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1.了解网络的历史以及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弊。
2.认识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明白“沉溺网络”的危害性。
3.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
4.掌握文明上网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习,提高素质。
二、活动过程
1.课题引入
实话实说:现场采访
(1)你上过网吗?你有QQ号吗?
(2)你上网主要目的是做什么?玩不玩游戏?
(3)你结交过网友吗?你和网友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交流?
(4)你在与网友交往过程中有没有被骗过?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总结:同学们,网络既是天使,也可能是魔鬼。我们在日常上网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呢?
2.活动六环节
第一环节:你熟悉这些网络标志吗?
(1)课件上播放一些我们常见的网络标志,让学生讨论
(2)网络大填空:如果我想多了解信息,我可以……
我嫌逛商场人多,我可以……
查找资料不想去图书馆,我可以……
交纳水电费、电话费等不想排队,我可以……
想和远在大洋彼岸的亲朋好友对话,担心电话费高,我可以……
学生填空并分享网络的魅力。
教师总结并提问:不管个人,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网络时代的印记,你最常在网上做什么?
全班分成10组,每组4人,每个成员都说说自己在网络上常常做什么。要求:态度诚恳,目光坚定,声音响亮。
第二环节:实话实说
(1)你上网有节制吗?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一般是做什么事情?
(2)你有没有保护好自己的上网密码,个人资料?
(3)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电话号码、照片等,提供到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
(4)你会接收不认识的人发过来的文件等资料吗?
(5)对于暗示、挑衅、威胁等不良信息,你会如何处理?
(6)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站或不健康的聊天室以及不健康的页面,你会采取什么态度?
(7)有人以赠送钱物或见面为理由,提出赴约或登门拜访时,你会怎么做。
各个成员实话实说,说说自己在上网过程中有没有以上行为,并说说这样做安全吗?
第三环节:触目惊心的数据及案件分析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据北京市150多位政协委员历时4个月完成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上网达到81.3%,有七成学生网民沉湎于网上聊天,有四成多经常光顾色情网站,互联网成为一部分青少年名副其实的“电子海洛因”。
江西17岁的中学生,因沉迷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兴奋过度猝死。
蓝极速网吧火灾,吞噬24名学生生命。
少年沉迷网络,两年不出家门;少年沉迷网络,24楼飞天。
观看新闻联播视频。少年沉迷网络抢劫视频。
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范畴。2008年11月9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玩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北京公安部门统计,青少年犯罪中76%的人都是网络成瘾患者。
看完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网痴”有什么特点?他们形成“网痴”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文明上网?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网痴的特点:当前的医学界普遍以美国心理学家杨格总结的10种情况作为“网痴”的标准。只要具备其中的5种,便可判断为“网痴”。
(1)下线后总是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的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上网。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消除种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事业。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有些人花去几万甚至十几万,把房产抵押变卖,为了去打游戏。
(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10)下线后有疏离、失落感。
形成网痴的原因:
(1)好奇心。(2)孤独感。(3)挫折和失落。(4)心理不成熟,缺乏减压方式。(5)来自家庭的因素。(6)来自社会的因素。(7)来自其他的因素。
我们应该如何文明上网:
(1)每次上网前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地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2)坐姿要端正,眼睛与屏幕之间应保持70厘米以上的距离。注意光线不宜过亮或过暗,经常眨眨眼睛。
(3)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一般上网1小时就应该离开座位,眼睛向远方眺望一会儿,做做眼保健操,同时活动关节,这样有利于放松眼部肌肉和颈部肌肉。
(4)要远离网上有关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
(5)要摆正学习与游戏的关系。
(6)不要天天玩游戏,把自己都当成游戏中的一个人。
(7)千万不要参与赌博类游戏。
(8)要诚实友好,尊重他人,文明上网。
(9)要慎交友,谨防网络欺诈勒索。
(10)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千万不要过度依赖于网络来缓解焦虑与压力,将其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要多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战胜困难与挫折。
(11)不要理睬和回应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
(12)避免在线时间过长,影响学习与生活,真正做到健康上网。
(13)上完网后,要洗脸洗手,注意皮肤的清洁。
第四环节:诱惑大考验
首先,请学生们说说自己在上网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骗子?他们是如何行骗的?他们的行骗伎俩有没有破绽?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出1名代表上台分享。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并提问:你遇到以下情况会怎么做?
当你收到你老同学发给你的一个礼物,你会怎么做?
第五环节:漫画欣赏
漫画欣赏:《尴尬的约会》
让学生欣赏漫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六环节:沉迷网络的朋友,我想对你说……
全体学生一起说:“我要高声对全世界沉迷网络的朋友说:‘网络游戏并不是一切,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吧,它一定会比网络游戏更让你感到温暖,快乐!’”
第七环节:网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使用网络确实有其必要性。那么使用网络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请同学们结合平时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网络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学生小组讨论并作记录,发言。
小结学生使用网络的“利”。
教师总结学生使用网络的利:
(1)利用网络能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因特网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量大,学生在网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网页,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其他信息,这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乐趣。许多学生认为,网络使他们变得聪明,懂得的东西增多了。
(2)利用网络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现在网上流行许多网络聊天工具,如腾讯QQ、网易泡泡、雅虎通、飞信等。特别是腾讯QQ,许多学生都用此聊天工具进行交友,与世界各地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交流,也这样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学生中有许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比较孤独,再加上现实交往带来的压力,而网络能够给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的环境。
(3)网络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调查显示,许多学生认为网络能够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多的知识。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许多他们需要的资料,甚至是教辅资料。特别是一些“差生”,他们在学习中有许多困难,但他们可以在网上找到自习需要的学习资料,为学习提供巨大的方便。
(4)许多学生还认为网络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如网上购物、听音乐、看电影,这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促进了时代的进步。
活动结束阶段,全体学生宣誓: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保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活动反思与后记
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继而在全年级、全校开展。虽然各班的活动形式不尽相同,但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震撼,让学生在今后的网络生活中文明上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