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一次的冲刺,而是每个阶段努力的总结。
大学四年是非常珍贵、特别的学习机会,不是苦读十二年得来的犒赏。
如何看待这四年,在进大学前有好的心理建设,计算人生的方式便不一样。
Dear Abby and Pony,
今天妈妈一早就从三峡搭高铁到台中去,这是一场社团邀约的演讲。抵达台中后,到高铁站来接我的是社长的一对儿女,大哥哥在博士班研读,妹妹今年刚考上研究所。
这对兄妹气质沉稳优雅,言谈之际让人打从心里忍不住欣赏喜爱。从高铁站搭车到会场的途中,我与他们交谈愉快。虽然我们的人生经验相差了一个世代,但是谈话中的价值观却没有隔阂。这两个孩子比起同年龄的青年,外表更为清纯简朴,内心却非常成熟厚实。
我们谈起了目前大学生的生活,同感于十二年只为升学的苦读之后,父母或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怀与督促似乎是不够的。“任你玩四年”对多数人来说成了合理的想法,所以有许多大孩子,就把最精华的四年一掷千金地浪费掉了。
当我说起这份忧虑的时候,大哥哥响应着:“对啊!像我们学校的宿舍,常常可以看到半夜没有人在睡觉,中午之前也没有人起床。但他们并不是熬夜在读书。”
对于这种不正常、错乱的作息,现在的父母或师长多半只觉得很无奈。他们说,现在的孩子谁不是这样,除了任由着他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在医学院教书的阿姨也告诉妈妈,她还曾经用手机把没有起床赴考的学生叫醒,要他赶快来考试。而平常上课,也经常有学生不只迟到,甚至还在课室外群聚悠闲地吃早餐聊天,直到高兴了再进教室听课。
听到这些故事时,妈妈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他们是如何计算自己的人生?这些损失在他们的眼中是老师的还是自己的?”
这两年,当我外出演讲,总有人会问我一个全台湾的父母都关心的问题:“你觉得台湾的教育制度有没有问题,要如何改善?”我觉得这个问题所关心的格局,已经透露出我们对教育价值的偏差思考。大家还是看到“制度”上的优劣问题多,关心“内容”的深浅少。于是当孩子过关斩将、顺利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就不再像高中那样,深切地注意教育到底好不好了。
比较矛盾的是,如果我们觉得大学之前的教育制度不好,太填鸭、不自由,孩子没办法在这样的制度下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那么,上大学之后,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无法产生如鱼得水的快乐?有多少人真正享受大学的知识生活?又有多少父母延续着对高中生课业的关怀,来了解孩子的学习?
Pony再过几个月就要去上大学了,妈妈告诉你这许多事,是希望我们能从别人的身上得到反省的启发。
人生不是一次的冲刺,而是每个阶段努力的总结。无论如何,大学四年是非常珍贵、特别的学习机会,不是苦读十二年后得来的犒赏。要如何看待这四年,在进大学前如果有好的心理建设,你计算人生的方式便会不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