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

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茶馆式”教学主张教学手段的应用应该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这种延伸体现出教学手段在应用上的现代化。后“茶馆式”教学建立“脚手架”作为教学手段,用于暴露、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帮助学生自己学习。“最近发展区”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之一,把“支架”也称“脚手架”,很形象地归类为工具,作为教学手段。后“茶馆式”教学产生后,试图进行不同类型学校的普适性验证。

对于教学手段,教育专家有不同的界定,一般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媒体和设备等。同时,常常把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幅挂图等视为传统教学手段;把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视为现代教学手段。社会在发展,目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往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手段没有以时间维度进行划分,分成“传统”和“现代”,而是以“讲台”上之应用和“讲台”上、下同时应用进行区别。后“茶馆式”教学主张教学手段的应用应该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这种延伸体现出教学手段在应用上的现代化。只有当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才会有这种应用上的现代化。

一、具有后“茶馆式”教学基本特征的特定手段

后“茶馆式”教学改变了教学的逻辑结构,从以教师认为的学科逻辑结构为线索进行讲解,变成由教师帮助,以学生的认知(或学习)为线索,让学生自己进行建构。后“茶馆式”教学是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凸显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其二,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后“茶馆式”教学建立“脚手架”作为教学手段,用于暴露、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帮助学生自己学习。

(一)“脚手架”的特征

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倡导“最近发展区”理论。常常有人简单地把它归纳成一句话:“最近发展区”就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这样的归纳不全面,但是“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的确是“最近发展区”核心概念之一。在“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指导下,产生了“支架式”教学。之后,有人又把“支架”称作“脚手架”。譬如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组织的“做中学”项目中,就把“支架”称作“脚手架”。“最近发展区”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之一,把“支架”也称“脚手架”,很形象地归类为工具,作为教学手段。

“脚手架”有别于“坡度”“铺垫”。有教师说搭建“脚手架”,不就是我们教学中常说的“坡度”“铺垫”吗?它是有区别的。“坡度”指斜面的底角,“斜面”不像“脚手架”,没有空隙,不用“跳”,比较安全,而且“坡度”越小,越安全。“铺垫”帮助攀登,不一定需要跳跃。“脚手架”与“坡度”“铺垫”更大的区别在于:“坡度”“铺垫”往往是教师讲解时的需要。教师期望在自己的讲解中减少“坡度”,放上“铺垫”,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听懂。“脚手架”是教师设置的,用于学生自己学习的。因此,更确切地说,“脚手架”是一种供学生学习的“学具”。

“脚手架”又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手段。一般的教学工具,虽然在掌握工具上有难易之分,但是只要掌握了就能反复地、划一地应用,教学中的“脚手架”则不然。后“茶馆式”教学产生后,试图进行不同类型学校的普适性验证。本校一名数学教师到“验证校”上课,教授同一教学内容,应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呢?经过分析,研究聚焦到教师设计的问题、练习上。也就是帮助学生自己“跳跃”的“脚手架”没有设计好。了解这个班的学情之后,这名教师对问题和习题作了适当调整,再进行实践,效果完全凸显出来。“脚手架”的创设不但依据学科,依据教学目标,依据教师认为的重点、预判学生可能出现的难点;“脚手架”的创设更要关注学生,关注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不但关注学生的起点,而且要正确地把握学生“跳一跳”能够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同一教学内容,这个班级适合的“脚手架”,另一个班级不一定适合,它是一种特定的教学手段。

“脚手架”既可以供学生独立学习,也可以供学生合作学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体“攀登”“跳跃”,也可以是学生群体“攀登”“跳跃”,是在师生、生生相互帮助下的一种学习工具。

(二)“脚手架”的功能

“脚手架”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用于帮助暴露、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后“茶馆式”教学认为,“教师讲,学生听”绝对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任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都有他们不同的知识与经历。这种知识与经历有的能帮助掌握新知识,甚至会出现“闪光点”,有的却与新知识的掌握相悖。学生真正学会需要对话,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与客观世界对话,需要暴露、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学生攀登“脚手架”的过程,正是对话的过程。我们期望学生边攀登边暴露“相异构想”,边解决“相异构想”。

用于教学评价。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怎么能知道学生哪些学会,哪些没有学会?哪些自己认为学会,实际上并没有学会?因此,在后“茶馆式”教学中,作为教学手段的“脚手架”,就要发挥评价的功能,不但评价结果,学生是否攀登上“脚手架”,而且评价过程,评价学生在攀登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正如前文阐述过的教学五环节,已不是简单的“串联”,而是“并联”的,课堂教学中有辅导、有检测、有评价,且评价一定是融入教学的。

用于增加学生的学习经历。攀登“脚手架”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书中学”,学生获得他人已经总结出的知识;也可以是“做中学”,学生通过实践性、研究性学习获得直接知识。后“茶馆式”教学把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看作知识,称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支撑着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初中物理中密度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提出任务——设置“脚手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相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物理量密度。

(三)“脚手架”的地位

当课堂教学转型、教学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之后,一堂课的效能高低、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脚手架”的设计。

2011年6月,日本原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及上海市、区中学数学教研员到静教院附校听课。任教七年级的数学老师陈燕执教了一课《实数运算的复习》。

日本原教育学会会长佐藤学(左立)和有关市、区教研员到静教院附校观课、评课。对后“茶馆式”教学给予充分肯定

静教院附校数学教师陈燕的课被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主任评为最能反映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之一

这节课设计结构并不复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两部分练习,第一部分六道题,第二部分两道题。

第一部分题目如下:

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做第一部分练习,之后小组讨论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及计算依据,再大组交流,由各小组代表汇报这些计算中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同伴给你什么启发,有没有好的想法与大家分享。接着,教师作简单小结,提醒学生运算顺序、运算规律、运算性质。

而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再独立做第二部分练习,练习题如下:

之后,又是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包括教师讲解)。

就这样,一堂课就结束了,这堂课获观课者好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淀芳主任评价说这是他听到的最能体现后“茶馆式”教学基本特征的课。佐藤学说:“想不到中国大陆上还会有这样的课!”他不但充分肯定了这堂课,而且还向学校索取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要写入他的书中。

课堂教学之后,学校对这个班的四十一名学生作了课后的测评,竟然有三十名学生获100分。这堂课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是这两部分练习的题目设计,可以说这些题目汇聚了静教院附校中学数学教研组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这两部分练习,可以称“任务单”“学案”等,称什么名字无关紧要,其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脚手架”。优秀的“脚手架”达到了暴露学生问题充分、解决学生问题全面、评价学生学业精准的要求。后“茶馆式”教学把“脚手架”的设计称为教学的核心技术,它往往决定了教学效能的高低。

(四)“脚手架”的应用

“脚手架”的形式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口头的;可以是问题、习题,也可以是某一项“任务”。

我校在对“脚手架”的研究上,聚焦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这里的问题不是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而是由教师设计、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学习的问题。教师设问的目的不仅在于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解决学生问题,而且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为此,学校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中问题组合的研究”,在研修中提高教师形成“问题群”“问题链”“问题矩阵”问题组合的结构意识。

下列问题组合设计案例来自于教师们的智慧分享。

问题组合案例1:

角的度量

一、问题设计的依据

(一)课的介绍

静教院附校 朱晓晨

本节课是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个内容,主要学习角的度量单位,并解决使用量角器量角的问题。本节内容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说明角的计量单位及其规定,介绍几个常见的角及其大小关系,呈现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并说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注重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为后续使用量角器画角做准备。

(二)教学资源和学情分析

1.教学资源: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字教材、平板电脑、圆形教具、几何画板演示及ppt。

2.学情分析:先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知道角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但不知道如何表示它们的大小;先学之后,学生知道角的计量单位,但对其规定可能存在困惑,学生认识了几个常见的角,对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初步的了解,认识量角器,但在具体测量时,使用方法和读数可能出现错误。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及其规定,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掌握锐角、钝角的范围,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认识量角器,初步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四)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及其规定,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难点:会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二、问题组合的呈现

本节课呈现的问题按顺序分为四个环节:(1)回顾线段和角的相关知识;(2)角的计量单位及其规定和常见角及其大小关系;(3)量角的工具及量角的方法;(4)课后自主研究。第1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框架;第2环节的问题设计主要针对第一个教学目标;第3环节的问题设计主要针对第二个教学目标;第4环节的问题设计将课堂上的学习延伸至课下进一步研究。通过这四个环节帮助学生达成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续表)

(续表)

三、问题效果的反思

(一)问题的设计基于教学目标,紧扣教学目标。第1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线段的度量方法后自然引出角的度量;第2组问题的设计基于第1个教学目标,解决了角的单位及其规定、几个常见角的大小这些问题;第3组问题的设计基于第2个教学目标,主要解决用什么工具怎样量角;最后一个问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最终将这节课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在板书中加以体现,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整节课的脉络。

(二)问题的设计能够实时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在第1组练习中设计了3道选择题,这组问题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形成各个时刻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的表象,然后判断出是什么角,这组问题既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又能够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这几个常见角的大小和形态。本环节借助计算机练习统计批阅和答题帮助功能,学生提交后自动统计正确率,教师选择错误较多的题全班交流,并将批阅结果和钟面图片作为答题帮助发送给学生,帮助学生自主纠错,力求做到课堂教学与评价融为一体,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问题的设计能够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在第2组练习题的设计中,虽然只采用了三个角,但这三个角所承载的功能各不相同,在测量这三个角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1是锐角,∠2是钝角,∠1和∠2互补,在读数时学生容易将∠1错读成120°,将∠2错读成60°,引导学生应先观察再读度数。∠3的位置发生的变化,角开口向下,学生需要旋转量角器,并同时做到点重合和边重合,∠3的度数是45°,这个角也让学生学会读出度数非整十数的角的度数,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加以解决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不在于题目的多少,重要的是能够选择出恰当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四)将问题组合起来呈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如果将问题一个一个抛给学生,无形中教师就把教学内容分割成了碎片,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本节课将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整体呈现给学生,学生就更容易把握这些问题的内在联系,对学习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自我反思的空间,感知到对哪些问题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对哪些问题我可能存在困惑,得到更有针对性地学习。

问题组合案例2:

扬州茶馆

静教院附校 陈 岑

一、问题设计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确定,基于文本和学情。

(一)基于文本

《扬州茶馆》是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第五篇课文。这篇是朱自清的散文《说扬州》的节选。课文展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带着读者到扬州茶馆饮茶吃点心。在不紧不慢中,娓娓道来饮茶的先后顺序、烫干丝的具体步骤、扬州小吃的特色等。

1.关于内容

本文层次清晰,围绕全文的中心句“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展开说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很容易认为吃的花样也就是吃的种类,实则不然。这里的花样除了指茶点的种类外,还指的是吃法、制作方法、口味等,“花样”的内涵极为丰富。因此,教学就以理解中心句为教学重点。

2.关于语言

根据课标,语文的学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篇课文中可以提炼的语言训练点是“……且不用说,最……还有……”的并列表述的句式。这是对过去学过的“有……有……还有……”这种表达方式的提升。但对学生来说,这又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合作来学习。

3.关于文化

课文字里行间中都透着茶馆的一种闲适随性的氛围,结合一些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这种氛围,继而体会到扬州独特的文化,甚至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二)基于学情

学生“先学”前的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掌握了多种学习字词的方法,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独立预习课文,解决字词的认读。在阅读理解上,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五和第六单元中,学生学习了复述的方法,但不是很熟练,需要在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复述。

学生“先学”后的学情分析:

通过独立学习和四人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能读懂“花样”体现在茶点的种类繁多和制作方式独特精致。可吃法不同一般、味道不同寻常这两点较难概括和体会,需要通过搭设“脚手架”,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在复述上,通过同桌间合作,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多次合作学习、反馈评价来突破难点。

(三)基于文本体式、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读准“沏、滗、兜、揽、蒲”及多音字“嚼”的字音,理解“花样、兜揽、沏、滗”等词语的意思。理解“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这句中心句的含义。

2.能运用“……且不用说,最……还有……”的并列表达方式来介绍扬州茶馆的茶点。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扬州文化,进而体会中国多样化的地域文化特色。

二、问题组合的呈现

(续表)

三、问题效果的反思

1.问题组合统领教学,既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又带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文化

在《扬州茶馆》这篇课文中,通过文本解读知道整篇文章都围绕中心句“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展开的。而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时,也是具有困难的,特别是对于“花样”的理解。学生初读课文时,浅层次地将“花样”理解为“种类”。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就直接提出“如何理解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这个问题作为统领教学的核心问题。通过问题组合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

问题组合除了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外,还将学生带入了扬州茶馆这一独特的文化环境中。绝大多数孩子都没有真正体会过扬州独特的茶馆文化,而在提出“如何理解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这个问题后,其实无形中就将学生置于这么一个文化背景下,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是从独特的茶馆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这样能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化。

2.问题链层层深入,加深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在核心问题的统领下,由问题链层层深入,分别从理解花样多表现在哪里、学习运用句式“……且不用说,最……还有……”感悟茶馆文化三个角度进行学习。

理解花样多具体表现在哪里是从对文本理解这第一层入手,而学习运用句式是在理解文本内容后,站在整篇课文的篇章结构角度上,对文本的一种复述,这又加深了一层。最后感悟茶馆文化,那更是上升到了文化的角度,需要学生在了解了作家作品、扬州的历史背景后,才能更深层次地体会的。因此,问题链就是这样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核心问题的。

3.问题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群是“横向”的问题组合。从学生的角度,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学习到一种思考方法,触类旁通,然后进行自主学习。从教师的角度,就是从扶到放的过程。问题群就是教师搭设的“脚手架”。

通过提出“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体现在哪里”学习课文的三个小节。学生在学习第一小节中卖零碎的“兜揽”时就会遇到困难,暴露问题,通过大组中理解“兜揽”的意思、表演“兜揽”来体会在这里花样体现在吃法不同一般。突破这个难点后,第一小节剩下的内容,学生就能按照这个思路进行思考。

在句式学习时亦是如此。学生在第一次小组讨论时,就遇到了困难。一个是“最……”后面要填的内容,一个是学生很难选择“且不用说”之前的内容,还有一个是学生不理解“且不用说”之前和之后的内容是要同一类。在小组中充分暴露出问题后,大组解疑。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在两次小组讨论后,学生不仅仅能按照课文内容来介绍,甚至能仿照课文来叙述。

二、具有后“茶馆式”教学基本特征的特定应用

信息技术无疑是现代教学技术。然而,现代教学技术是否一定成了现代教学手段,就不一定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已有十余年了。应该看到,由于大量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没有根本变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往往只是在“讲台”之上。后“茶馆式”教学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且这种应用体现出具有后“茶馆式”教学基本特征的特定应用,即,不但有“讲台”之上,还有“讲台”之下,应用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在“讲台”之下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学生独立学习

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比“茶馆式”教学更加多元,从组织方式维度看,有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认知维度看,有“书中学”和“做中学”。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茶馆式”教学更加灵活,学生可以先读,也可以先听、先练,还可以先议。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组织方式为独立学习,认知方式为“书中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读”。那么,过去只能是先读文本。信息技术的引入,就可以从静态变成动态,从无声变成有声,从文字变成图文并茂。

戴晨昊老师的英语数字课堂教学

例如,戴晨昊老师执教《The funny side of police work》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个性化的听读训练,她在课前将课文生词标注了简易英文。课上,学生利用iPad阅读文本,在阅读时只需将光标移动到该单词上,屏幕上就能跳出相应注释。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大意、顺畅阅读,同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阅读习惯,选择听读全文、句子选读或自选个别生词读音,也可在自行默读后,再听读全文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听读习惯,打破原先由老师统一组织课堂听读环节。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增加了学生独立学习的兴趣;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增加了学生独立学习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体间差异的需要。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独立学习时,又会产生许多新的教学资源,包括问题、心得等。这时,学生已不是单一的知识“消费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教师还能了解学生独立学习的某些信息,如哪些内容是学生特别关注的,哪些内容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这些是过去学生用文本学习时,教师是根本无法获得的。当然,今后是否一定是“电子书包”取代经典课本,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讨论。

(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学生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小组合作、全班合作。小组合作往往是三至五个学生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学生怎样分组?有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和随机分组。所谓同质,就是学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所谓异质,就是学业水平相差较大的学生;所谓随机,就是教师没有刻意以学业水平分组,如仅以身高排序,然后分成一个组。三类分组是各有利弊的,而且各学科学生的学业水平也不相同,即这门学科较好的学生,另一门学科不一定是好的,要做到同质、异质就需要不断地更换座位。后“茶馆式”教学的小组讨论是随机的,也是相对固定的,当然有弊端产生。当信息技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那么既可以是固定的小组内交流,还可以跨小组交流,而且跨小组交流是学生自己选择的,而不是教师规定的。

例:七年级的一堂语文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执教的俞青青老师就很好地运用了iPad的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了两次合作学习。

俞老师先是调用了数字教材配套练习题引入“讽”字,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个字的古今异义,并提出“问题链”。然后教师就以“问题群”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理解“讽”“谏”“刺”等不同劝说方式的区别。第二环节中,俞老师开始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不同颜色圈画“家事”和“国事”的相似点,虽然以往的纸质教材也可以做到圈圈画画,但学生是无法快速清晰地看到其他小组的圈画结果。而数字课堂上,就可以利用“屏幕墙”实现跨组交流,及时补充其他小组没有找到的点,领会了“讽”的方法。第三环节中,俞老师又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读完三、四段后,用“批注功能”仿写一句话(类似对对子),并要求说明理由。在交流时,俞老师再次利用“屏幕墙”,有意识地挑选三个不同层次的答案供学生交流点评,帮助学生学会全面思考问题,体会“讽”的效果。

俞青青老师的语文数字教学课

一节数字化课堂教学,所有学生都投入到了学习活动中,绝不是在教师的死拉硬拽下学习文言文,而是一个风行水上,水到渠成的过程。

(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评价

后“茶馆式”教学已把教学评价融入课堂教学。上述的“脚手架”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有教学评价的功能。然而,用于评价的问题、练习,学生是否回答正确,教师如何获取信息?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不懂的学生“混入”其中;要一个学生回答,这个学生是否代表其他学生?目前,在后“茶馆式”教学的实施中,一般采用三个方法进行评价。其一,创设学生自己提问题的时间,即提出学生在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评价中产生的问题;其二,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加强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确定大组学习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其三,请学业水平中等偏上,或偏下的学生回答,其假设是:这个学生学会了,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学会。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行,但是都不是十分精确的。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价就凸显其优势,不但精确,而且快捷。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已评价出全班学习的现状。

物理老师周骏的一堂《受力分析》,在课堂上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进行检测评估,立刻就得知哪几个学生有错,错误学生所占比例多大,然后有选择地进行习题的交流,这样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数学老师逯怀海利用数学软件GeoGebra,先指导学生自学,再借助云学习平台检测自学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暴露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后“茶馆式”教学的第一个证据是周骏老师(左2)上课取得的,他是后“茶馆式”教学主要的策划者、实践者与推行者

沈彦含老师在英语数字课堂教学中

英语老师沈彦含利用云学习平台发布学生的学习笔记,让学生通过投票平台,以点赞的方式评价出最佳笔记,同时也通过平台暴露笔记中的拼写、语法问题,小组内部先纠错,然后再全班共同解决难题。教师则通过互动平台的实时反馈信息,对班级的整体学习情况一目了然。

地理课上,关于“上海乡土地理”开展自主学习,盛丽芬老师通过云学习平台检测学生自学前的知识情况,然后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梳理地理知识结构图,又利用云学习平台检测学生学习后的情况。

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上的即时评价与反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能,拓宽了组际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活跃了思维,使整个课堂的互动、参与、交融达到高峰,教师们在实践中对此也较为青睐。

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有课堂之内的,也有课堂外的学习。它不但被教师用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也被学生用来拓展学习、增长技能。王连方老师说:

“附校的学生会将自己改编的乐曲,制作属于自己的手机铃声,在音乐课上与大家分享。拿起手中的手机、相机或者专业摄像机,拍摄小实验的制作过程,编辑成DV参与学校科技节‘生活中的小实验’项目评选:有的同学还会两两合作,完成了‘火山爆发’的演示实验;有的同学独立完成了‘一支笔的最大承重’实验;几个多人合作的同学则利用肥皂爆炸的实验原理制作了棉花糖变牛轧糖实验。这些生活中的小实验经过头脑风暴,借助计算机传媒的力量展示了小实验的魅力。学生们还会讨论二维码及其特性,用笔记本摄像头扫描二维码链接到相关学习资源,了解二维码基本原理,讨论二维码存储的信息量和它的大小有关系吗?二维码如果被撕坏了还能读取吗?等问题,并自己动手验证。物理仿真实验平台Algodoo的探究,虽然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还太早,但是有一定科学知识积累和“做中学”能力的他们,怎么会被难倒呢?软件的自主探究,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撰写实验报告,交流展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王连方老师在云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讲台”之上走向了“讲台”之下,从教师到学生,大家都在学习和使用,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信息技术让后“茶馆式”教学更加“现代”,必然也将走得更远。

以上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的两个教学手段。这两个教学手段都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学生之中。它们都成了学生自己学习的“学具”。教学手段的现代,不但体现在技术、手段的本身,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否现代,是否体现出课堂教学的转型,由“教师的讲堂”到“学生的学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