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石与废墟之谜

巨石与废墟之谜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巨石与废墟之谜首先我们沉入海浪之中,许多浪花不断跳跃溅开,然后慢慢地,周围变得一片安静,我们在蓝色海域浮游,漂游接近峭壁的边缘,接下来潜入黑暗深沉的海底世界。他说这座纪念碑和另外两座古建筑形成大三角形地带,其中一座是与那国岛最高山山上的古神庙,面朝西北方;另一地点位于东岸,他相信可能在该处发现另一海底废墟。与那国岛即是其中一块,若海底建筑物确如木村所称,为人造的纪念碑,则历史将势必重写。
巨石与废墟之谜_地理奥秘

巨石与废墟之谜

首先我们沉入海浪之中,许多浪花不断跳跃溅开,然后慢慢地,周围变得一片安静,我们在蓝色海域浮游,漂游接近峭壁的边缘,接下来潜入黑暗深沉的海底世界。

海床就在我们的脚下,坡度向南边倾斜,我们在海底礁石与珊瑚之间穿梭游行,身体的摆动没有特别的韵律感。突然间到了海深20公尺处,我们到了两根石柱旁边,每一根可能重达200公吨,它们并排在一起,几达海面,就像英格兰的巨石林,这两根石柱似乎经过精心的切割和设计排列。

石柱附近的强烈海潮将我们推向东边,到了挺拔的石墙旁边。我们用力攀游过这面墙壁,并沿着墙壁的边缘滑行到水深12公尺处的一块平台。此处水域更为沉静,我们可以攀附着珊瑚和礁石的缝隙,利用机会仔细查看,并采集标本。

在四处详查之后,我们看到一处石头平台似乎被切割成大块的斜长方形,与之相连的阶梯可通往上层或下层。在平台的东边,我们发现笔直的刻痕轨迹,它大约宽1公尺半,0.5公尺深,与柱基之间距离8公尺。平台中央有四阶石梯,第一块形状不规则,似乎向里面通往中庭偏西之处,这里角落有四块大型砖瓦。我们向下游,在每一层阶梯稍作停留后,跨过下面另一个大平台,然后到了大型建筑的边缘,它的最后一格阶梯悬空,再下面就是位于海床的沟渠,约在海深27公尺处。

我们注意到沟渠的排列方式为东西走向,也许已扣除了罗盘与真正方向之间些微差异,所以它应该是正东西走向。但我们的罗盘显示建筑物主体是南北向。假设这栋建筑是在海平面尚在低档的时候建造,则此时我们明白到,刚才攀游而下的建筑物后半部曾经面朝太平洋的正南方。

在南北边墙壁之间的沟渠宽达四公尺,里面散布大的碎石块,它们似乎是从上面掉下来的。向下面游,我们发现沟渠中央凹陷处有矮矮的圆梯。往西边去,我们到了北边墙壁,它的底部每隔一段距离,有挖凿成四角形的壁龛。

灰暗天空透出的阳光穿过海水微粒和浮游物,到达27公尺深的海底后,只剩下暗淡的光影。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沟渠底部的我们,根本难以看清楚上面的纪念碑整体面貌。

木村教授以他专业的名望背书,认定这是一座纪念碑。他说这座纪念碑和另外两座古建筑形成大三角形地带,其中一座是与那国岛最高山山上的古神庙,面朝西北方;另一地点位于东岸,他相信可能在该处发现另一海底废墟。他的论点是根据古地理所描述的事实,即日本目前统治的琉球群岛大约在九千多年以前,与中国大陆是相连的一块完整半岛。冰河时期末期,海平面上升,造成这块半岛大部分消失在浪花之中,现在只留下零星小岛浮在海面上。

与那国岛即是其中一块,若海底建筑物确如木村所称,为人造的纪念碑,则历史将势必重写。另一方面,几位专家对木村的观点则加以驳斥。他们指出纪念碑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因为根据现有史料,九千多年以前没有任何一个古文明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或组织来建构这种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