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语文”单独设科始于清末“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古代没有单独设科的“语文”教育,也就是说,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或语文学科。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虽无“语文”之名,却有“语文”之实。中国古代的传统语文教育,是和经学、史学、哲学等融为一体的,是在进行哲学观、伦理观和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只能从散落在历代文献中的只言片语,诸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相长”“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略窥古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思想。
相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从周代到清代),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语文教育还不足百年。因此,在研究现代语文教育的时候,应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在宋元明清时期,随着语文学习方法和蒙学教育经验的不断总结,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如《朱子蒙童须知》《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家塾教学法》《教童子法》等著作的问世,在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学计划、语文教学方法和听说读写训练等方面,均有极为精辟的论述,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探讨。
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由官学和私学构成。官学有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学校,如县学、府学、太学、国子监等;私学主要是书院、私塾等。对应小学语文,传统语文教育主要体现在私塾教育上,特别是明、清两代,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蒙学教育体系。因此,本章主要从蒙学教育、私塾教育的角度,钩沉传统语文教育的本色,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所借鉴、有所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