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一年级,马上就会遇到一些简单的应用题,如:“妈妈买了7个苹果、5个梨。苹果比梨多几个?”此时,老师为了使孩子们充分理解“什么比什么多”的含义,会摆实物图:通过图形进行形象、直观的对比,使一个苹果对应着一个梨。有的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有两个苹果没有与梨对应,从而清楚地找出数量关系,发现解题规律,进行列式计算;有的孩子却迟迟不会解答……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孩子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所谓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对应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也是现代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着大量的对应思想。培养与建立对应的思维方法,是为将来进入中高年级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好基础。因为,在较复杂的应用题中,间接条件较多,在推导的过程中,利用对应思维所求出的数,虽然不一定是最后结果,但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在分数乘、除法里,这种对应思维突出表现在数量与分率(或倍数)的对应关系上,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形成,就建立在清晰、明确的量率对应的基础上。因此,在学前期,要让孩子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对应关系,建立对应思维。
图148
比如,尽量把需要一一对应分发物品的任务留给幼儿,让他们判断物品的“多”“少”以及物品与人员是否“一样多”。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做值日生,让他们数一数每桌有几位小朋友,需要几把勺子、几个碗,然后将碗勺送到每组小朋友的跟前。此过程可锻炼幼儿点数、掌握一一对应关系的能力。
又如,在家里用餐前,请孩子为家庭成员分发餐具,对应椅子发一双筷子,对应筷子发一只碗,对应碗发一个盘子等。用餐时,请孩子为家人分食物,一人一块肉,一人一份菜,切好的水果一人分一片等。出门前,为家人做好准备,一人一双鞋。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家长还可以利用与家人朋友聚会时让孩子给客人发碗和筷子,并有意识地和孩子讨论餐具够不够、不够怎么办等问题。
提供若干两两有联系的物品(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哪两种物品在使用时要同时用到(如成对的袜子、筷子),或哪种物品需要和另一物品配合使用(如花与花瓶、纸与画笔),让幼儿用连线、一一对应排列等方法将它们配成对子。家长可准备一些具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若干实物和实物卡,如有相联关系的手套、袜子、鞋子……有相关关系的锁头和钥匙、雨伞和雨鞋、毛巾和脸盆……有从属关系的奶奶和眼镜、妹妹和娃娃、医生和听诊器……家长可先带孩子逐一讨论各对实物的相互关系,让幼儿领会为某一物体找的“朋友”应是相互有一定关系的物体后,才让幼儿将成对的实物或实物卡进行配对。这样,幼儿在配对的过程中慢慢就知道了什么是一一对应。
图149 相联关系
图150 相关关系
小青蛙跳荷叶全家参与游戏,一人发令,其他人扮演小青蛙,听到“蛇来了”,小青蛙急忙跳到荷叶上,每片荷叶上只能站一只小青蛙。
抢椅子 椅子的数量比人数少一个。把椅子背靠背围成圈放好,家人围着椅子朝一个方向跑。音乐一停,立即抢椅子坐下,抢不到椅子的人算输,退出比赛,然后搬一把椅子下去。
种菜 准备一些软垫和蔬菜的图片,与孩子讨论准备在“菜地”种什么菜,一块菜地要种几种菜。如果家长种1棵青菜、2个萝卜,孩子也种1棵青菜、2个萝卜。如果家长种3棵青菜、5个萝卜,那么孩子也要种3棵青菜、5个萝卜。以此类推,看谁种得又快又好。
点菜 比如,家长要求孩子配两盘菜,每盘菜中要有1根黄瓜、2个鸡蛋、3根萝卜、4个茄子等等。
“连连线”作业练习
图151 请给图中的帽子找到主人吧!
图152 把图中有关系的东西用线连起来。
图153 请帮小动物们找到各自的尾巴吧!
图154 请你添成8个圆形。
图155 请你添成10颗星星。
图156长方形数字钟中表示的时间与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一一对应的,请将相同时间的钟表连起来。
图156
(空军蓝天幼儿园吴华英、常巧玲、程楠、任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徐欣、李杜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