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
不同的时代会有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也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
不随意干涉他人就是最好的尊重。
当妈的或许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分享和使用新的健康理念、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时,被人无端“点评”,说我们矫情。杀伤力最大的当数这一句:“原来哪儿有那么多讲究,长大了不都好好的?”
我最初听到这句话的瞬间确实有点儿蒙了,貌似有理。可细想想,不是那么回事啊!
这句话我不仅亲耳听过,我也经常收到别的妈妈倾诉类似经历的留言。总结起来,说这类话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闲得无聊又爱嚼舌根的,二是一片好心却观念陈旧的。
闲得无聊爱嚼舌根的,比如那些“好心”同事、小区大妈、以过来人自居的别人家妈妈。怀孕的时候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有次和同事聊天,说起孕期检查,唐筛、糖耐、胎心监测、大排畸……每次去医院就像游戏打怪一样,心情忐忑又激动地升级闯关。正说着呢,旁边一个同事大姐幽幽地问道:“这么多检查,医保不能报销吧?”我说:“是的,大部分需要自费。”同事大姐高声说道:“哎哟哟,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怀个孕就是瞎讲究,有必要成天查这查那吗?净浪费钱啊!我们那会儿生孩子,没检查这么多,现在不也好好的吗?我儿子健康得很呢!”
他儿子已经20岁了,20年前的医疗条件和生活环境跟现在差别太大,如今的孕期检查是医疗进步的体现,能让母子健康更有保障。当然,检查结果可能也会有误差率,需要我们有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强大的心理,但并不能因此全盘否认孕期检查的必要性。
有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些人爱对别人指手画脚,“我怀孕的时候还下地干活儿呢,你怎么那么娇气”“我们小时候都撒欢儿出去玩呢,哪里用这么看着孩子”“我家孙子从小都穿百家衣呢,你哪里需要浪费钱给小孩儿买衣服”……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注意一点儿并没有什么错;防范人贩子,小心一点儿并不多余;如今的经济条件好了,注重孩子形象及审美品位的培养也无可厚非。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同的时代会有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也会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不随意干涉他人就是最好的尊重。
另一种是好心却观念陈旧的,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多是这种情况,也有一些亲朋好友容易这样。这种情况其实令人挺无奈的。毋庸置疑,他们这么做也是出于对孩子最纯粹的爱,但这些陈旧的观念确实不适用于科学养育,于是怎么说服他们就成了一个难题。
尤其是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有经验的人,天然有种心理优越感:“我把你们养得好好的,怎么到养孙子孙女时你们就觉得我都不懂了?”这也是很多老人心里的结。这时,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老人沟通,让他们意识到不科学的做法对孩子可能会造成危害。
一来大部分个体未出现危险,不代表每一个个体绝对安全。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自家孩子在儿童群体中只是一个单独个体,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是世界的全部。
因此,我们不能允许有任何闪失。换句话说,不能持“那么多人都没出事”的侥幸心理而让孩子去冒险。比如给孩子盲目喂药,相信没有哪个家长是没事找事,花钱买药喂孩子吃,必然是盼着孩子的病早点儿好。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科学常识而盲目用药,或是迷信什么特效偏方,那就是冒险。
那些用药出了事的孩子,为什么唯独他们就致残、致死了呢?厄运降临的那一刻,“为什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种不可承受的结果,才是最撕心裂肺的痛。能让老人明白这一点,我想,就不会再有那些执拗的坚持了。
再者,有些伤害是潜在的,短期看不出太大弊端,但10年、20年或是更久之后,伤害就会显现出来。
对于成人来讲,比如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日积月累后会对身体功能造成伤害,这点大家都明白。对于孩子来讲,比如过早食用盐、穿开裆裤、疏于性教育等,则对孩子日后的重盐口味、性意识淡薄埋下隐患,这点却常常被人忽视。
明明是该吃奶的孩子,怕他吃不饱就给喝米汤;刚刚1岁的孩子,怕他吃饭没味儿就给添盐;还不会自主排便的孩子,怕他穿纸尿裤捂得难受就让他光屁股;牙没长齐的孩子,怕他嚼不烂就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他吃……
无谓的担心太多了,而正是因为这种关心则乱的爱,反而容易对孩子造成潜在的伤害。防患于未然,和保护孩子远离显而易见的伤害,同样重要。
最后,借用一个网友说的一句话:喜欢说“小时候没那么多讲究,你为什么还是好好的”这句话的,同样也喜欢说“现在不注意,等你老了就知道了”。深以为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