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层面

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层面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的特点是跨越京津冀三地中至少两个区域,且每个跨区域组织中至少有一个组织是学校或者教育科研机构等教育组织。从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层面分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存在集体协作模式和个体绩效模式等特征。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在京津冀其中一个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学校组织跨区域与其他两个区域中政府、企业和学校等社会组织之间建立协同发展的跨区域组织,以达到教育协同发展的目标,配合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过程。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的特点是跨越京津冀三地中至少两个区域,且每个跨区域组织中至少有一个组织是学校或者教育科研机构等教育组织。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是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分析单元。可以认为,没有这些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就没有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从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层面分析,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存在集体协作模式和个体绩效模式等特征。

1.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的集体协作模式特征

在教育政策执行集体协作模式中,和谐与集体协作被看作是教育协同发展组织中每个成员组织的共同价值取向,追求稳定、避免冲突是一贯做法。因为只有和谐共处、避免冲突才能有效协作,才能稳定推进协同发展。

在推进方式上,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中成员组织的教育协同发展过程是成员组织之间集体协作的过程,致力于全方位的协同发展。例如2015年3月北京的海淀实验小学、天津河西区平山道学校、唐山市路南区万达小学和石家庄市桥西区西雅小学四所学校签约形成的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就是一种整体的组织之间的全方位的协同,并不是只选择某个年级或者某个方面进行合作;再如,某所大学的某个学院与另一所大学的同学科学院构建的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是整个学院在与另一个学院合作。尽管这种合作不属于学校层面,只是大学的二级学院,但是对于整个二级学院而言,是在动用全部所能而展开协同发展,也属于整体组织的协同发展。集体协作协同方式存在正式的、官方的、制度层面的协同或者协调等,也存在非正式的、协同发展细节的和具体行动的协调。在成员组织之间,协商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是解决发展方向、协作领域和冲突的主要策略,不存在指挥与服从的关系。

在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集体协作模式中,利益相关者主要是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的成员组织,而这些成员组织也是主要政策执行的推动者。一般而言,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组织的规模相对较小,仅由跨区域的两个以上组织组成,协同内容和任务清晰,目标明确,但是一般情况下并没有十分具体的效率标准和目标指标。

在推进特征上,第一,集体协作模式的目标,一是成立协同发展组织表明在用行动响应政府号召,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成员组织之间互通有无,充分合作,资源共享;二是满足自己的需求,或者实现给对方提供方便的愿望,例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第二,这些组织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的影响,避免冲突。首先要看双方或者多方是否找准了需求和供给的结合点,例如某个成员组织的某种需求,正好另一个或者几个成员组织可以满足;其次要看其设定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例如对于在协同发展中做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小群体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设计联席会议机制、项目机制和联络员机制等。第三,这些协同发展组织的增长点在于满足各自的需求,协商决策,合作双赢。

2.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的个体绩效模式特征

在个体绩效模式中,个体是指某个组织中的个体,接受所属组织的任务安排,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同时获得相应的精神或者物质报酬。教育政策执行的个体绩效模式认为,个体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追求学术成就和组织管理成就的同时也是在对组织做出贡献,而优秀个体的力量能够对组织发展和政策执行做出突出的贡献,是一种优质资源;优绩优酬、多劳多得是执行组织鼓励组织成员政策执行的原则。

个体绩效模式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高校“一校对一省模式”中,著名高校会选派优秀的或者潜力突出的中层领导到跨区域的省份所管辖的大学任职,以带动任职高校的管理水平;在基础教育跨区域校际合作中,名校派遣校级或中层领导到跨区域的学校担任学校领导也是一种常见现象;在校企合作中实行双导师制,企业派遣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学生,担任实习学生的导师。事实上优秀个体接受派遣并采取了帮扶和支持的行动本身就被认为是在付出和做出贡献。这些被派遣的优秀的个体被认为能够圆满完成被派遣的任务,这种个体行为能够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尽管这种优秀个体所做出的贡献在整个京津冀区域无法采用统一的标准给予评价,也无法采用统一的模式给予激励,但是一个单位就某类个体的突出贡献和付出都会采用一定的职业发展阶梯上、精神上或者物质上方式进行激励,例如派遣结束后的职务升迁、职称晋升或派出补助等。

在推进方式上,这是一种成员组织对组织成员的自上而下的、正式的任务安排。当然在这种任务安排中,组织与个人之间需要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组织需要取得个体认同。被派遣的个体并不是协同发展组织随意选择的,而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至少其能力应得到了派出单位的认可。个体在另一成员组织工作过程中往往被认为代表了派出成员组织的水平,而通过某种激励认可个体绩效是促进个体发挥能力的重要保证。

这里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组织的成员组织,更包括了被派遣执行任务的个体,而且这一个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体在这里是一个成员组织中的个体,是一个具有典型的专业知识和权威的个体,并非随机抽出,而是刻意选出的,代表的是整个组织的资源输出、形象和诚意。协同发展组织和被派遣的个体都是主要的政策执行的推动者,协同发展组织是协同发展的主体。被派遣个体是挑起协同发展重担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成员组织联络者和任务完成者的角色。

在推进特征上,第一,个体绩效模式的目标是充分运用个体的先进理念、经验、能力和技术,促进优秀个体在整个协同发展中起到带动作用。个体绩效模式相信个体的力量对于组织的发展和政策执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组织中某一成员组织派遣个体支持另一成员组织是一种优秀人才资源的共享,被派遣人员不仅得到派出组织的高度认可,也受到派入组织的尊重。个体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也是在对组织执行政策做出贡献。派遣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推进协同发展。第三,激励机制和制度约束对于个体能力的发挥和绩效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被派遣个体的能力得到承认的同时,个体也被给予一定的激励,这种激励不是在完成被派遣任务之后才给予,而是在执行任务过程的开始阶段就已经存在,以促进派出人员减少后顾之忧或者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而有充沛的意愿、勇气和力量去发挥作用。虽然被派遣的个体在发挥个体能力上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同时也受一定的制度约束,例如派出的时间期限、派出后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和要实现某种目标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