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生字,能工整地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了解自己和亲人的生肖分别是什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生肖制作一个头饰。
教材简析
动物是孩子们喜欢的,认识它们的名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本课把十二生肖用儿歌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介绍了十二生肖的名称及排列顺序,语句生动俏皮,诙谐风趣,富有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读一读、演一演的愉快氛围中认识生字,了解简单的生肖知识。识字时,可以把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起认读,如“狂”“猴”“猪”。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写生字,背诵课文。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我的思考与设计
解读与提示
*结合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十二生肖。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儿歌的节奏。学生可以在反复练读中背诵,还可以戴上头饰根据课文内容边读边演,增加趣味。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报晓:用声音使人知道天已经亮了。
*借助背诵课文,让学生记住十二生肖的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教学设计参考
一、激趣导入
1.以故事引入,激发孩子对十二生肖的兴趣。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儿歌,要求读准带红帽子的字音。
采用同桌抽读、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认读等方式检查字音。
2.创设情境,轻松识字。
(1)多媒体展示十二生肖(生肖卡通形象以及带拼音的字)。学生与小动物见面,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
(2)再读儿歌,边读边在表示生肖动物名称的词语下标“△”。
(3)采取多种形式体会儿歌中小动物的特点,把儿歌读得生动活泼。
*识字教学: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几个动物的名字可以结合图片认读。教师利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字的读音,并强调要把字音读准确。“随”是平舌音,“鼠”“蛇”“驰”“猪”“展”是翘舌音。分析字形时,可带领学生分析部件,灵活记忆,如:“蛇”“狂”“驰”“随”“筋”“猴”“晓”“汪”“猪”。而分析“肖”“虎”二字,可先分别认识其各自的偏旁“”“”,再完整记忆字形。“龙”是独体字,可以讲讲“龙”的故事,帮助学生识字。
*学学写写:注意按笔画顺序写好字,着重强调独体字的笔画顺序。“虎”的第三画是“横钩”,“晓”的右上角不要多写一点。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之后,再动笔书写,书写时,字的笔画排列要匀称。
教学设计参考
三、游戏巩固,复现生字
游戏:给十二生肖排排队。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图片,为学生排顺序做好铺垫。
一个学生读儿歌,选十二个孩子边听儿歌边排队。在游戏的氛围中复习课文内容,攻破难点。学生再按顺序读名字,温习顺序。
四、识记生字,认真书写
1.观察生字,寻找特点。
教师引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字的特点。
学生认真观察,发现“狂”“猪”都是反犬旁的字,再进一步拓展类似的字。
2.指导书写“猪”。
学生仔细观察“猪”字的结构,体会其字形美。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猪”,展示汉字的美,讲解重点笔画,起示范作用。
学生评价教师所写,讨论写字时的习惯要求,准备写字。
学生书写生字,并互动(学生先自我评价,再评价同学,能就写字要求、习惯进行评价)
3.指导书写其他的生字。
五、拓展练习
知道自己或亲人的生肖吗?请你说一说。
(刘利)
参考资料
★关于十二生肖
据说,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我国从汉代开始,便采用十二地支记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寅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五时到七时,为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玉兔捣药正忙。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酣睡。
★龙的故事
龙是古代传说中非常神奇的动物。它身子像蛇,有鳞,头上有角,长了脚爪。它能变大变小,能隐形,能呼风唤雨,能腾云驾雾,能潜游深渊……因为在古代,龙是中华民族集体崇拜的神物,所以现在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我的教学随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