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量大小控制好

音量大小控制好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音量的物理基础是声带。人越多,音量宜越大些。第三点是噪音的大小。因此,对大班的孩子要注意从言语表达、口语表达等方面引导孩子,具体到音量表达上,要引导孩子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适当控制音量。音量表达控制得好,不仅会提高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有的幼儿从小是放养式长大的,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无所惧,甚至说话也会大声嚷嚷,让人震耳欲聋。班上的幼儿也跟着模仿,使其更加不会控制说话的音量,加上容易兴奋,许多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说起话来,音量一个比一个高。由此,幼儿园班上形成了噪音环境。长此以往,这种环境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让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应当引起重视。如何教育幼儿学会控制音量,懂得在什么场合下大声说话,什么场合下小声说话,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指导。

“孩子嗓门特别大,和我们讲话总是吵吵嚷嚷,让人头疼。”其实,孩子声音大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倾听,能让我们听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能建立起融洽的亲子关系。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其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其中,口头表达能力是指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的一种能力。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的、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口语表达包括语调抑扬顿挫、音量适中、语速适中、用词恰当、吐字清楚、发音标准等各个方面。

声音的素质主要包括音调、音量、速度、语调四个方面。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这种感受源自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即声压。物体振动通过不同的介质,将其振动能量传导开去。人们为了将声音的感受量化成可以监测的指标,就把声压分成“级”——声压级,以便能客观地表示声音的强弱,其单位称为“分贝”(dB)。音量的物理基础是声带。

音量表达是指在口语表达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音量,以保证最佳的口语表达效果。合适的音量取决于环境,主要应考虑三点:第一点是讲话的地点状况。这主要考虑的是室内或室外,小屋子或大演讲厅,传音好或传音不良,有回声或没有回声。一般来说,室内、小屋子,有回声时可选取小音量。第二点是听众人数的多少。人越多,音量宜越大些。第三点是噪音的大小。噪音大,音量宜大一些。

同样,音量表达也要考虑三点:第一点是讲话的场合。要考虑到场合需要大声讲话,还是保持正常的音量,如果大家都比较安静,则应该低声讲话;第二点是讲话的对象,如果谈话只需要很少的人听到,就可以适当地降低音量,如果听众很多,就需要提高音量,以保证每个人都听到最好的效果;第三点是考虑所处环境噪音的大小。可见,音量表达在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发展经过几个明显的质变,2岁以内是学习本国语言的关键期;3~4岁的幼儿发音机制已开始定型。也就是说3~4岁是幼儿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关键时期;其中,2~3岁是口语发展的质变期;4~5岁是口语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在儿童语言形成过程中,学前阶段,是儿童逐步掌握口头语言,并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幼儿可掌握95%的口头语言,即基本完成口语学习的任务。在此期间,幼儿表述能力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由简到繁,由短到长地提高表达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幼儿的发育规律和成长特点,加强对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幼儿正确的口头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会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为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跨世纪人才,适应开放性社会的要求,需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语言关键期应引起广大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幼儿升入大班后,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快,特别是在交往的过程中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这时期,我们经常能发现幼儿聚在一起侃侃而谈,为某件事争论得面红耳赤,讲述某个故事娓娓动听……因此,对大班的孩子要注意从言语表达、口语表达等方面引导孩子,具体到音量表达上,要引导孩子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适当控制音量。音量表达控制得好,不仅会提高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同伴交往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音量表达,做一个小朋友都喜欢交往的好孩子。

幼儿到了3岁以后,随着大脑的迅速发育,听音器官和发音器官相应成熟,语言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孩子不仅爱学说话、爱提问、爱听别人讲话,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幼儿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因此,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准确;又由于其语言与思维的不同步,心里想说的话,通过言语表达时,往往出现重复、停顿、不连贯、吃力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词、用句、发音有误,或表达不流畅,就发脾气、训斥、讥讽、嘲笑,甚至给孩子扣上一顶“笨”的帽子,这样就会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甚至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进而造成心理障碍。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在表述上出现困难时,家长不仅要鼓励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应耐心等待,让其把话说完。家长的耐心是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耐心,教育必然失败。有鼓励和耐心还不够,还必须善于引导。首先要注意引导孩子对生活中简单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观,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引导。其次要引导孩子说完整的句子。4岁左右的幼儿仍然以情境性语言为主,常常说半句话、不完整的话。此时家长可通过指导孩子看图说话,或通过聊天的方式引导孩子谈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要求孩子努力把话说清楚,训练孩子独立、连贯讲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的语言从情境性的不连贯语言向连贯性语言过渡。

家长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音量表达。比如,有的孩子说话声音太低,是因为孩子比较自卑,不敢大声说话。当孩子不会发这些音或发错这些音时,父母如果嘲笑他,或者说“很简单的话,你怎么就是不会说”,言语中表达的是对孩子的失望;有的甚至以孩子发错语音、说错句子为乐。如果孩子意识到父母在取笑他,还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不敢大胆说话。此外,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大声说话,能给人开朗的感觉,这就是“会交际”。在任何场合都大声说话,不注重说话的方式和技巧,这样并不比用适中的音量表达自己更让人感觉舒服。但是如果家长是这样的态度,可能会“纵容”孩子大声说话的习惯,孩子可能不会根据所处场合和表达情境的不同需要而适当调整自己的音量,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口语表达效果。

因此,作为父母应给孩子以良好的语言刺激,给孩子做发音示范,让孩子反复模仿练习。孩子学习语言,最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现象。而发音是语言的基础,要学会说话,必须先掌握发音。孩子只有通过正确的、足够的语言训练,才能较早、较好、较快地掌握口语。在进行发音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标准的发音;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孩子学会用适中的音量表达自己的需要。

孩子上小学之后,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个别孩子被“边缘化”的现象。其中有的原因就与音量表达不适中有关系。比如,有的孩子说话声音小,话也少,说话比较害羞,就很少有朋友。有的孩子说话喜欢“吼叫”,让其他小朋友听着就害怕,朋友也比较少。

在人际交往中,一般的规律是:大声意味着不满,轻声意味着平和。理智的人应当做到心平气和。中国人以嗓门大著称。在欧洲的一个餐馆,一位顾客听到隔壁有两位中国人正在大吵大闹,好像要打起来,立即报警。警察赶来后,却发现这两位中国人正在亲密地聊天呢。声音是人的第二吸引力。人与人传达信息方式的权重,第一位是姿势(55%),第二位是声音(38%),而语言、措辞却只占到7%。这里的声音有一部分是音量表达。音量表达对于孩子的言语表达、言语沟通、人际交往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方面。

老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影响着幼儿,其中“言”排在前面,可见语言的重要性。语言需要声音来表达,声音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声音洪亮,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老师教育孩子们要自信,要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活动或家庭生活中,就要做出榜样,在示范儿歌、歌曲、讲故事时要大声、清楚,让幼儿接触一种正面的、积极的语言信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的自信,锻炼幼儿的胆量。在教学中可以稍微降低教学内容和目标,使得幼儿更容易掌握,这样孩子在课堂上,举手的次数渐渐增加了,回答问题更自信了,音量也就自然提高了。

老师应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使幼儿掌握大量的言语材料,做到有的说。据心理学家对幼儿认知兴趣的研究表明: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是动态性、多彩性、新奇性和幻想性的事物,我们可以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让孩子尽情地接触、感知大千世界;室内与户外、城市与乡村、大自然与大社会,从多角度、多侧面,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知,帮助孩子将其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第一,设置谈话角,提供自由交谈的场所。在幼儿园中,除了利用周一的谈话课,让幼儿讲述周末的见闻外,还可以利用幼儿入园、离园的时间组织幼儿谈话,谈话对象既可以是全体幼儿,也可以是部分幼儿,可以是师幼之间的谈话,也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谈。另外,还要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内开辟“谈话角”,幼儿在谈话角内可以自由交谈,不受其他制约。在交谈中要注意音量表达的引导。

第二,创设温馨民主的精神环境,使幼儿消除心理压力,做到敢说、爱说。幼儿入园前,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特别是对普通话的了解与掌握有区别,很多家庭不使用普通话,幼儿到了幼儿园,环境陌生、语言不习惯,很容易造成一些心理负担,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幼儿的发音不标准或词不达意等千万不要取笑,更不要去重复,以免造成幼儿语言表达的心理负担,轻易不敢开口。广大幼儿教师一要做到耐心倾听幼儿的话语(眼睛注视着讲话的幼儿);二要对幼儿的表达及时做出反应(认可的点头,不同意的摇头;脸上表情要丰富:好笑的笑起来,惊奇的张开嘴、睁大眼睛;等等);三要对幼儿的新奇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理解给予鼓励与肯定,使幼儿在交谈中增强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和民主的精神环境同样也适用于家庭教育。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大胆合理地表达自己。

孩子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学习到语言。因此,父母应给孩子提供悦耳的音乐,和气的谈话,琅琅的儿歌,有趣的语言教育游戏,娓娓动听的童话、故事等良好的语言示范,让他模仿和练习。要让孩子从小就听惯那些发音准确、语言清晰、用词精确、句子完整、语法规范、声调自然而适中的人说话,向他们学习语言。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中的儿童节目,让孩子多模仿正确的语言,使孩子增加词汇、学习表情、丰富语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要注意多给孩子提供积极的、正面的音量信号,让孩子知道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音调来表达自己的不同需要和情绪。

比如,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就要适当放低音量;在招呼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如果孩子距离自己比较远,可以大声一些;但是如果孩子距离比较近、家里也比较安静,家长就可以轻声呼唤孩子;如果家长的心情比较烦闷,也不要在家里大吼大叫,或者夫妻之间有矛盾时,也尽量不要用“吼叫”的方式处理,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音、音量刺激环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用适当的音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

不能抽象地、笼统地跟孩子说大声点或小声点,不要吵人,小孩子理解不了它的具体含义,掌握不住标准和尺度。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不同的场合,让孩子自己感受什么样的音量表达是受大家欢迎的。比如,去电影院或者医院,当大家都很安静的时候,引导孩子要低声说话。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鼓励孩子声音洪亮、有序地向爸爸妈妈的朋友介绍自己。

家长可以跟孩子玩“我说情境你表达”的游戏,家长在说一句话之前,先告诉孩子这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合,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这样孩子在模仿的同时,也学会了在什么样的场合需要用什么样的音量去表达自己。

比如,家长告诉孩子,这是在上课的时候,你忘记带橡皮了,你需要向同学借,你应该怎么说呢?如果班里新来了一个小朋友,你想跟他做朋友,你要怎么跟他说,他才会同意跟你一起玩呢?你开学就要成为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第一天在班里,老师会让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其他人都认识你,你会怎么说呢?家长可以自己想一些有利于孩子正确表达的情境,不断提示给孩子,或者可以直接带孩子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音量表达自己。

对于说话声音比较小的孩子,在个别训练时,可以故意拉远跟孩子的距离,迫使幼儿提高音量;平时创造机会让幼儿呼唤远处小朋友的名字,让声带得到充分的锻炼。另外,由于孩子的声带缺乏锻炼,在体育锻炼时,我们还应注意让孩子多跑跑步,以增加孩子的肺活量。

对于说话声音比较大、凡事都要使劲吼叫的孩子,要注意把这样的孩子安排在自己身边,如果孩子说话大声了,就要及时告诉他,他这样说话让人听了很不开心;如果孩子音量适当,就要及时表扬“我最喜欢你这样说话,听着让人感觉很舒服”。让他们知道声音洪亮不代表就是使劲的吼。

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说话的音量,和身边小朋友说话或者只对一两个人说话时,可以小声交流;对全班小朋友说话时,可以大声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听的见。不能抽象地、笼统地跟孩子说大声点或小声点,不要吵人,小孩子理解不了它的具体含义,如果出现了幼儿控制不了音量的局面,教师要学会用眼神或动作暗示幼儿,鼓励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利用其他的事物转移幼儿的兴趣点。

让孩子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语言。父母一般不可能像小学教师训练学生一样,集中时间教孩子学习语言,况且集中训练那么小的孩子学习语言,其效果也未必好。因此,父母应在孩子的游戏和活动中,边玩边让孩子学习语言,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发音、学说话,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言。

为了让孩子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首先要做的事不是总去“考”他,或者去责备孩子说话声音太大或太小。而是去“讲给他听”。比如,我们给孩子穿衣服,我们不要默不做声,也不要大声吼叫指使。建议家长用适当的音量把这个过程说出来:“我们要系上鞋带,系上一个小蝴蝶;穿好外套,拉上拉锁;戴上手套……”适当的音量表达会让听家长说话的孩子感到很友善,而且听到不仅仅是一个个词语,而是短语和句子,而以后你可以邀请和孩子一块说,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对语言的兴趣。

造成孩子音量表达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有的孩子说话靠“吼”,有的孩子说话声音较小。

如果孩子说话“吼”

要引导孩子降低音量,幼儿时期保护好发音器官很重要,不要大吵大嚷,避免喉舌过度疲劳,也要防止听觉机能下降。同时,还要了解孩子的家长是不是经常大声地进行交流,如果家长也习惯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的话,就应该多加注意,为孩子创造一个正常语言刺激的环境,用适中的音量进行交流。

如果孩子说话声音较小

就要考虑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刺激不足,还是构音器官、智力发育有一定障碍。如果可以排除器官障碍和智力发育障碍,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声音洪亮。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见朋友,鼓励孩子大方地向叔叔、阿姨问好。

只要家长愿意倾听孩子,孩子的感受和体会是比较积极的,一般就会用比较适中的音量表达自己。家长愿意听,孩子才会愿意说。如果家长不耐烦、没时间听,孩子就可能会有两种反应:一种就是大声说话,非要家长反馈;另一种就是不再说话,挫伤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在这方面首先应该克服的是:打断孩子的讲话,不假思索地做出某种结论性的评价或简单地应付。有些家长,往往在孩子刚刚一开口讲话,没等孩子把意思表达充分,就简单地用“哦”或用“知道”等方式去打断孩子的话,似乎孩子的话不值得认真对待。这时家长传给孩子的是一种消极的、漠视的信息,实质是反对、阻止孩子说话。长此下去很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遏制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所以家长不但应该有耐心,同时也应力争让孩子感到家长与他们对话时地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绝非专制式的,这样孩子才能放松。在宽松的氛围中,孩子的语言才能充分发展。此外,当家长忙于家务、工作或心情不好时,面对孩子更应注意自我调控,恰当地对待孩子。这样既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又化解了“说”与“听”之间的暂时“矛盾”。倾听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一种认真、关注、感兴趣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听本身就具有教育和鼓励的意义。家长的耐心倾听,也会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音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欢迎。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家长更应该注意这点,防止孩子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被边缘化。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盼盼、陈玲,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吕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