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说成青少年的一个心理特点呢?其主要根据是因为青少年对长辈的话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言听计从”了,而且,还经常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对自己的事情“自作主张”。当他们觉得长辈的话不对的时候,还会跟长辈争辩,甚至同长辈顶牛,跟大人对着干,等等。怎样看待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呢?他们的表现是不是“逆反心理”呢?
作者曾收到过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苦恼》。该文反映了青少年对“逆反心理”的看法,现摘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我的苦恼
有人说,青少年没有苦恼,太幸福了。其实,我的苦恼多着呢。最使我苦恼的是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理解。今年,我已经14岁了,已经是中学生了,可爸爸妈妈总还把我当小孩对待,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要左交代右交代,什么都得听他们的,连我自己的事也不让我做主,只要我一发表意见,或者跟他们稍争辩几句,他们就骂我是“越来越犟了”“翅膀长硬了就了不得了呀”……
我真不明白,人长大了“犟”一点有什么不好?翅膀长硬了又有什么不对?难道要我永远做唯唯诺诺的小绵羊?难道要让我做一只永远飞不起来的小鹰?特别让我伤心的是爸爸妈妈不分时间、地点的劈头盖脸的批评指责。
唉!大人有块大脸,小人有块小脸,桌子还有个面子呢。他们一点面子也不给我!
上面的文章说明,青少年随着身体的成长、知识的增多、经验的丰富、能力的增强,以及独立思维、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会产生“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是小孩了”的“大人心理”。于是,他们越来越期望减少对大人的心理依赖,越来越期望得到更多的独立、自主权,越来越期望得到别人的,特别是老师和家长的更多的理解和尊重,越来越爱面子、顾面子……把他们的这种心理变化说成是“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合情理、不准确的。教师应该看到,学生“不听话”“爱争论”“爱顶牛”,喜欢对自己的事情“自作主张”,是他们随着身体的成长、知识的增多、经验的丰富、能力的增强,以及独立思维、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我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是小孩了”的“大人心理”。“大人心理”的产生,是他们心理发展上的一种质的飞跃,是他们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他们从依赖走向独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1928年,美国的L.S.Holing Worth在他的《青年心理学》中,把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变化称为“断乳心理”,还有的心理学家把它叫作“离巢心理”。应该说这些提法更为科学,更切合实际。教师应该为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变化而感到高兴。反之,青少年如果迟迟不产生“我已经长大了”的“大人心理”,迟迟没有“断乳心理”和“离巢心理”,迟迟没有独自到蓝天中飞翔的愿望,始终离不开大人的心理乳汁,大事小事都要听大人的安排,都要向大人“请示”,都要看大人的脸色行事,那才是不正常的、令人担忧的。
大量事实说明,用“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来表述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容易造成下面的副作用:
一是会使有的青少年以自己有“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而自矜。
如果青少年接受了“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是自己固有的心理特点的观点,他们就会认为“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是合情合理的,就会以自己有“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而自矜,进而要求老师、家长和所有人都应该无条件地理解、顺从、尊重他们的“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否则,就是不理解、不尊重他们,就是与他们有“代沟”。
二是会使有的青少年因自己有“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而自责和内疚。
如果青少年接受了“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是自己固有的心理特点的观点,那么有的青少年就会为此而自责和内疚。为此,为了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压抑自己,该想的不敢想、该说的不敢说、该做的不敢做,或者明知大人说错了、做错了,也不敢提出,更不敢争辩。其结果是压制了青少年敢想敢说的锐气,使他们成为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丝毫没有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小绵羊”。
三是会误导教师的教育行为。
如果教师接受了“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是青少年固有的心理特点的观点,进而使教师对学生形成成见,进而反感和压制爱争论、爱发表不同意见的,即“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比较强的学生。在学校里,常有教师“警告”学生:“谁要逆反,我就狠狠收拾谁……”
综上所述,“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的提法,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本质特点,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特别不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只会压制、束缚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把他们培养成为唯唯诺诺、顺从听话的小绵羊,所以,对青少年不宜提“逆反心理”或“叛逆心理”,而用“大人心理”和“心理断乳”“离巢心理”的提法更为恰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