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生长发育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具有一定的程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程序:
1.“头尾发展的规律”
在胎儿时期的形态发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四肢。婴儿期动作发育顺序为首先会抬头、转头,然后为翻身、直坐,最后才会站立和行走。
2.“三翻六坐八爬一岁走”
一般来说,儿童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来,八个月能爬行,一岁能走路。
3.“正侧发展规律”
儿童动作发育是由身体正中向侧面发展。
4.“1、2、3、4规律”
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
真题再现
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这体现了人体生长发育的 ( )
(江西省2015年)
A.连续性 B.程序性 C.相互关联性 D.个体差异性
【育萃专家解析】B。幼儿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例如,胎儿时期的形态发育是头部领先,其次为躯干,最后为四肢。
(二)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
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现波浪式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如体重的生长在出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增加很快,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
(三)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均衡,但各系统统一协调
在同一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之分。例如,在神经系统中大脑优先发育,其次为脑干,小脑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在早期高速发育,生殖系统发育最迟。
虽然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时间和速度各不相同,但机体是统一的整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互相适应、统一协调。
(四)生理和心理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是统一的、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五)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一般符合正态分布
由于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条件的差异,个体发育不可能一致,必然呈现高矮、胖瘦、强弱以及智力的不同。但总的来说,儿童身体生长发育呈现一种积极向前的发展态势。
二、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先天因素——遗传
遗传决定机体生长发育的可能性。
(二)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主要包括营养、运动、疾病、生活制度和其他因素等。
1.营 养
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素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宫内营养不足,不仅影响体格生长,还严重影响脑的发育和以后的学习能力。出生后营养不良,可影响体格生长,同时身体的免疫、内分泌和神经调节功能低下。营养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的形态、机能都会产生暂时的或永久的影响。
2.运 动
运动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的发育。
3.疾 病
后天的疾病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有些疾病会严重影响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急性肠道疾病对儿童的消化功能就会产生影响。
4.生活制度
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5.其他因素
季节、污染、药物等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