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是认可科学的社会,教学内容则相应地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的朴素作用也是它最基础的功用,即科学知识的传递。在各类信息庞杂交错的今天,且不说要为国为民作出贡献,单是为了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每个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需要学习科学知识。
“教育”这个词在字面上就包含了它最基本的两方面作用: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书侧重知识,育人侧重品德。教育两个字分别扩充成词就恰到好处并且十分完备地概括出了教育永恒的职责。在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当前中国,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影响着绝大多数的家庭与个人,读书再也不是某些优势群体的专利。教育的广大影响决定了它应当并且能够发挥提升民族整体素质的宏观意义。结合教育的定义与其今日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它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朴素作用、柔性作用、客观作用。
培根有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如是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他将知识科目与现实生活中的优秀品质一一对应。虽然培根的年代已很遥远,在他之后的岁月里很多知识也有了大的增添与进步,但这段话却一直被印在中学教科书里奉为圭臬。它所阐述的是知识的作用、教育的作用,这是长久的命题,具有永恒的意义。依照今天学生们学习的科目,我也能把培根的名言续上几句:学语文使人博览,学数学使人周密,学理科使人摆脱迷信,学文科使人学会辩证……
但是,现在的学生们学习知识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甚至可以问,现在的人们上学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吗?
知识通过教育进行传递,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这是普遍认同的事情,却很少被人们当成实在话讲出声来、记在心里。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对话,揣摩一下大家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否发生了扭曲。
在一个孩子6岁的时候,他一定向父母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去上学呀?”
大人们则会回答:“上学能学到好多知识,这样你就能变得很厉害,就能成为科学家了呀!”
等这个孩子长到十五六岁,上了高中,他要是再向父母问同样的问题,恐怕就会得到这样的回答了:“废话,看你这问题问得有意义吗?不上学你还能干什么?不好好学习你高考能考高分?不考个高分你怎么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
我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憧憬过自己在学习了许多知识之后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作家。但后来这些憧憬几乎都殊途同归成了对好成绩与名牌大学的期望。
还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当初单纯地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想上个好大学是再正常不过、再正确不过的目标,但当知识这条能在多重方面指引人们的宽阔大道被硬生生地挤压成“学习—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赚钱”的固定程序之时,每个孩子的求学道路与学习心态就都变成了正在死板地运转着的、锈迹斑斑的脚踏车链条。这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找寻更无从谈起。忽略知识真正作用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更是肤浅的。
教育的朴素作用,首要的是要教会人们知识,但朴素绝不意味着肤浅。现在的教育的重要性更体现于产生考试分数,实现学生排名。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它会让教育失掉本来的乐趣,会为学生增加痛苦。
空谈易,实践难。请试想,当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位家长用上述对话的第二个回答来教育孩子的时候,你会怎么评价这位家长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家长说的是苦口婆心的经验之谈,是实实在在能帮助孩子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支持是在支持他们考个高分,而非鼓励孩子们追求知识与真理。这种功利性的思想是导致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上学是为了好成绩而非追求知识——这几乎成了民族性的潜意识。根深蒂固的意识恰恰是最需时间来改变的,这是教育进步最深层次的阻碍。
我可以举个例子来反映这种潜意识对孩子消极的影响。需要让大家知道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乘法,计算得并不熟练,理解得也不深刻,更不知道什么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
一次,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题目:“2×3×5=?”正在作答的小明第一眼没有看到中间的3,就先算出了“2×5=10”。幸运的是,他在做下一道题之前又多看了这道题一眼,发现自己少算了个数。于是他又根据老师教的“乘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的方法算了一遍,就是“2×3=6,6×5=30”。正在庆幸自己少错了一道题的小明突然意识到,按照自己之前的结果,把10和3乘起来的结果同样也是30。这个发现使得二年级的小明充满了好奇和疑惑。于是,小明来了兴趣,他在想:如果不管数字的顺序,随便把它们乘起来的话,和按照从左到右依次相乘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吗?于是他实验了“2×4×5”与“2×5×4”、“3×7×9”与“3×9×7”等好几组数。最后他惊喜地发现:不管计算的顺序如何变动,结果都是一致的!(他的猜想在成年人眼中当然显得微不足道,甚至很多人觉得这根本不能称之为一个猜想,但这对于一个初学乘法的二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是不小的发现。对于他们而言,“3×2”相当于“3+3”,“2×3”就相当于“2+2+2”。请大家用心体会。)
正当小明激动的时候,老师却宣布考试时间结束了,收掉了他的卷子。但是小明因为之前花了那么多时间验证自己的猜想,有几道考试题还没来得及做。考试成绩很快就出来了,原本能考90分的小明这次没能及格。
回到家后,小明的父母忧心如焚地吼道:“才二年级,你怎么就考不及格了!”小明急忙将自己考试时花了不少时间验证猜想的事告诉了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父母不会站在自己七八岁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会考虑到自己孩子目前的能力;自然更不会发觉此事体现了孩子身上闪耀着的探索、研究和创新的光芒。父母们通常会自然地以他们自己对考试成绩的认知为出发点,他们会对小明说:“你这样做有什么用!‘2×4’当然等于‘4×2’,这明摆着的事用你说吗?”
父母们不知道他们恨铁不成钢的孩子已经发现了超越了他本身认知水平的、被称为“乘法交换律”的数学定理,只是觉得孩子考得这么差,真是糟透了。在批评教育的最后,父母们一定会说到他们认为的焦点话题与中心思想:“考试多重要!考试时间多么宝贵!考试时不认真做题怎么能考出好成绩?”
然而,当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甚至普通考试失利而自杀的惨剧发生后,全社会的舆论却又唱起了另一个调调:“不就是一场考试吗,这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弱了吧!”
很多人都忽略了,那些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考试神圣,考试重于泰山”之类的观念与论调。大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被称为“乖孩子”的学生都会觉得,优秀的考试成绩是对自己人生最大程度的认可,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倘若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那会让他们觉得倍感委屈,不敢面对父母,甚至轻易地否定自己。在十几年与考试时时相伴的求学生涯中,这些孩子在心中积淀了深厚的消极压抑的情绪。这样的心理使我们的教育无法顺水推舟,只能赶驴拉磨。
假使刚才的例子发生在10年前,那么现在的小明已经上了高三,随着他的学历越来越高,掌握的高级知识越来越多,那么他就拥有了提出“高级猜想”的条件。如果他认真求证自己的猜想,那就极有可能推动学术的进步。可这时他会怎么做呢?他面对着许许多多的练习册;面对着以提高一本率、升学率为第一职责的老师;面对着在考试分数上你争我赶的同学们,有什么动力和资源能帮助他证明自己的猜想呢?这就是环境带来的极大的局限性。反之,证明猜想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导致考试成绩的下降,小明敢冒这个险吗?万一猜想不成立高考又落榜怎么办?
如果我是小明,我恐怕会觉得创新和猜想是没有必要的,还是老老实实做我的练习题吧,这至少能帮到我的高考成绩。我们的教育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用武之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必然会遏制创新力。这是很无奈的事情,是忽略知识本身作用的恶果。
考试过后,成绩单一旦被张贴在教室的墙上,学生们就会群起而围之,迫不及待地查看自己的分数和名次,一时间墙边竟如春运现场。
试问:倘若他们足够自信,倘若他们认可自己所学的知识而非只在意成绩,又何必急着去查看成绩呢?
这并不是在乎学习的表现,不然他们应当急着去看书学习,何苦浪费时间人挤人地去看一眼那个已成定局的成绩?学生们的行为恰恰表现了他们夜以继日地学习并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充实和安全感。很多学生虽不是行尸走肉,但却在精神上是疲惫的奴隶。只为了考出高分的学习注定是浮躁的,学生不应该只喜欢高分,不崇尚知识,教育者们更不能这样。
毫无疑问,好成绩成了绝大多数人上学的唯一目的。学生们一天有十几个小时窝在学校里读书,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才华,不渴求增长见识,更没有周总理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深刻的思想境界。对于他们而言,研究应试,学会做题足矣。尤为严重的是,学生们在多重因素下产生的对成绩的追求已经转化为一种社会性的需求,很多人都觉得能考高分的学生和社会所需的人才是一个概念,完全忽视了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素质等多方面要求。这种肤浅的需求产生了畸形的供应,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中心的教育目标与教学工作应运而生,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应试教育”。
日复一日,循环往复。学生想考个好成绩以求金榜题名,学校则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双方竟也能配合默契,互相将就。学生挤破了头去报考名牌小学、实验初中、重点高中,学校则利用高分生源的成绩作为提高升学率的基础并借此闻名,大力宣传,不断招生,一来一回,终成恶性循环。
长辈们关心孩子学习的时候,绝少会问到读历史的感悟或者生活中有什么物理现象,也基本不会在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些长辈们大约只有两个简单粗暴的问题:“这次考试多少分”和“这次考试多少名”。
有太多人想当然地觉得,好的教育就是制造高分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就等同于考试成绩高的学生。成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经取代了知识本身,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大家“混个前途”的方式。这表明我们已将教育传递知识的朴素作用抛之脑后,这种观念阻碍着社会文明的传递与进步,我们必须改变这个本末倒置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