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等理科教学所面临的背景

化学等理科教学所面临的背景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1月8日,第十三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大百年礼堂举行。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在大会上发言。这种思潮的出现,给理科教学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当今教学背景下,设备设施等教学硬件条件得不到保障的状况是无法想象的。有的偏远乡镇一个学科只有一位学科教师,教学研究难以开展。

2012年1月8日,第十三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大百年礼堂举行。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在大会上发言。蔡洪滨认为:“中国为什么创新这么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于这种思想交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真正要创新就要有足够多的思想平等交流,这就要有文化基础,打破层级制和等级制。怎么理解创新过程?我们通常的理解是把它想象成一个旷世奇才,最后想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想法。乔布斯也好,科学界的伟人也好,都是这样去想创新的过程。如何培育这样的人才?找到这些极有天赋的人,保持这种创造力,然后让他们成才,浇水施肥精心呵护希望他某天长成参天大树。但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创新一定是个社会性的过程。我们说,苹果公司的伟大,这个过程并不是乔布斯一个人闭门造车出来的,乔布斯自己的伟大不是他想出来这些技术细节,而是他对各种idea有各种判断力,然后能把不同的idea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

一、中学理科教学所面临的社会背景

1.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出现。

在当前经济文化、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部分人营造出了新的“读书无用论”。这种思潮的出现,给理科教学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上甚至给有的读书人、研究者扣上“书呆子”的帽子。

2.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社会长期以“学而优则仕”为主流价值观。此种思想直接影响的结果是,误认为“学好几何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不如学好关系学”,这势必会分散一部分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

3.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有一部分家长,在子女从小学毕业刚进初中、初中毕业刚进高中的节点上,仍保持着很高的分数期望值以至于对孩子未来前途的期望过高,部分学生家长还因高期望值而焦虑过度。实验研究早已证明,期望过高往往会导致压力过大,是不利于子女(或学生)良性发展的。

4.部分学生家长往往有着将自家孩子与他家孩子比较的习惯。

家长在心里将自家孩子与他家孩子做适度比较,然后对子女采用暗示性、启发性的教育是可以的,但不要只用成长结果(或考试分数)做轻易的比较。因为这些孩子的早期成长环境、成长起点是不同的,而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包括家庭文化因素、父母的陪伴尤其早期陪伴,当然也包括先前的学校教育因素等,所以不能采用这种简单的比较方法评价孩子的成长结果,这种比较容易伤孩子的自信,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理科教学的保障措施与策略难以到位

1.部分学科开设不足。

有的农村中小学盲目追求分数,对考试赋分值不大的学科如物理、化学及中考不考的生物、地理等学科不能开足开齐。

2.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稀缺。

一些农村乡镇初中有许多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稀缺,或多为“中看”却不“中用”,连基本的演示实验的仪器设备都得不到保证。在当今教学背景下,设备设施等教学硬件条件得不到保障的状况是无法想象的。

3.基本的教学研究条件得不到保障。

有的偏远乡镇一个学科只有一位学科教师,教学研究难以开展。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可能本来就不是很高,而教研又难以开展,教学水平当然难以保证。

4.对实验教学的考核不重视。

理科仪器设备及相应实验教学考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很多学校实验教学大打折扣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