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
1.吐蕃人生活在____ ,是____ 的祖先。
2.统一吐蕃各部的是_____ ,他建都在_____ (今 _____ )。唐朝皇帝将_____ 嫁给了他。
3.唐朝时,_____ 东渡日本,讲授_____ 理论,传播中国文化。
4.唐朝_____ 年间,_____ 从长安出发,到 _____ (今印度半岛)求取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他是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_____ 翻译家。
随堂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的地方是( )。
A.阿尔泰山一带 B.青藏高原
C.松花江流域 D.苍山洱海一带
2.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今青海玉树,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织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唐与南诏的关系 B.唐与吐蕃的关系
C.唐与突厥的关系 D.唐与回纥的关系
3.下列人物中,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突出代表是( )。
①玄奘 ②空海 ③吉备真备 ④阿倍仲麻吕 ⑤鉴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李白的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是指( )。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鉴真
5.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突出代表是( )。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吉备真备
6.《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用神话的形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故事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 )。
A.鉴真 B.玄奘 C.僧一行 D.空海
7.“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根本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 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和医学知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综合探究
二、历史诊所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在括号内画“”,否则画“×”。
(1)材料一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情况。 ( )
(2)材料二反映的是唐太宗时期真正实现了民族平等。 ( )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朝时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 ( )
(4)材料三反映了鉴真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 )
(5)三则材料能使我们感受到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 ( )
三、材料解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孤身一人骑马穿越莫贺延碛……他经历千难万苦,才终达天竺……
材料二 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天竺”是指哪里?他去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他”又是谁?东渡哪里?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他们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唐朝对外关系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活动探究
10.《步辇图》(图7)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你能从这幅图上指出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吗?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适当的分析。
图 7
拓展阅读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图8)是唐代高僧玄奘游学印度归国后写的关于中亚和南亚历史地理的名著。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和传闻所得的138个国家和地区、城邦,包括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中亚地区、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的情况。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各地的地理形势、水陆交通、气候、物产、民族、语言、历史、政治、经济生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叙述。特别是对各地宗教寺院的状况和佛教的故事传说,都作了详细的记载。记事谨严有据,文笔简洁流畅。该书对研究古代中亚及南亚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 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