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里学比较

幼儿园里学比较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大班幼儿的数学比较问题有:比较数的大小;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更深的比较,如轻重、宽窄、厚薄等等。因为大班幼儿的数学比较的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幼儿也有了初步的观察习惯和比较的能力,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的直接经验,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再比如通过比较知道苹果和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向幼儿渗透数学比较概念的教材!一会儿比力量、一会儿比聪明、一会儿比辛苦、一会儿比忠诚、一会儿比贡献、一会儿比情感,通过比较标准的不断变化,告诉幼儿比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能力是指确定有关事物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思维方法的能力。借着对大小的区分,孩子能理解量的概念、量的变化,寻找事物的相同和不同,比较量的多与少,比较事物的各种属性(重量、厚薄等等),使数学变得生动,更对日后幼儿推理、判断、学习有很大助益。小学各年级数学考试最常见的题目就是比大小,其实就是数学比较,良好的比较能力,不仅使学生牢固而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奠定基础,对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数学是研究存在的和思想的现实或关系本质的科学,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首先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并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类与比较,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纳与抽象,对性质和规律的运用等等,都是思维的过程。学习数学不仅因为数学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有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数学还可以促进人的思考。一般认为,数学能发展人分类比较的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演绎推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等等。所谓比较实际上它是借以认出对象和现象的一种逻辑方法。

蒙台梭利说:“对‘差异’的感知是每一项智力运动的开始,头脑发展的第一步是对‘差异’的鉴别”。通过观察并进行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常见的基本学习方法。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对象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因此,比较能力是指确定有关事物共同点与不同点的思维方法的能力。良好的比较能力,不仅使学生牢固而有效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奠定基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引发和推动作用。

数学比较的内容有很多,比较物体的一些特征: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粗细、颜色、轻重、形状等等;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比较物体的空间位置;还可以进行时间比较……

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生活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孩子可以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区分和分类,对于事物的属性:大小、长短、高低等等,都可以进行一系列简单的比较,从而让孩子们感受事物的特性不仅有质的差别,而且也有量的差异。它们也许高一点或低一点,厚一点或薄一点;形状也许在不同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发现异同。因此,大班幼儿的数学比较问题有:比较数的大小;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更深的比较,如轻重、宽窄、厚薄等等。

因为大班幼儿的数学比较的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幼儿也有了初步的观察习惯和比较的能力,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的直接经验,为小学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数学比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直接经验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花园里的场景、厨房里的场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比较,学习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的意识及初步的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

大班所学的内容是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借助这些浅显知识发展幼儿以后正规学习的心理能力。小学的数学内容是成体系的学科知识,确切地说是以符号为媒介的学科知识,它的抽象水平相对较高,与学生的生活有一段距离,这种学习内容只有当学习者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时才能被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须搞好直观的图示向抽象的数学的过渡。例如,在大班比较数量教学中,先教师引导,后儿童独立操作,先易后难;通过比较训练,帮助儿童构建一个思维结构,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的初步思维能力。

相对:相对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指一个物质或一个整体和另一个物质或另一个整体相互比较。

绝对:与“相对”相对。指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不受任何限制而言。

整个:指全部、完整。如整个路程、整个身子等。

一半:指只有二分之一,如一半的路程、一半的时间等。

满:全部,到达容器的极点也指到处都是。杯里倒满了水、路上满是石头和水坑。

空: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或没有内容。如路上空无一人、大厅里空荡荡的回声较大。

长短:一维空间的度量。

大小:二维或三维空间的度量。面积和体积的表示。

多、少:多表示数量大,反之则为少。如多往前走几步等。

快、慢:快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很短。慢指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跟快相对)。

深、浅:深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浅指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如地上的浅坑、深渊。

高、低(矮):高指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低(矮)指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跟高相对),如台阶较高、手的位置要再低些。

距离:用公里、里、米、厘米、丈、尺、寸、步等计量单位表示物体空间的长度。

远、近:远表示由此处到彼处的距离大;近表示由此处到彼处的距离小。

如:比较长短

图157

要教给幼儿比较的方法,先要使幼儿懂得比较必须要有对象,明确谁与谁比,以谁为标准;同时要使幼儿掌握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1.先比较事物的不同点,再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从不同到相同就是引导儿童从比较事物的不同因素,发展到比较事物的相同因素。这是因为大班儿童注意的特点是,背景与对象的差异越大,就越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从感知的特征看,求异相对于求同而言比较容易。因此,在学习的组织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拉开背景与对象的差异,引导儿童从最外显的差异性入手比较。例如,爸爸比妈妈高,但他们都是大人。这样既渗透了比较又渗透了种属分类的数学思想。

2.先比较事物差异大的属性,再比较差异小的属性。从较大到较小就是引导儿童从比较事物的差异性较大的属性,发展到比较事物差异性较小的属性。这是因为大班儿童观察比较粗糙和不精细,往往刺激越大就越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当然,要引导儿童注意,有时所谓外显的“大差异”并不一定是本质差异,如在“竖直”和“笔直”中,是不是“竖的”并不是其本质属性,而“是否从每个角度看都是直的”才是“竖直”与“笔直”的本质区别。例如,学习了禽类之后,首先比较鸡和麻雀的区别;其次比较公鸡和母鸡的区别;最后比较老母鸡和小母鸡的区别。

3.先比较直接感知的事物,再比较头脑中语言引起的事物的表象。从感知到概念就是要遵循从感知比较发展到表象比较,再发展到概念比较这样的规律。这是因为,感觉直接作用于大脑,容易产生第一反应,表象是一种整体知觉,要有一定的综合与分析能力支撑,而概念比较则是一种本质属性的比较,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支撑。小孩子很喜欢把物体直接放在一起比大小高低的,比如,首先可以比较两支笔、两个苹果、两本书,这些东西可以直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次比较门和笤帚哪个高,冰箱和凳子哪个高,比较中有一件东西可以移动;最后再比较桌子和沙发,两个窗户等都不能移动的物体,要求孩子借助工具(通例的测量工具:尺子,或非通例的测量工具:绳索、石墨笔、凳子等)进行测量比较。再比如通过比较知道苹果和梨以及桃等水果的不同,再问苹果与西红柿呢?(注意:它俩不仅色泽不同、硬度不同,更重要的是:一个是水果;一个是蔬菜)

4.比较有相对和绝对,学会辩证。例如,远和近,首先通过直观比较得出,从家到幼儿园与从家到公园,哪个远哪个近;其次比较从家到天安门和从家到机场哪个远哪个近。再比如,北京大不大?相对中国来说就小了;地球大不大?相对太阳来说太小了。

5.比较为生活服务。如给孩子讲《田忌赛马》的故事:用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比赛结束,田忌输了一次,赢了两次。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不同等次的马进行比较,就有不同的比赛结果,善于观察发现事物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比较的智慧。

大班幼儿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玩具、故事、游戏等),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所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比较能力主要以游戏和故事等富有趣味性的方式为主,同时还要准备形象比较鲜明的直观教具,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寻找事物的相同和不同,比较量的多与少等等。另外,实物教、学具的重要性非常大,可以有:玩具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皮球、娃娃、玩具汽车、小碟子、小碗、纽扣、木珠、塑料拼插玩具等);搜集到的各种自然物(如小木棍、贝壳、果核、大粒种子、竹片等);废旧物品(如小瓶、瓶盖、各种纸盒、婴儿用过的鞋袜等)。形象直观教、学具:如画有各种物体的图片、实物卡片、几何图形卡片等。

幼儿的比较能力是随着其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的,因此,培养孩子的比较能力,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结合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我们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提出不同的比较要求,对于大班孩子一般较多注重数学知识的外部特征,区分其个别部分的异同,为此教学中必须使用鲜明形象的直观教具,让孩子发现比较的对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动物卡片、毛绒文具、实物等等),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激起孩子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自己操作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注意事项:(1)一一对应,也就是一个对一个的摆列;(2)让学生将自己摆的情况描述一遍。这样反复的对比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比较,能够准确地进行比较多少,通过实践操作比较,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源泉。幼儿的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正是他“自己”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幼儿所理解,解决起来也比大人给他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同时,当幼儿真正有意识地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性也会有更直接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数学和生活的关系。例如,数字可以表示什么意思?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幼儿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但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生活中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这样幼儿就会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同样,幼儿的数学比较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中进行。在外玩耍时,我们可以用随处可见的石头跟孩子一起玩数学。分类对比:让孩子按颜色、形状分类,并进行对比,比较其相似性和差异性;排序:让孩子按大小(如从小排到大)、轻重、颜色、形状等方式排列石头;重量:比较不同石头之间或石头与不同物质(如木头、沙子、水或者金属)之间的重量。看看几颗小石头的重量等于一块大石头的重量,让孩子认识大的物体的重量可以由相同重量的小物体相加得到。

类似活动还可以:

比一比谁高?谁第二?……比一比谁的生日大?谁第二?……比一比谁最重?谁第二?……比一比今天谁吃得多?谁第二?……比一比谁今天来得最早?谁第二?……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随着学习及思想的发展,兴趣有可能上升为志趣和志向,学习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要多给予孩子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大班这个年龄的孩子比较好动好玩,我们可以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幼儿的数学比较的能力,如和孩子一起用积木搭楼,看谁搭得最高,相信孩子一定更乐于去比较。所以,大班宝宝的数学比较能力可以通过游戏来培养,如“大小套碗”游戏:首先,准备好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碗,并把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我们从差异比较大的开始,从排列好的碗中拿出最大和最小的两个碗,让孩子仔细观察,可以很快地比较出来,然后再拿出两个大小很相近的碗,让孩子感受各自的不同,从而分辨出大碗和小碗,当孩子理解了大与小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让孩子在不同的碗中放不同的东西,对大小的概念进行进一步强化练习。可以告诉孩子:“把苹果放在大碗中,再把葡萄放在小碗中。”如果孩子可以完成,就可以开始对孩子进行视觉精确度的练习,选出三个大小不同的碗,让孩子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这三个碗套在一起,开始只需选择三个大小区别明显的碗进行套碗游戏的练习,随着孩子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增加碗的数量,进行同样的练习。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对比能力,让孩子学会区别物体的大和小,并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物体的排列。总之,游戏和数学教育的结合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数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游戏的方法并不能代替一切,但是有着游戏的“润色”,数学教育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和知识水平,由浅入深,通过游戏、故事等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逐步领会比较的作用,养成比较的习惯,提高数学比较能力,最终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寓言故事《十二生肖谁该排第一》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祖先黄帝为了让人类爱护和珍惜这些可爱的动物,就确定了十二个生肖。每个年份都确定了对应的生肖,循环往复。当人出生的时候,按照出生的年份,获得相应的生肖。由此,大家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属相,有的人属狗,有的人属马,有的人属猴,这样,每个人的一生都与某种动物建立了固定的关系。在排列十二生肖位次的时候,黄帝把老鼠排在了第一位。这一决定引起了动物们的非议,大家纷纷对此表示不服气:老鼠凭什么要排在第一位。

老虎说:我是百兽之王,力量强大无比,威震山林,声名赫赫,所有的动物都畏惧我三分。

猴子说:我是动物界最聪明的动物,而且有爬树的特长。我身体灵活敏捷,在树上飞奔跳跃如履平地。更重要的是,我是人类的近亲哦。

鸡说:我们每天早晨都第一个起床,承担起司晨的任务。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这一苦差,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如此不厌其烦、始终如一地做一项事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想想看,有哪种动物能够像我们一样。为了人类的健康,我不惜把我的孩子们蛋宝宝全都贡献出去了!

狗说:我对人类竭尽忠诚,有的当了与人厮守的宠物;有的帮助人类看家护院,成为人类忠实的保卫者;有的跟随主人打猎,面对一切凶险,决不后退。难道大家看不到这些吗?

龙说:我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物。

马说:那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地为人类干活呢?

牛说:我们不给自己孩子喂奶,逼他们吃草,而把奶水献给了人类。

猪说:为了人类能吃上肉,我们不惜贡献自己的生命啊!

羊说:我不但给人类提供奶,也贡献自己的生命啊!

黄帝静静地听完了大家的发言,对大家的本事和功劳表示肯定。最后,他满怀深情地说,你们是不是瞧不起老鼠呀。当初,老鼠在你们中间是最为弱小的动物,你们每种动物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欺负它、杀死它,可是它们却没有因此沉伦,而是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它们不怕任何困难,用最弱小的双爪,挖出了世界上最实用、最完美的洞穴,建立起自己美好的家园;它们最善于积蓄和保存粮食,所以从来不怕动物界闹饥荒;它们十分团结,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助同伴;它们是动物界最为乐观的动物,虽然天敌众多,却活得十分愉快,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它们是动物界里精神和品格最优秀的动物。如今老鼠家族兴旺,这是它们自强的结果。你们谁敢与它比一比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江苏省海安县章郭中心幼儿园钱静兰,北京亲亲宝贝幼儿园王婷,河南婴之杰幼儿园吕照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