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孩子尽管上课认真听讲,但有时只能记住一些简单的事情,如果听到的事情稍微复杂一些,复述起来便会丢三落四,或前后顺序颠三倒四,缺乏头绪。看图说话或写作文时也往往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性,有的甚至只是堆砌一些简单的语句。孩子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其听觉系列化能力较差。
听觉系列化 又称作听觉编序能力,是把别人口头所述的一系列信息按次序、条理化回忆、描述出来的能力。许多心理测验都有这方面的内容,如韦氏智力量表中的数字广度测验、底特律学习潜能测验中的无关词的听觉注意广度等。
作为逻辑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其实质都是运用线性符号序列(语音符号序列或字形符号序列)来表示思维内容(事物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既然是线性符号序列,就有时间上的顺序性与持续性问题。换句话说,在运用语言符号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时,只能是按照不同词语符号出现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听觉的序列化就是将听到的信息按照顺序持续地摄入并进行编码记忆,它对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听觉系列化能力的发展是以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为基础的。
听觉系列化能力发展不力的孩子无法正确地把一系列信息按顺序回忆出来。6岁左右的孩子一般能将8位数字在成人说完后及时重复出来;少数孩子能够重复10位数;也有一部分孩子不能重复,他会反复问“什么”“你再说一遍”;还有的孩子只能说出后面的几个数字,前面的就忘记了。听觉记忆有问题的一少部分孩子还会表现得非常抵触这个游戏,根本不愿意随成人去做,情绪表现很烦躁。
儿童听觉系列化能力低下主要表现在:
记忆材料记住了但顺序不对。
遗忘率比别人高(人的大脑好比是一个装知识的屋子,屋子乱糟糟的,知识不能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在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或是杂乱无章)。
喜欢自己看着读而不愿听别人读。
通常不能举一反三。
说话组织能力差,内容重复,缺少逻辑,常常是丢三落四、语无伦次,对顺序及因果表达欠佳。
造句短小,缺少修饰,显得干巴巴没有生机。
作文表述简单枯燥,结构欠逻辑顺序,语句之间顺序显得混乱、颠三倒四。
听觉记忆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数字广度测验:一般6岁左右的孩子能否准确复述随机的7~9位数字,即:大人按照记录速度随机说一个7~9位的数字,孩子随后就能准确地模仿出来。如大人说“58807927”,孩子随后也能复述“58807927”,说明孩子基本通过测验(一般成人的记忆广度为10位左右,即某手机号码听一遍之后随即可复述出来者为大学生记忆的广度水平)。
很难想象,一个50%的时间用于倾听的学生却不能有序地组织听到的信息,其学习的效果会怎样。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就是及早加强相关训练。
这是训练孩子听觉系列化能力最常见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听完大人随意给出的一组数字之后立即复述出来;也可以让孩子听音找不同,如586—685、4537—4735、50428—50427……注意:进行此活动时,大人的语速应像114查号台的语速那样,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让孩子注意观察大人的口形;数字的位数也应该由少到多,逐渐提升,这样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图89 小鸡出壳的过程。
视—听—动多种感官的结合,可以帮助儿童加深对听觉刺激顺序的印象。如对照故事发展的图片来听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后,练习按故事的过程把图片排成正确的顺序。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孩子熟悉的故事,做出四张或六张图片,让孩子依照故事的内容排出顺序;也可以根据一些生活常识去做简单的排序,如“小鸡出壳”(见图89)“蝌蚪变青蛙”“瓜子长成向日葵”“毛毛虫变蝴蝶”。
请把小鸡出壳的过程按正确顺序排列下来
图90
给孩子听一个故事,事先要求他注意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听完故事后再将故事情节简要地按照顺序复述出来。做这种训练时,先让孩子从情节序列简单的故事听起,视孩子的情况逐步增加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如听《狼和小羊》的故事,要先讲小山羊到河边喝水,狼说弄脏了它的水,小山羊反驳:“我在下游,您在上游,水是从您那儿流过来的呀,我怎么可能弄脏您的水呢?”让孩子体会其中的推理。然后,讲狼诬陷小山羊去年说它的坏话的情节,小山羊反驳:“去年我还没有出生呢”,再让孩子体会其中的逻辑。最后,让孩子完整地复述。
狼和小羊
图91
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小羊吃了一惊,温和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狼气冲冲地说:“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经常在背地里骂我,是不是?”可怜的小羊喊道:“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大人挑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多音节词,让孩子鹦鹉学舌样模仿,如“图书馆”“天安门”“当代孝子”“英雄人物”“中央电视台”“构建和谐社会”,然后说一句含有上述词语的句子让其模仿,如“中央电视台在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孩子不一定能明白其含义,但可通过训练其记忆广度来促进记忆序列化能力的提升。
大人给出一个词,让孩子造句,然后和孩子一起逐步地扩句,并和孩子一起回忆扩句的过程。比如大人给出“滑冰”,让孩子依次来扩展:
——滑冰
——女孩儿滑冰。
——女孩儿在滑冰。
——有个女孩儿在滑冰。
——有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儿在滑冰。
——有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儿在学习滑冰。
——有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儿在爸爸的帮助下学习滑冰。
——有个扎小辫子的女孩儿在爸爸的帮助下高高兴兴地学习滑冰。
为孩子选择一些短小精彩的散文、童谣、诗歌,练习背诵。儿童边念边背,听觉的编序力、听觉的记忆力乃至听觉的理解力都会有所提高。另外,童谣、诗歌的押韵或平仄的组合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体察序列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一定程度的机械记忆,可以扩充儿童记忆的广度,这对儿童上课接纳较长的语言信息是很有帮助的。儿童只有完全接纳了信息,才有可能完整地了解内容并能做出恰当的言语或动作反应。另外,儿童背的过程是一个听—说结合、反复练习的过程,在反复的听—说过程中,孩子的听觉记忆力、听觉编序力、言语表达力也自然会有所提高。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遵循着一定的时间顺序,所以在进行话语表达时也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家长可教孩子在听讲或表达时使用一些编序的用语,比如“首先”“其次”“再次”“接着”“之后”“然后”“又”“再”“最后”“第一”“第二”……然后练习一些简单的序列句子,再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也可以让孩子根据一组有情节的图片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讲一个故事。
在使用上述方法时,训练之初应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孩子认识材料的先后顺序,注意将训练材料从短的序列逐渐拉长,注意将反复练习融于一定的趣味活动之中,避免“苦学”。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李静,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邢爱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解放军总后五一幼儿园王素梅、龙健,空军蓝天幼儿园吴华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