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看来倾听才是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润泽”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我认为,最理想的校园生态应该是教师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知名教授佐藤学。作为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日本各地的一千多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养护学校,走进了万间教室。在学校,他推进“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推进构建教师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共同体。译者李季湄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的教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她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著作很多,影响很大。

佐藤学教授在序中提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础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他认为,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读完此书,我被佐藤学教授对教学形式主义的批判所震撼,被“润泽的教室”所吸引,被“合作性同事”所感染,对佐藤学教授追寻的“学习共同体”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理解。

一、关于“教学中的形式主义”

书中写道:“日本小学教室的特征是‘乱哄哄’(发言过剩),而初中、高中的教室是‘静悄悄’(拒绝发言)。”佐藤学教授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教室)的文化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如果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强加以虚假的主体性的话,到了初中、高中后,学生就会拒绝发言。

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让我很受启发:“大多数教室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写上‘更加积极的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的评语。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还不如培养他们倾听。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但却是一条捷径。”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站在教室里是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如果这样认为的话,教师就可以从单方面的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导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名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听的教室”。

看来倾听才是打造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没有有效地交流;没有倾听,就没有有效地合作;没有倾听,就没有欣赏;没有倾听,也就没有学习共同体。看来,我们真该思考一下倾听的策略了。

二、关于“润泽的教室”

书中“润泽的教室”这一观点很吸引我。佐藤学教授认为,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大家即使拿不出自己的意见,而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润泽的教室”是理想的教室,它与缺少人情味、表面热闹的、空气沉闷的教室以及学生坐得笔直的教室有本质区别。

三、关于“合作性同事”

佐藤学教授认为,改变学校的第一步,就是在校内建立所有教师一年一次的、在同事面前上公开课的体制。无论是怎样的改革,学校里只要有一个教师不上公开课,要想取得成功就不那么容易。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且都作为教育专家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能成为可能。他在研究中发现,通常都是年轻的教师被选来上公开课,上了年纪的教师只是提供意见、建议,而不是所有的教师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共同创造教学方式。

读完这本书,我很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校园不正是这样吗?我们似乎乐此不疲,却浑然不知这可能也是个陷阱,还为自己的做法找了光鲜的理由——以老带新、青蓝帮教、锤炼年轻教师。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已严重忽视了成熟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使得一些教师在成熟期很难突破成长瓶颈,从而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佐藤学的“合作性同事”理论带给了我很大启发。

书中还提出了校内教研活动的三个原则:应对学生的教学,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教师持有自己明确课题的教学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和同事研讨这三个原则,相信会对我们的教研工作有所帮助。

四、关于“参与学习”

佐藤学教授将在各学校盛行的“参观教学”改为“参与学习”,这一改变似乎让我领悟到了他倡导的“静悄悄的革命”的深刻与彻底,同时也让我对“学习共同体”有了新的认识。我想学校这一“学习共同体”不仅是学生们的共同体,也是师生们的共同体,更是学生、教师和家长们的共同体!我认为,最理想的校园生态应该是教师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