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整个戏剧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指导学生,更要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创作学习环境,使学生专注于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愉快而有效地学习。我们推荐以下几种具体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18.3.1 融入戏剧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叙述一段故事(或诗句)、一段经历、一段音乐、一段表演或一段影片,以激发学生融入教学的情境。同样采用此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并听取学生的回答或观察。如某试点小学二年级的一堂德育课“妈妈背我十个月”。教师设计了感人的开场:一段视频——母亲怀胎十月,配上教师对母亲真挚感情的叙述,学生们都流下了眼泪,体会到了母爱,短短的5分钟,教学目标就完成了一半。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画面有“形”,还有“境”,配以讲述的“情”,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18.3.2 参与戏剧游戏,提高学生情绪
当学生不够专注于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戏剧的技巧,运用简单的戏剧游戏来进行调整。当然这些游戏最好与教学内容有关,教师要在课前做一些储备。如在某试点小学一年级的艺术综合课“一张纸”的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学会用一张纸折帽子,接着引导学生玩物件想象游戏。有的学生把帽子当成了碗吃饭,有的当成花盆种花,有的照镜子,有的吹气球……一顶小小的帽子演绎出了一个世界。游戏中,学生既是演员,扮演各种角色;又是导演,安排小伙伴的行动;还是剧作家,编排情节以及简单的台词。通过在“游戏”中“演戏”,在“演戏”中“游戏”,学生渐渐开始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
18.3.3 教师设置冲突,促进教学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情境设置冲突,产生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能力,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在校外创作性戏剧活动“寻找梦幻岛”中,教师设计了诸多障碍——沙漠、沼泽、高山以及同伴走失、无家可归等情境,由学生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师生共同面对伤痛、寒冷和饥饿,想办法寻找解决方法。创造性戏剧正是通过学生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他们在“演戏”中观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矛盾,从而赋予他们勇于独立思考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18.3.4 即兴创作表演,发挥合作精神
学生人人参与即兴创作,互相合作;教师适时参与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索,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使整个学习过程愉快且有效。如童话剧《耳朵飞了》最后一段寻找声音的戏,完全是纯音乐即兴行动表演。舞台上只有8块积木,师生共同营造了多种戏剧场景,积木时而变成森林,时而变成山坡和小船,学生在积木中采撷树的声音、鸟的声音、大海的声音,最后捧着装满声音的宝瓶驶向城市。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音乐在变化,道具在变化,舞台行动也在变化,这种默契的节奏感在即兴创作中得以完美呈现。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戏的每一次演出都是即兴创作,学生都像第一次表演一样,迸发出新的火花。
以上这些方法,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是要根据年龄、性别,结合班级、教学环境以及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戏剧教育“熏陶”,我们会发现他们“变”了。这种变,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在学科教学之外,一直探讨和追求的。
戏剧教育是当前校外教育、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上模式与方法,作为戏剧普及教育的一种尝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戏剧进校园,不仅仅是一种理想。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广创作性戏剧活动和戏剧学科活动,逐步构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戏剧普及教育新模式,让戏剧在校园充分发挥起“艺术内容”和“教学工具”的双重功效,才是我们戏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张忱婷.少儿学表演[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张忱婷.耳朵的声音[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忱婷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