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兴趣重培养

学习兴趣重培养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兴趣是孩子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孩子如果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学习就主动,学习效果也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但是,到了入学以后再来从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有些晚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被重新调动起来。任务难度一定要与孩子现有水平相匹配,略高于孩子现有经验水平的任务难度是最容易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

总听到有些孩子抱怨:“上学有什么意思嘛,根本就没幼儿园好玩!”“一上学就学拼音,有哪本书是用拼音写的?”“学算术又有什么用,买东西交多少钱售货员说了算!”很明显,孩子对上学不感兴趣!

本应该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的孩子,怎么会对上学不感兴趣呢?是学校的课程对孩子没有任何吸引力,还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被人为地破坏掉了?在注重早期智力开发的今天,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智力开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他们却不知道,孩子赢得的可能只是短暂的辉煌,失去的却是更为宝贵的东西:对学习的热情,对世界的好奇。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然而,孩子的兴趣是否真的被调动起来?调动起来以后又该如何?当孩子的兴趣点和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时怎么办?当孩子的兴趣转移了又怎么办?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积极持续的兴趣爱好,使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孩子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从表现形式上讲,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需要的动态表现形式,是社会和教育对孩子的客观要求在孩子头脑中的反映;从系统结构上讲,学习兴趣又可以说是学习动机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兴趣对孩子丰富知识、开发智力有重要意义。兴趣可以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活动;浓厚的兴趣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孩子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孩子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学习兴趣浓厚的孩子主要有如下表现:

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想要进一步了解客观事物,会调动一切已有知识经验来进行学习。

有较强的坚持性、专注力,对于一件事情可以长时间地关注。

勇于尝试、不怕失败,在不断探索中力求找到答案。

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不断调整任务难度,使兴趣更具有持久性,且能够不断提高。

能够通过学习活动本身对自己进行奖赏和鼓励,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孩子如果对学习活动感兴趣,学习就主动,学习效果也好。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环,孩子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高,还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当然也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业成绩。

学习兴趣低的孩子主要有如下表现:

不能主动发起探究性行为,在接到任务后,不能马上调整状态作出反应,处于一种懈怠的状态。

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注意力极其容易转移和分散,停留在一项活动上的持续时间非常短暂。

盲从,没有主见,在集体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惧怕失败,一旦失败就表现出沮丧或者愤怒,并且不愿意再次尝试。

难以进行自主调适,对于外界的依赖性较强。

较严重地表现出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逃避或回避学习,甚至出现学习抑郁症,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

长期对学习缺乏兴趣,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学业下降甚至出现学业问题。

既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此重要,那么学习兴趣是如何形成的呢?兴趣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兴趣的产生与主体的需要有关。当主体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对周围环境中能够满足其需要的事物优先注意,发生兴趣。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例如,为了满足认识的需要,往往会促使人们产生阅读有关书籍的兴趣;当活动的内容丰富、新颖时,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也有利于兴趣的产生。

其次,兴趣产生还取决于客体与个体的特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某些客体具有一些与个体的先天素质、情绪情感、知识水平相适应的特点,就比较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使人对它产生兴趣。如对音乐有天赋的人,容易对音乐发生兴趣,因为该活动的内容使他容易理解和掌握。

最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要与学习者的原有水平相适应,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知识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激发的,但是,到了入学以后再来从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有些晚了。有些研究甚至认为过度的早期智力开发会使孩子“厌学,从入学第一天开始”。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远远比训练孩子具有某一种技能重要得多;而保护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探索的欲望更是培养兴趣的首要之举。

作为家长,可以从孩子一出生,就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有机会体验发现问题、尝试解决、体验失败、再次探索、获得成功的全过程,不要事事包办代替,人为地剥夺孩子探索、尝试的机会和乐趣。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从事难度略高于已有经验水平的任务,家长给予安全的保护和适当的支持。例如,当孩子想要踩在桌子上去够高处的东西时,家长完全可以只在旁边适当保护,鼓励他自己去尝试,并且通过提供小凳子,帮助孩子学习借助材料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对昆虫发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为他提供大量的相关图书,带他去自然博物馆,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和他一起去田间观察、捕捉昆虫,制作标本等等。让孩子有机会把自己的兴趣不断深化,形成持续的爱好。

孩子从不熟悉、不了解某种事物,通过探索、学习、练习达到了解和掌握,兴趣也会随之慢慢减退或者消失。家长可以通过建议、参与等方式,适时地将孩子的兴趣引向新的目的地。例如,一个孩子忽然对邮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邮票,还让妈妈帮其收集、整理邮票。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对邮票失去了兴趣。这时,他的妈妈挑出邮票中的剪纸类图案,并带着孩子照着做剪纸,引发他对剪纸的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被重新调动起来。

有的孩子对汽车感兴趣,有的孩子对恐龙感兴趣,有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这些兴趣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引导得当,孩子都能从中体验到学习、探索、思考的乐趣。只要孩子的兴趣不违背基本的道德准则、不妨碍别人的生活、不威胁自己的安全,家长都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以上所说的,主要指孩子自发的直接兴趣,但是实践活动是兴趣产生的源泉。人们往往对于完全生疏的,而且有一定深度、不理解的事物,一开始不会有多少兴趣。但随着对该事物的逐渐熟悉、理解、掌握,兴趣才随之产生。所以,培养和激发孩子的间接兴趣也非常重要。

有时孩子本身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取向,而家长又非常希望孩子接触、了解学习某方面的内容,这时家长可以尝试着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培养和激发孩子的间接兴趣。

年幼儿童最容易被生动、直观、形象、富于变化的形式所吸引。家长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孩子体验动态的情境,从而产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我们经常可以在音乐厅看到很多孩子在饶有兴趣地观看演出,这就是他们的父母为了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带他们来进行现场体验;现在很多课业内容都被做成了动态的课件,也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形式的趣味性不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唯一条件,表面的趣味性往往容易被任务的难度或持久度所削弱。

任务难度一定要与孩子现有水平相匹配,略高于孩子现有经验水平的任务难度是最容易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难度过低,孩子已经掌握的东西很难再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难度过高,孩子可望而不可即,屡屡失败,也难以激发浓厚的兴趣。例如,让3岁的孩子听1小时的童话故事,即使这个故事再有趣,孩子也难以坚持下来,他的注意力、意志力、记忆力等都不能支持这个任务难度。同时,任务难度还应该是递进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手工制作中表现出一定天赋,就可以鼓励他先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如简单的折纸、剪纸、泥塑等,当孩子的造型能力增强后,再逐步增加难度,孩子在不断获得小小成功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逐步的强化,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反之,如果一上来就让孩子制作复杂的航模,孩子因能力不及,就只能接受失败,进而丧失对于手工制作的兴趣。因此,难度设定一定要根据孩子现有水平,任务难度要呈渐进式。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自己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时间等难度较大,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材料,支持孩子自己选择学习的难度和进度,慢慢过渡到帮助孩子从遵从兴趣学习,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探索精神,能够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家长一旦认识到学习兴趣在孩子学习过程以及学业成绩方面的重要作用,就会非常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但却往往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在破坏孩子的兴趣。最典型的破坏孩子学习兴趣的表现有:

忽视。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拿来一幅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家长看时,家长却因为忙于手头的工作或家务而忽视孩子热切展示的需要,孩子刚刚萌发的兴趣就被家长这种无意的忽视打击了。长期受到忽视的孩子,探索、学习的兴趣也会随之降低。

嘲讽。孩子的认知经验有限、能力有限,因此常常会做一些自以为是的“创举”,此时,他们往往是兴趣盎然的。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给予他们不恰当的嘲讽,孩子的兴趣就会受到重创。不恰当的比较、攀比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例如,一个孩子在观看民乐表演后,开始对吹笛子产生了兴趣,从吹不出声音,到开始能吹出音阶,虽然还不能演奏,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已经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如果这时成人给予鼓励,这个孩子就可能进一步努力,兴趣会愈发浓厚,也许将来能够熟练掌握这种乐器;反过来,如果这时家长说:“真难听,你看人家×××,人家吹得多好。”这时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受到的打击,很可能因此对吹笛子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武断制止。孩子的学习行为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由于孩子的经验不足,所以他们探索的愿望非常强烈,有着强烈的学习需要。当孩子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并开始探索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出于本能的保护意识,来判断这个行为是否危险,并且经常做出不理智的武断的制止。例如,一个孩子试图打开闹钟的后盖儿,来研究一下它的工作机理,这时家长武断地认为孩子是在搞破坏,加之拆卸零件、使用工具对孩子来说都是危险的,就立刻制止了孩子的探索行为,甚至对这种行为给予惩罚。长此以往,孩子对于新事物探索的欲望就会被对违反规则的惧怕所取代,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家长最佳的选择是积极参与孩子的探索行为,引导孩子如何打开一个机械装置,如何将拆下来的零件有序地排列好,以便于安装,指导孩子如何选择和使用工具,帮助孩子将拆下来的零件再安装好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理解了顺序、工具、零件、合作等大量有意义的概念,并且满足了探索的欲望,进一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过度教育。家长重视孩子的兴趣,希望迎合孩子的兴趣并进一步引导其学习行为,却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甚至发生越俎代庖的事情。例如,一个孩子看到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对阅读这个故事产生了兴趣。当他把这本书递到父亲手中时,父亲立刻注意到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就开始给孩子朗读这个故事。但是由于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很快,父亲成了阅读的主体,孩子却被冷落在一旁了,于是孩子阅读的兴趣荡然无存。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和妈妈在公交车上,孩子看到立交桥上写着“三元桥”,非常得意地读出来,妈妈看到孩子开始对文字感兴趣了,也非常高兴,于是不断找出路边的汉字让孩子读,认为自己在“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可是,孩子很快就对那些自己并不熟悉的缺乏语境的汉字失去了兴趣,而母亲又不知道如何引导,一个有趣的认字游戏结果却适得其反。这种“不择时机”的过度教育,是家长不了解孩子学习规律的结果。其实,在这种孩子的直接兴趣已经展现出来的情况下,家长最应做的是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的观众、一个通过对话引导思维的辅助角色,而不是无意间抢夺主角角色的“教育家”。

不恰当的奖赏。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原始的部分,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孩子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兴趣的满足,完成探索后的喜悦,就是对这种行为的奖赏。如果家长给予了不恰当的奖赏,反倒会削弱孩子真正的兴趣。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孩子在街边玩儿拍皮球的游戏,本来玩儿得兴高采烈,这时一个人来告诉他们,连续拍到100下的人会得到20元。一开始,他们得到了奖赏,非常高兴。第二天,那个人给拍到100下的人10元,他们依然玩儿得十分开心。第三天,那个人只给拍到100下的人1分,孩子们觉得这太不值了,于是就都放弃了这个游戏。原本兴致盎然的游戏,就这样被不恰当的奖赏破坏了。因此,过度的外部激励对于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言,没有帮助作用,反倒有破坏作用。孩子会渐渐分不清自己学习究竟是自己想要学,还是为了外在的某种奖励,如爸爸妈妈的表扬、周末的郊游或者一件新的玩具。

狭隘的价值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宽容度越来越高,人们认识到兴趣可以有很多方向,而兴趣本身也不一定就要分为高雅、低俗,或者有用、没用。有些孩子对汽车感兴趣,有些孩子对娃娃感兴趣,有些孩子对植物感兴趣,有些孩子对卡通感兴趣,这些兴趣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仅仅是方向的不同。但是,仍然有些家长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或者功利主义思想,认为与学业有关的兴趣才是好的,可以鼓励的,与学业无关的兴趣就是“闲趣”,是玩物丧志的表现。实际上,家长应该更加关注的是个体对于事物的探索过程本身,而不是探索的结果,更不是探索的结果能对学业成绩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家长狭隘的价值观有时会抑制孩子探索的行为,会削减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当我们认识到什么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什么行为有可能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直接兴趣,有效地引导孩子的间接兴趣,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让孩子体验兴趣得到满足时的快乐。

但是,提倡培养孩子的兴趣,不等于主张放任;支持孩子的某些兴趣,不等于主张偏科。家长在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有的孩子对某一领域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就会在这一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学习。例如,一个孩子对昆虫非常感兴趣,凡是涉及昆虫的东西,他都会给予极大的关注,甚至喜欢阅读大部头的有关昆虫的论著,就算有生字也会自己主动查阅工具书来解决。他会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电视等渠道获得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并且愿意花大量时间来捕捉昆虫、制作标本。这个孩子可以长时间地维持对于昆虫的探索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是非常难得的,但是他也会因此而忽视对于语文、数学、外语以及艺术等科目的学习。这时,家长要做的绝不是打击孩子对于昆虫的兴趣,而是通过平等的沟通,有效地引导孩子将兴趣和其他学科结合,起到一个搭建桥梁的作用。例如,孩子喜欢看法布尔的昆虫学著作,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仿照法布尔的小品文手法写一些观察日记,让孩子体验到昆虫学家也需要有流畅优美的笔触;既然孩子愿意上网寻找关于昆虫的资料,家长就可引导、鼓励他查出一些外文的关键词,到国外网站搜索更多的资料,为孩子提供真实而实用的外语环境;既然孩子喜欢观察昆虫,立志成为一个昆虫学家,就可以引导他了解真正的昆虫学家都需要哪些基本技能和素质,为孩子设立一个成长的目标。这样一来,孩子的兴趣既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也得到了适当的引导,让他有机会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将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些家长会抱怨,说孩子只对电子游戏感兴趣,或者只对动漫感兴趣。这时该如何将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家长认为适当的学习中来呢?的确,电子游戏具备了一切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兴趣的特征。无论从造型的设计,还是声、光、电的刺激;无论是难度递增的方式,还是阶段性奖励的过关机制,都使得孩子很容易迷上电子游戏。这时,家长要做的,不是简单粗暴的否定,而是冷静客观的判断。家长应首先检讨自己是否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孩子是否只有电子游戏这一种可以激起和满足他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果一个孩子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如打球、爬山、游泳、旅游、摄影、唱歌、航模制作等等,那么电子游戏在他的生活中只可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反之,当孩子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活动形式,那就只好选择电子游戏。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兴趣指向确实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不应简单地制止这种行为,而应帮助孩子通过增加交往机会、开拓视野来转移兴趣,或者通过前面说到的“架桥”方法来使孩子单一的兴趣向全面的广泛的方向发展。

和那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孩子呈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但是稍微有所了解后,兴趣立刻衰减消失,转而又对另一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他们缺乏探索的持久性,注意力极易分散,意志力很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这种孩子的家长包办代替得太多,孩子没有机会经历一个完整的从产生兴趣,到通过操作掌握技能,兴趣逐步提升,到完全掌握,再到兴趣衰减的全过程。孩子总是在产生兴趣阶段就被打扰,所以总是处于不断寻找新兴趣的过程中。二是成人不能为这些孩子提供阶段性刺激,也就是不断提高任务难度,不断给予积极的鼓励,带领孩子向下一个目标前进。他们的兴趣得到满足后,没有相应的更高的要求,于是就转而寻找新鲜的刺激。因此,让孩子体验探索的全过程,并且提供阶段性刺激就可以帮助孩子延长兴趣持续时间,并且将兴趣内涵不断拓展和加深。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会带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既要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发现、培养、保护和引导,更要注意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允许探索的、开放自由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兴趣向更加持续的爱好发展,乃至于发展成为坚定的理想。孩子们也才会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并且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北京大众世纪文化有限公司孙莉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解放军六一幼儿园刘建霞,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柳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