雷打不动。我们多次见过雨雪中孩子们在老师的陪同下进行户外活动锻炼。迪迪所在的学校为了鼓励学生长跑,给孩子们制作了长跑项链——每当学生们跑够一定数量的距离后,就发一个不同颜色的塑料的小脚丫项链坠。学期结束时,学生们都希望自己能获得全部颜色的小脚丫。孩子很珍视这条项链,认为是荣誉的象征。
相比于国内下雨天都不让孩子外出以免淋雨的小心谨慎,这边的孩子真是散养、放养。以迪迪参加的足球活动来说,每周晚上一次训练,周六一次比赛。训练一般是在户外——除非教练能联系到某个小学的体育馆。这边的秋冬是雨季,晚上颇为寒凉,还总是下雨。可是训练很少会因为天气恶劣而取消,偶然的两次是气温太低、球场地面结霜,担心队员奔跑滑倒。比赛时,孩子们就穿着球衣在雨里跑,最多里面会穿一件比较防水的内衣,但脑袋和腿就没法被“保护”了。教练、裁判一般穿防水外衣,家长们打着伞在球场边加油。孩子们下场休息时还不喜欢站在家长的伞下,往往要和场上的队员保持一致地留在雨中。第一次看着一个个湿淋淋的小脑袋时,我不由得感叹:风雨中长大的孩子还会怕什么呢?
这些看起来和知识学习没有直接关联的教育培育,其实非常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学习,我们也让迪迪做些本地买到的课外练习,不过每天写作业的时间超不过一小时,因为他课外的时间还要划给游泳、滑冰、中国功夫、足球、手工等,迪迪自己呢,还要求有“自己的时间”用来读书、玩电玩、看动画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