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常说,我们这些孩子是没有根的。如浮萍一般漂流,没有家乡的痕迹,不像他们,带着浓浓的乡愁离家,牵挂着家乡的一缕清风,惦念着家乡的一口清泉。
我出生地在湖南安化,籍贯随父亲在湖南邵阳,户口却在广东。到底哪里才是家乡呢?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每当听见周围的同学说着一口流利的粤语,心下总是有些羡慕——真好,有纯正的乡音伴人成长,我却不会说任何一种方言。
去年端午,爷爷去世了,家里人都很忙碌,我也想帮点忙,便主动请缨去买东西。然而,站在陌生的站点,一股夹杂着悲伤的迷茫席卷而来。恍惚间我发觉这是一座几近陌生的城市,我对它的全部记忆,也只是幼时趴在爷爷肩头,在夜里万家灯火中寻找奶奶的那盏亮光。
憋了许久的眼泪抑制不住地落下。我不敢想象,如果这片土地上的亲人都离去,我与这里是否还会有一丝一毫的关系,邵阳,是否真的只是户口本上的一个单薄的字迹。我多么渴望明白乡愁,明白那种深入血肉里的羁绊,明白那份流于骨髓中的深情。但我却没有吟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资格。我对这位母亲,了解得实在是太少太少。
回家路上,夕阳染红了天。家家户户已开始准备晚饭,有家庭主妇扯着嗓子用不怎么好听的粗话叫着孩子回家。我走在一段废旧的铁轨上,看远处灰色的巨大烟囱缓缓吐着烟,试图铭记下此刻老工业城市的陈旧味道。终于踏上熟悉的楼道,闻见野山椒特有的辛辣,心中有些释然。
走进老屋的那一瞬间,看见被烟火熏黑的墙壁,我突然明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乡愁?乡愁,那也许是某个南方夏日里怀念的绵薄飞雪,也许是冬日暖阳里惦记的葱香腊肉,也许是某个夜星,无端漫上心房的万家灯火和爷爷佝偻的背影。
并非需要过于亲密的陪伴,因为无论我走到何方,我都是她的孩子,人生如萍,但总有一处地方令你在梦中流连,令你甘愿死后化作那一抔黄土在她身旁。
原来,这也是一种乡愁,一种模糊的不可名状,却又格外清晰的乡愁,与心脏一齐跳动着,带着与生俱来的家乡的味道。
名师点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真情流露,感情真挚。本文以“我”对乡愁的感悟为线索,写出了“我”对乡愁迷茫、渴求到明白、感悟的过程。点出了乡愁是一种对家的信仰,是一种骨子里对家乡的热爱。字里行间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执着和热爱。这种爱之深,情之切,令人泪目。(管德欣)
我 的 体 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