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转眼间那位年轻的母亲成了一位世纪老人,而作为后人,怎不想领略一次你的风采?
——题记
第一次知道你,是在初二的课本上,一个有些中性的笔名映入我的眼睛,笔名后面的括号赫然是“(1911— )”后面没有年份!惊讶之余,阅读你的文字,有幽默之下的无奈,有当时社会的场景,那是让我喜欢的文字,就这样,我就成了你——杨绛的一个真诚的读者。
我真想见你一面,因你的淡泊名利。
有一次在阅读《读者》时,我看到一句你写的句子,你说贫穷是一件隐身衣,在这件隐身衣之下,也有别样的幸福。不谙世事的我瞬间被折服,傻傻地向同学们念叨“隐身衣”的事,只因难忘它给我带来的震撼,使我对金钱的看法顿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我真想见你一面,因你那让人感动的舐犊之情。
在读你的《我们仨》,了解到许多你与你的女儿之间的事。当读到你对没有为婴儿买好奶粉而愧疚不已时,那个满脸内疚,看着怀中婴儿啼哭,而内心更是饱受折磨的母亲形象顿时出现在我的眼前,同时也想到自己的母亲也有因对自己照顾不周时,说出责备自己的话来,只觉温暖感动。还有,你还说过,自己的女儿是自己最骄傲的作品,也是孩子爷爷口中的“读书种子”,你说这颗“读书种子”虽然经过栽培,但终究只发了一点芽,你认为是自己的不足,虽是一个在自我检讨的母亲,可你的形象多么高大!舐犊之情恻然在目!
我真想见你一面,因你的重情重义。
你的重情重义,在我们的课文《老王》中就可见一斑了,你始终难忘老王加倍的冰块,难忘他担心你自己没有钱而拒绝收自己的钱,难忘他的好香油,大鸡蛋。你这样的一个人,我真的很想了解你的生活。
是我的幸运,让你我的时间有重合之处,让我的念想是可以实现的;但也是我的不幸,在我忙碌地备考,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际,老师告诉我说你走了,我的心顿时空缺了一块。
但不论怎样,我将永远有见你一面的期待,当我打开你的书,在字里行间,我见到了淡泊名利,有浓浓舐犊之情,重情重义的杨绛!
名师点评
文章细腻有深度,围绕着杨绛先生的三个性格特点来行文,人物事件具体实在,真实可感。作者和杨绛先生在时间上虽有重合,但是和杨绛先生却素未谋面,能够巧妙地从自己接触的杨绛作品入手,分别对应其三个特点,写出了杨绛先生对作者的影响以及作者对杨绛先生的崇拜,反映出了作者想见杨绛先生的愿望的真切、具体。作为一个初中生,能够关注文坛,由课内引申课文去欣赏文学作品,并进而关注作者,了解作者,难能可贵。作者在文章中具体描绘杨绛先生的点点滴滴,流露出真情实感,层次分明、思悟深刻,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张滨雁)
我 的 体 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