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示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如何? 他的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这些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研学内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从小勤奋好学,学习“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在学习中,他注重实际考察,曾经到宋国考察商朝的礼仪,到鲁国的太庙实地考察周、鲁的典章及礼仪制度,还曾向齐国的乐官学习音乐,青年时代做过委吏和乘田等小官。
30岁时,孔子学有所成,广收学徒讲学,并且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51岁时,被鲁国的国君任命为中都宰,后来因为政绩很好,升迁为司寇。在任职期间,他试图通过加强君权、削弱士大夫权力、抑制陪臣等方式,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孔子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在55岁时离开了鲁国,带着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向各诸侯国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和主张,但其主张仍未被各诸侯国所采纳。到68岁时,孔子回到鲁国,专心整理先代的文化典籍,把主要精力放在讲学上。
公元前479年,孔子因病去世。他的主要言论,被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成《论语》一书。此书成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也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的政治理想
春秋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其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种种违背周礼(西周的政治制度)的行为屡见不鲜。面对乱世,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礼”的政治主张。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美德。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倡统治者要以德和礼治理国家,反对统治者过度地剥削人民。
作为孔子重要思想的“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是重建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针对礼乐崩坏的现实,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对于怎样维护周礼,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就是将“仁”“礼”二者结合起来,通过“仁”来缓和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通过“礼”来规范社会秩序。他认为,要处理好“仁”和“礼”的关系,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即行“中庸”之道。
孔子生活的年代,正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的瓦解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孔子,企图通过“仁”“礼”来维护腐朽没落的奴隶制度,违背了历史潮流,这是孔子政治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的主要原因。但孔子思想中所包含的维护等级秩序、缓和阶级矛盾等因素,被后来的统治者所借鉴,汉武帝刘彻就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使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垄断,平民和奴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中国私学教育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对象,进而打破了当时由贵族垄断社会文化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文化下移。
孔子整理编撰《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后成为儒家经典。在教学中,他要求弟子必须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事业,使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许多教学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遇到事情时是否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孔子对他说:“有你父兄在,怎么能够一听到消息就立即去行动呢?”后来另一名弟子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该立即采取行动。”公西华对孔子的不同回答感到非常困惑,孔子对此解释道:“冉有平时做事畏缩,所以我要给他鼓励。而子路胆大,血气方刚,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三思而后行。”
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而“发”之。“愤”指学生遇到问题无从下手而又急于解决。此时老师要传授学生怎样打开思路的方法,这就是“启”。“悱”指学生虽然对某个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却不能表述清楚。此时,老师应该提示他怎样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阐述,这就是“发”。他认为复习在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弟子“温故而知新”,做到学思结合。孔子在耐心授业的同时,也乐于学习,虚心求教。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内容赏析
孔子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童年时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文化。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以“礼”和“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他希望以“礼”“仁”为标准,建立一个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行仁爱但有差别的社会,以形成从良心出发自觉行“礼”、以义务为准努力行“仁”的道德生活。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办学之先河,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充分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
鉴赏升华
纵观孔子的一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借鉴意义。
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孔子期望通过恢复“周礼”来改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乱世局面,规范社会秩序,即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孔子的这一主张违背了时代潮流,但平心而论,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他的思想必然受到那一时代及其阶级立场的影响。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在分析孔子思想缺陷的同时,应更多地挖掘孔子思想的精华部分。
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孔子。
首先,孔子是一个志向远大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人。从15岁立志发奋学习开始,到入仕及收徒授学、周游列国,无不体现了孔子的这一特点。尽管其思想主张一直未得到当时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但孔子从不轻言放弃。他通过各种途径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孔子的这种品质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古代儒者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如范仲淹以“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自己的心声,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激励先进中国人为赢得民族独立而不懈努力……
其次,孔子是一个乐观进取且坚守理想的人。孔子的政治抱负因时代所限而未能实现,是他人生的一大憾事。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孔子选择了坚持。没有乐观进取的精神,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是很难做到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但《论语》却记载了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对人生的概括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是一个不断书写的故事,作为书写主体的我们,要用坚定的信念为墨,用持之以恒的努力为纸,书写我们的理想。
再次,孔子是一个崇尚道德且坚守道德的人。面对乱世,孔子主张用“仁”来调解社会人际关系,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政治上,孔子劝诫统治者要爱护百姓,仁者“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生活中,孔子奉母至孝,友爱兄弟。孔子的道德观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影响深远,对今天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学后思考
孔子的人生追求对你有何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