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2]。
山随平野尽[3], 江入大荒流[4]。
月下飞天镜[5], 云生结海楼[6]。
仍怜故乡水[7], 万里送行舟[8]。
疑难注释
[1]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2]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3]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5]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7]仍:依然。怜:爱。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8]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诗文大意
我从荆门山之外的西蜀沿着长江东下,游览到了楚地境内。
崇山峻岭慢慢地变成平坦的荒野,长江进入了莽原也流动得缓慢起来。
月亮倒映在江中像是飞来的天镜一般圆润,云层堆积成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喜欢这来自故乡之水,它不远万里还在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诗文名句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诗文欣赏
李白这次出蜀游历,从水路沿着长江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首句点明起止地点:“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从家乡出发,沿江而下,直到楚地。这时候的诗人显然是满怀兴致,坐在船上一路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到过了荆门一带,变成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激发了诗人的诗兴。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是动态的描写。诗人因为在船上,所以看两岸的景色也是活动的。随着船的前行,山逐渐往后退去,直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这种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江水奔腾直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天空显得更加辽阔,境界更高远。眼前的景色使得诗人此时的心情也喜悦开朗了起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句移步换景,描写了江上空中的景象。江水流入辽远的荒原,水势减缓,有些地方甚至于一平如镜。这就清晰地反射出天上的景物来。晚上,月亮在水中投下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白天,天空中的云彩兴起,变幻无穷,映照在江面上,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荆门风光正好,这滔滔江水从家乡一路流过来,接下来的行程还要继续流下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诗人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这里诗人很巧妙地以物拟人,说故乡之水恋着他,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表达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有思乡之情,但更有对前路的兴奋与渴望。全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