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接受教育的门槛已经被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我国已经全面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每家每户的父母都有义务让子女接受教育,每个孩子也都有权利上学。加之国家对学费的减免和对贫困学生的补助,目前因纯粹的经济负担辍学的学生已属极个例。这样一来,教育这条大路已被修到了每户家庭门前。发展教育就像维护社会安定、振兴经济一样,是全民族全社会的大事。教育事业发展得又好又快就意味着我国全民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弘扬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都是属于教育的宏观作用。教育的宏观作用具有极为广泛的影响力,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社会中各行各业、各类群体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如果教育出了问题,即使有再多的“高分人才”出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也难以有大的改观。功利性强的教育会使我们变得封闭、浮躁甚至自私。
教育的宏观作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育的宏观作用是全面的。它影响的不是一个或几个特定群体,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综合素质。
第二,教育的宏观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很难有能直接体现为数据的指标来衡量大家的精神风貌与道德水平,很难有明确的标准和指标来衡量教育的宏观作用是否得到了发挥。宏观作用就像一句名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三,宏观作用的影响具有长远性。即使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改良,它对人精神层面的影响也不会戛然而止。就现实情况而言,很多90后、00后甚至80后都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困扰,这些困扰不仅影响他们的成绩,还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与综合素质,也会影响着他们为人父母后的教育理念。如此前后一算,应试教育消极的宏观作用就跨越了数十年之久,而且有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第四,教育的宏观作用具有连接性。任何一段时期的教育都不是孤立的,以往的教育成果必将影响今后的教育水平,这也是其长远性的体现。教育的宏观作用是相互连接的,不同教育所对应的体制必然是逐渐进步与改良的,所以我们期盼的“素质教育”要真正融入我们的教育体制与教育观念中,仍需一个必要的过程,甚至会伴随着改革的阵痛期。我们应该认清现状,关注教育,关爱学生,支持教育改良。
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恰恰是现在大多数人没有做到的,就是认清教育的现状。那么,现在宏观教育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现在诸如“父母打工赚学费供子读书,孩子终于被某重点大学录取”的报道并不鲜见。重点大学的学子当中确实有很多都是家境比较窘困、经济条件非常不好的孩子。他们学习的用功程度往往超过一般人。
这类新闻励志吗?感人吗?值得我们学习吗?
毫无疑问,答案都是肯定的。这些孩子对家庭负责,对父母的辛劳负责,并能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这都是很好的品质。但是我要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多问一句:“高考状元们考入名校后都干什么去了?有什么学术成果?为社会做了什么贡献?”这方面的事情似乎并不为媒体与百姓所关注,鲜有报道,也鲜有议论。可是这又不违法,更不败坏社会风气,无孔不入的媒体为什么不去报道一番呢?
这么多年来,提起有名气的北大毕业生,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仍是不走寻常路的“猪肉哥”陈生和创办了新东方的俞敏洪,他们的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型的开创,而非学术性质的突破。北大有科研成果吗?有的。但百姓知道吗?不知道。教育中最顶尖的部分得不到足够的关注与敬意,这是件很不正常的事情。用一句话来回答上一段的疑问:社会公众都不关心名校的学术成果,也不在乎学生考入名校后的发展,那媒体又何必去报道这些呢?老百姓们关心的是那张能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重点大学的文凭呀!高才生们在做实验时有什么在物质和制度上需要解决的困难?老百姓并不想懂。相比之下,父母打工供子读书的新闻还能转化为教育者口中“不好好读书你怎么面对父母”这类的训斥,这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这样看来,大家的眼界都只停留在教育制度对人才的分流作用上,而不去关心教育本身的作用,人们学知识不是为了运用,而是在迎合教育制度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是本末倒置的教育。虽然大家从不关心名校的学术力量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但考取名校却一直是父母们对孩子的常态要求,这样的选择会帮助一些个人改善经济状况,但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而言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若这种情况一直不能得到改善,名校毕业生的含金量必然下跌。只要被大学录取,获得文凭就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尔后人们便满足于此了。大学生做出学术的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大家却不鼓励、不关注这些。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大学生专心搞学术的动力何在?进行学术研究所需要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不够理想。
话说回来,我站在当前事实的角度上也非常容易理解大家的想法。想法很简单也很朴素,一句话:“考个清华肯定比考个专科能挣钱吧?”
这句话简单粗暴,却又毫无阻碍地被广泛认可。这就叫作教育的偏颇,也是教育的宏观作用受到的最大阻碍,即人们个人化、功利化的思想。人们心中的教育都足以明确成一条生产线了,无非是“上学→按照要求使劲读书→高考成绩提高→上个好大学→找个工资高的工作→享福”。
这条线走下来压根没出现“学术研究,回报社会”之类的字眼,这完全解释了为什么学生带着光环考入重点大学后便杳无音信的问题。前段日子,屠呦呦女士获诺奖,可99%的人到现在也不知道她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归根结底,大家在潜意识中都没有将学习上升到宏观的社会层面、民族层面,只觉得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是你我他相互竞争成绩的事,将教育当成了考大学和挣钱的工具。
教育本身是一个广阔的平台,却生生地被社会各界压成了一支单薄而狭长的独木桥。教育的宏观作用显得无比空洞与虚无。
在应试教育还未大行其道的从前,大学的教授被比喻成神仙。他们受人尊敬,个性鲜明,自由活泼地给学生们进行深层次地讲解。他们所讲的绝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弥足珍贵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这样的老师自然能得到学生的崇敬与认可,师生之间的关系真可谓是亦师亦友。
但在应试观念影响极广的今天,很多大学教授被比作机器甚至仆人,他们不仅要根据考试的内容决定自己的讲课方式,还要考虑怎么对付那些厌倦学习而喜欢逃课的学生。很多有水平的大学教授的自由度与创造力被大大降低了。教授们每日疲于应付那些觉得大学就是“休息区”的学生。事实上,这些学生的高中老师也的确是这样告诉他们的,目的是说服他们在高中忍受些苦多学习会,让孩子们深信“高中苦,大学甜,要先苦才能后甜”的观念,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无数孩子在大学快速地堕落颓废。这样的教育者是没有远见的、自私的伪善者。
教育的宏观作用正在被那几个带着箭头的“生产线”逐渐吞噬。我多希望有一天学习本身也能变成人一生的事业,而非只是用成绩去竞争个你死我活。教育应当是家庭的教育,国家的教育,中华民族的教育,绝不能是单单教你如何考试的教育,为了上个好学校而选择的教育。
通过教育的朴素作用、柔性作用、宏观作用这三节的论述,我们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着太多需要进步的地方。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必要性所在。这三节各有侧重,当然也有相互连接和交错的地方,需要读者朋友结合自己的情况去体会与理解。进一步讲,我们的教育到底存在着什么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分为哪几类?各自有什么特点?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自身的责任?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将用接下来的篇幅和大家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