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此记录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同时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其中,观点采择是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认知因素之一。由于通过移情可使个体自愿做出亲社会行为,因而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源泉。

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积极肯定和鼓励。它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真题再现

1.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发展内容的是 ( )

(浙江省2015年)

A.助人与分享 B.合作 C.赞许 D.安慰与保护

【育萃专家解析】C。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同情、关心、分享、合作、谦让、帮助、抚慰、援助、捐献等。

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

(河南省2015年)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亲子关系的发展

C.同伴关系的发展 D.性别角色的发展

【育萃专家解析】A。亲社会行为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以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体验的发展为前提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有机结合。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1.5岁的儿童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 (母亲、父亲或陌生人)是很常见的行为。1.5岁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这种分享活动不要求鼓励、引导和奖赏。

2.分享行为的发展

分享行为是学前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①儿童的 “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其中,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

②儿童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当分享物品与分享人数相等时,几乎所有儿童都作出均分反应;当分享物品只有一件时,表现出慷慨的反应最高。随分享物数量的递增而渐次下降,满足自我的反应渐次增高,这说明儿童利他观念不稳定。

③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儿童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分给需要的儿童。

④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儿童的分享反应也不同。当分享对象是家长,且物品少的时候,儿童慷慨反应较对同伴的多;但当物品有多余时,则慷慨反应下降。

⑤儿童更注重于对食物的分享。对待食物,儿童的均分反应高,慷慨反应少;而对待玩具,儿童慷慨反应稍多。

真题再现

简述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

(浙江省2015年)

【育萃专家解析】

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有:①幼儿的 “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②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③当物品人手一份还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物品分给需要的儿童;④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⑤幼儿更注重对食物的分享。

3.亲社会行为的个别差异

研究者观察3~7岁儿童对同伴困境的反应,记录了一个儿童大哭引起其他儿童的反应。结果发现,毫无反应的儿童极少;受影响的儿童约占70%;目睹事件的儿童有一半呈现面部表情,有17%的儿童直接去安慰大哭者,其他同情行为包括10%的儿童去寻找成人帮助,5%的儿童去威胁肇事者,但有12%的儿童回避,2%的儿童表现了明显的非同情性反应。此记录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个别差异,同时说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三)影响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1.观点采择

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涉及知觉、推理、问题解决和行为决策等一系列基本的认知过程,因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个体认知能力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关联。其中,观点采择是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认知因素之一。

观点采择常被形象地称为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

2.移 情

由于通过移情可使个体自愿做出亲社会行为,因而它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源泉。通过移情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的助人、分享、合作、礼貌等亲社会行为。

3.社会学习

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儿童提供社会学习的榜样,诱发儿童做出相似的亲社会行为;另一方面则提升了儿童内化利他性原则的可能性,进而对利他倾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攻击性行为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儿童的许多攻击性行为并非对对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其他目的而对他人造成伤害。攻击性行为主要分为敌意性攻击行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

敌意性攻击是以人为指向目标,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讽刺、殴打等。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儿童1岁左右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到2岁左右儿童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学前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频率、表现形式和性质、性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存在如下特点。

1.儿童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

4岁之前,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逐渐减少。

2.儿童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从具体表现上看,多数儿童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踢等,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随着言语的发展,儿童从中班开始逐渐增加了言语的攻击。言语攻击行为在人际冲突中表现得越来越多,而身体动作的攻击行为逐渐减少。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小班儿童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儿童敌意性攻击行为多于工具性攻击行为。

4.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卷入攻击性事件。

真题再现

壮壮为了别人手中的玩具而打他人,壮壮的行为属于 ( )

(江西省2015年)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育萃专家解析】B。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幼儿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

(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攻击型儿童的父母对他们惩罚得多。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行为,但对于攻击型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性行为,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

2.榜 样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能增加儿童的攻击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会影响儿童的态度,使他们将暴力看作是一种解决人际冲突的、可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

真题再现

电视上常有打打杀杀的镜头,幼儿在看了这些后,比较容易增长他之后的攻击性行为。在上述这种情况下,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 )

(安徽省2015年)

A.挫折 B.惩罚 C.强化 D.榜样

【育萃专家解析】D。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以模仿为主要学习手段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能增加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所以家长和教师一定要让幼儿少接触有过多暴力画面的电视和动画片。

3.强 化

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孩子成功地引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真题再现

攻击性行为,亦称为侵犯行为。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试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以及控制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云南省2014年)

【育萃专家解析】

(1)成因:

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性行为模式而学习来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也就是说,“模仿”和 “强化”是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对于挫折的反应,常常是由于儿童想要达到的行为目标受阻而引起的,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

(2)症状:

这类行为在儿童身上并不少见。当儿童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抢夺他人的东西、掷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他人与其争斗。

(3)预防和矫治方法:

①成人要以身作则,讲究文明用语,不要随便口吐脏话和动手打人,更不能将自己的气往孩子身上撒。

②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不能反应过度,尤其不可以采用武力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育。不能在儿童情绪激动时强迫他接受教育,以暴制暴,而应转移他的注意力,当他情绪平静下来时,耐心加以引导。

③多给儿童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感。

④适当地采取惩罚方法。

⑤对儿童自控能力的提高,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4.挫 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自己实现目的和满足需要时的情绪状态。一个受挫折的儿童很可能比一个心满意足的儿童更具攻击性。对儿童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平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正的态度,采用公正的方式。

三、社会性行为的培养和训练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都不是生而具有的,也并非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亲社会行为就必然增多,攻击性行为必然减少。要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需要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培养。

(一)移情训练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态度的识别和接受。在移情反应中,儿童不仅能觉察出他人的情感,而且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产生与他人相同的心情,因此它与社会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移情,儿童可以体验他人的情感,感受他人的需要,想象某一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的后果,从而更有效地促发友爱行为和抑制可能对人造成伤害的攻击性行为。

移情训练的目的就是在儿童与生俱来的基本移情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感受和进一步产生相应感受的能力。训练的具体的方法有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角色扮演等。其中,角色扮演与角色游戏相类似,是让儿童根据一定的情节扮演某个角色,并通过言语、行为、姿势动作、表情等表现该角色的特征,从中体验在某些情境下该角色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做出恰当的反应。

(二)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

所谓的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当的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到的策略和技巧。许多儿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往往是因为缺乏相应的技能。

交往技能的训练首先要使儿童学会正确识别交往中问题的原因和特点,如 “为什么我想玩这个玩具的请求得不到满足”“他为什么不让我和他一起玩”。虽然对较小的儿童来讲这种训练有点复杂,但对较大的儿童来讲,教会他们根据交往的具体情境和问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反应方式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技能训练应该使儿童认识到,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的方式,而要选择其中最合适的、最好的。

学前儿童对行为的自制力较差,因此有的儿童虽然能够说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但是实际交往中却做不到。为此,交往技能训练必须与加强儿童的行为训练相结合,使儿童在训练中巩固那些有利于交往顺利进行的亲社会行为,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供之以用。行为练习最好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持之以恒地、大量地、反复地进行。

(三)善用精神奖励

奖励对行为的巩固作用和惩罚对行为的减缓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恰当地运用精神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所谓精神奖励,是指通过在集体中对儿童的口头表扬、言语肯定、鼓励或评选好儿童等,在儿童集体中创造一种气氛,即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想到别人,关心、爱护、帮助别人,与别人分享、合作,谁做到了,谁就受欢迎,通过集体舆论来强化、巩固儿童亲社会倾向。如果教师在激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同时,能对攻击性行为表示厌恶和不理睬,持以明确的否定态度,那么就会有效地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精神奖励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化手段,恰当运用有积极的一面,如不恰当运用也会有负效应。不宜过于频繁使用精神奖励,而且绝不宜将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 “小红花”“五角星”上,而应辅之以讲道理、说原因等教导,使儿童更欣赏亲社会行为,对之持有更积极、愉快的态度,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