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当补充传统的蒙学读物
我们没有必要把所有蒙学教材拿来让学生诵读,但如果挑选一二本来读读,一定会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例如,训练属对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就是很好的补充教材。笔者在教学中一般要求中低年级的学生诵读《声律启蒙》,而且是用传统吟诵的方式诵读,对内容稍作讲解,学生是比较喜欢的。在诵读之余,有时笔者也会出几副对子让学生练练。下面是一些在课堂中曾经让学生练过的对子(括号内的是参考答案):
天(地) 上(下) 明(暗) 左(右) 晴(阴) 前(后) 薄(浓)
勤(俭) 巧(乖) 是(非) 家(国) 治(安) 哀(乐) 富(贫)
硬(软) 稠(稀) 茶(酒) 浅(深) 鼓(旗) 降(升) 直(弯)
皓月(清风) 天地(山川) 紫燕(黄鹂) 栽花(种竹) 风吹(雨打)
海棠(杨柳) 暮鼓(晨钟) 钓鱼(打虎) 碧草(苍苔) 书签(笔架)
拾柴(采桑) 乌江(赤壁) 黄河(青海) 李白(萧红) 古柏(苍松)
青罗带(白玉盘) 狗尾草(鸡冠花) 孙行者(祖冲之) 绣锦女(采莲娃)
拍马屁(吹牛皮) 三脚猫(四眼狗) 葡萄叶(玫瑰花) 金翡翠(玉麒麟)
风飒飒(雪纷纷) 桃灼灼(柳依依) 山垒垒(水潺潺) 香阵阵(影摇摇)
春风袅袅(秋雨潇潇) 嫦娥奔月(黛玉葬花) 枇杷晚翠(梧桐早凋)
春山似画(秋月如盘)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南腔北调(东倒西歪)
手忙脚乱(目瞪口呆) 丝丝微雨(缕缕轻烟) 一弯新月(万丈长虹)
守株待兔(打草惊蛇) 瓜熟蒂落(藕断丝连) 梧桐叶落(桃李花开)
学生对属对练习其实是非常感兴趣的,发言时情绪高涨,小手直举,小口常开。虽然有时错误多于正确,但依然兴趣十足,这大概就是对对子的魅力所在。在对课训练方面,上海交大附属小学的丁慈矿老师是做得非常出色的一位,他出版的《小学对课》是一本很好的学习对子的读物。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诗句是对仗的,其实也是一种对子。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都是对句。教师在教学时可作适当的提示。属对训练在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如果结合古诗诵读、韵语诵读,进行适当的属对训练,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只有好处,并无害处。
有人说,现在都什么社会了,对子有啥好做的。对子固然没啥好做的,反正也不要求学生写古诗、八股文,今天也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写出像样的对子了。但我们应当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能做对子、能写古诗的人语文水平都比较高。对对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依然不可或缺,过春节贴春联就是我们的民风民俗中对对子的应用。做不来对子也就罢了,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人们把春联买回家,连贴都不会贴,很多人把上联和下联都贴反了。今年过年,笔者数了一下自己家一栋楼10户人家贴的春联,上下联贴反的有5户,比例竟多达50%。这是中国人语文素养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注脚。贴反的春联依然喜气洋洋地粘在门上,而我们的文化积淀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二)坚持读写结合的优秀传统
如前所述,传统语文教育重视阅读,认为读是写的基础,要从读中学写,这种说法是符合写作规律的,与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叶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是一贯的,如果阅读得法,写作容易提高。阅读对于理解运用语言、拓展构思思路、充实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能、获得写作经验是极有帮助的。然而,阅读的这种基础作用似乎并未真正为人所明白,读写割裂、读写“两张皮”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司空见惯。清代王筠曾批评过这一现象:“今之教者,弟子入学视之废才,到十三四岁,则又视为天才。何也?书不取其多,不取其熟,不取其解,但念藏经而已,是废才也。忽然十余岁,便使之作文,岂有生而知作文者乎? 是天才也。”[19]要写文,首先要读文;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文。不在读上下功夫,写也好不到哪儿去,这是古人的成功经验。家长会上,常有家长询问教小孩写作文的秘诀。笔者必告诉家长,毛病表现在作文上,根源实在阅读上。书没有好好读过,没有积累过什么语言材料,怎么“吐”得出东西来呢? 只读一些“作文选”之类的书,好比吃快餐,营养不多。当然,对于读写关系,我们应该比古人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阅读和写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具有对应互逆、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读纸质书,而且要求学生读现代电子媒体信息,还要读好生活这本大书。不但在文本阅读中关注读写结合,而且在生活阅读中实现读写链接,使读写结合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创新。
(三)要在多作多改上下点功夫
首先,多作是强调有一定的训练量。多作才能熟练,多写才不怕写。“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作文也是如此。一个学期做8篇作文,是很多学校对作文数量的不成文规定。这个训练量是远远达不到习作要求的,也很难让学生写出文通字顺的作文来。笔者个人的教学体会是,每周至少有一次习作训练,一个学期不少于20次。习作的内容不要局限于语文书后的十几个作文话题(沪版语文教材每册均有14个作文话题)。阅读的课文中有读写链接点,可以读写结合;学校或班级搞了一次活动,可以写活动;同学之间做了游戏,可以写写游戏;读了一本课外书,可以写写读后感;与爸爸妈妈出去旅游、逛街、购物,都可写成文章……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均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可以说,“鸡毛蒜皮”皆文章。笔者非常赞同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日札优于作文”的作文观。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不仅是作文内容、形式上的随意抒写,更重要的是一种作文习惯的培养,即习惯于用笔表情达意。一旦养成作文习惯,学生的表达能力定会有质的飞跃。其次,修改文章实质上是对文章的再认识、再研究的过程。古人教作文,强调多改,但不是教师多改,而是学生多改。如果教师多改,把学生的作文改得一无是处、面目全非,效果未必好。笔者在这方面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回忆自己3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对学生的作文批改可谓用功,学生的作文本常常被我改得“山河一片红”。但实际效果不太好,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用唐彪的话来说是“徒费精神”。因为笔者没有把学生当作修改作文的主人,没有调动学生修改文章的积极性。本着向古人的想法,笔者后来在作文修改和讲评指导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后笔者会及时出示一篇较好的例文,让学生“比较阅读”,说出例文的优点,讲出习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动笔修改,定会有所收获。如指导学生写《快速反应》一文后,我就用此法引导学生自我修改作文。
师:读了例文,对照一下自己的作文,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当同学做出一种动作反应后,我没有写坐在下面观看同学的反应。
生2:我没有写清楚参加“快速反应”游戏比赛的5个同学的不同表现。
生3:老师讲好游戏规则后,我没有像例文那样写班级同学跃跃欲试的场景。
师:说明你的观察还不够仔细,你的叙述还不够完整。
生4:例文中玩游戏的同学都有名字,但我没写名字,没有写清楚是哪些人在玩这个游戏。
师:噢,游戏的角色交代得不清楚。
生5:我只写了玩游戏的同学的表现,其他同学激动的反应我没写出来。
生6:例文中的游戏规则写得很清楚,而我在开头的时候没有写好游戏规则。
师:是的,写游戏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
生7:文章结尾的地方,我没有像例文那样写班级里的气氛。
生8:文章结尾的地方,我没有写谁夺冠,我没像例文那样点到“快速反应”这四个字。
师:结尾点题很重要啊!
生9:例文中用了“异口同声”“争先恐后”“凝神屏息”“目不转睛”“前俯后仰”“哄堂大笑”“欢声笑语”等很多好词,而我只用了两三个。
……
师:刚才同学们对照例文,找到了自己作文的缺点。现在就请大家修改吧。
(学生各自动笔修改)
师:修改好的同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同桌同学可以提提修改意见。
(学生同桌交流,各自互改)
只有让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反复润色、反复修改,或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互改,学生的表达能力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诚然,传统语文教育有不少弊端、不足,甚至有错误,应该摈弃。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是一座“富矿”,值得我们开发、挖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魏征有句名言:“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说的虽是治国之道,于语文教育亦不无启发。传统语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根基和源泉。笔者探求传统语文教育之源,一是正本清源,认清其“庐山真面目”;二是获得启示,为构建本色语文教育夯实根基。规律没有古今之分,现代不代表科学,传统也不代表落后。传统语文教育在教学理念、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诸多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经验,是滋养和发展现代语文教育的生生不息之源。
[1] 魏宏灿.曹丕集校注[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313.
[2]王筠.丛书集成初编·教童子法[M].王云五,主编.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1~2.
[3] 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M].姜汉椿,校注.合肥:黄山书社,1992:31.
[4] 曾锐.关于背诵的再认识[J].广西教育,2008(9):34.
[5] 嵊县教育局教研室.古代语文教学言论选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48.
[6]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0~91.
[7]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2.
[8]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409.
[9] 刘勰.文心雕龙[M].沈阳:万卷出版社公司,2008:467.
[10]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1.
[11]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7.
[12]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7.
[13] 蒲卫忠.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历代少儿启蒙教育方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147.
[14]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4.
[15] 黎靖德.朱子语类(第8册)[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3308.
[16]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8.
[17] 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训蒙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159.
[18] 唐彪.家塾教学法[M].赵伯英,万恒德,选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4.
[19] 王筠.丛书集成初编·教童子法[M].王云五,主编.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3.
[20] 钱伯诚.古文观止新编·谏太宗十思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