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基础教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5~7岁),1~2年级;第二阶段(7~11岁),3~6年级;第三阶段(11~14岁),7~9年级;第四阶段(14~16岁),10~11年级。其中第一、第二阶段为小学教育。母语课程英语被定为基础教育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而且是学习所有课程科目的基础,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英国教育界对母语课程的性质有不同认识,但均着眼于“人”的培养。20世纪后期至今,英国母语教育中“学生中心观”渐趋于主流地位。课程目标提出要在个性培养、人际关系、了解社会和熟悉自然环境等四个方面作宏观指导,使“英语”和“英国文学”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可见,英国的母语教育把人的培养,即“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人、负责任的公民”作为母语课程的核心目标。《英国国家课程·英语》(1997)提出了中小学英语学习的一般要求,这就是:英语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口头和文字的熟练交际能力以及良好的听力,并培养具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丰富知识的、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读者;为了能充满自信地参与共同文化生活或工作,学生需要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必须写出准确、流畅的文章,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等。[1]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发展听、说、读、写等各种参与社会和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学会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地表达自己,并与他人进行自信、有效的沟通交流。
英国没有统一的母语教材,也没有任何教材的审定和认定制度。因此,英国语言教材种类繁多。民间教科书出版社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究机构的课程研究成果或中等教育毕业资格考试的要目来考虑教科书的编写。选择教科书的权利在学校,学校校长经过与教师的协商之后决定教科书的使用。英语课教材大致有综合型教科书和分编型教科书两类。所谓综合型教科书,就是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及语言知识教学内容合编在一起的教科书。一般以小说、诗歌为主的课文为中心,在课文后面有计划地安排语言知识和读、写、听、说的训练活动,这样一组一课地构成全册教材。所谓分编型教科书,就是把语言教材和阅读教材分开编写的教科书。例如,英国尼尔森公司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是一套非常典型的分编型教科书:全套教材分为《聚焦写作》和《聚焦阅读》,一共18册。其中写作教材又分为《写实作文技能发展》和《虚构作文技能发展》,分为初学(红色)、入门(黄色)和1、2、3、4册,一共12册……《聚焦阅读》也分为初学、入门和1、2、3、4册,共6册。[2]从数量上看,写作教材比阅读教材多一倍;从内容上看,阅读教材内容单一,而写作教材涵盖听说读写全部内容。因此,作文教材是英国母语课程的主要教材,以表达取向为重点是英国母语教材的主要特点,这与我国以阅读为重点的语文教材有显著差异。
英国母语教育的主要特色如下:
(一)口语教学:目标清晰,取向明确,方法多样
口头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外国母语教育大多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英国国家课程·英语》规定口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效的听说能力”,一般要求是:运用标准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组织、阐析、表达自己的思想;根据环境和需求的变化调节自己的语言;能倾听、理解别人的谈话并能做出得体的反应等。[3]每一阶段的学习大纲都有学习范围、重点技巧、标准英语与语言学习三方面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供多种听说实践机会,融语言知识教学和听说能力训练于一体,尤其重视社会交际习惯和听说自信心的培养。在语言教材中安排专门的听力训练内容,更多的是在综合训练中培养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听儿歌,讲故事,描述事件,讨论话题,朗读、朗诵、复述、排演故事和诗歌,在戏剧和话剧活动中表演角色,根据阅读材料推测结局、讨论可能性等。其中,“最有特色之处是在听说部分加入了戏剧活动,学生在戏剧活动中表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呈现戏剧中的情节、表达的主题以及主要人物情感,并且对自己和他人最终的表演进行评价,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戏剧实践中学习听说的本领”[4]。这与英国戏剧的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有密切关系,充分体现了英国文学的特色。
英国语言学家L·G·亚历山大主张母语课程的口语训练要求学生做到四点:听懂、回答、提问题、表达。[5]如何达到这四点要求呢?英国教师强调通过综合性口语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即口语训练要与阅读、写作训练甚至各种活动有机融合,在听读、听说、听答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例如,《在岛上》是《牛津英语》教材第1册第4单元《探索自然》的特设专题,教材设计了“在我的岛上”“旅行伙伴”“装备”“在岛上的生活”“问题”5个分题,创设了一个虚拟的冒险情境。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练习设计,“融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于一体,学生在完成言语任务的过程中能整体、自然地习得语文,提高语言综合能力”[6]。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阅读,主动参与、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在交流活动中开展口语交际练习,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再如,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英国教师看来就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大好时机。“一次参观时,正好有教师带学生去海边采风,孩子们排成一排,自己背着午餐、相机等一大包东西徒步走近一个小时才能到海滩。他们不仅把校外活动看成是一种观察、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文化活动课,而且还将其作为促进语言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不同的活动和任务,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写作水平,对孩子的听说读写尤其是写作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7]可见,融各类综合活动于一体的听说训练,是英国口语教学的重要特色。
(二)阅读教学:小组合作,兴趣培养,掌握方法
英国的阅读教学,强调在自由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学生阅读充满了自由色彩。从阅读内容看,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接触各类读物的机会。在阅读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挑选阅读材料,同一堂课,学生有的读诗歌,有的看连环画,有的看故事书。学生在自由阅读中发现乐趣,满足兴趣,享受愉悦。教师的阅读指导,主要不是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而是侧重于阅读知识的教学和阅读方法、技巧的指导。例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字典,如何利用参考书和图书馆,如何最迅速地阅读和处理复杂的资料,如何从相关的内容中摘取所需的信息等。
从教学形式看,小组合作学习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上主要采用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英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做过小组讨论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至今一直推崇“小组阅读活动”,小组讨论已被当作一种用来“调整个性”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允许学生按照阅读兴趣分成若干小组,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或讨论问题,或进行完形测验,或预测文章内容。小组学生轮流发言,发表见解。这种“小组阅读活动”固然与英国的小班化教育有关,但更体现了英国母语教育的阅读形态。有教师在考察英国教育时听过小学三年级识字阅读课:
课一开始,学生们席地而坐,围在教师的脚前,教师用大约20分钟时间与学生交流阅读方法及阅读内容;接下来,学生们分组坐到了桌边,教师给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第一组:阅读关于罗马历史的书,然后写出教师指定的作业;第二组,读的是故事书,然后写出教师指定的问答题;第三组,读的是自然书——怎样种豌豆,要求学生能口头复述种豆过程;第四组:练习写字、造句,教师大部分时间都与他们待在一起。[8]
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英国课堂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阅读课上,教师重点教阅读方法,然后分组阅读。四组学生的阅读内容完全不同,体现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层次。第一、二、三组学生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几乎没有教师指导,是小组学生自主开放的自由阅读。而教师重点关注的是第四组,练习写字、造句等语文基本功,或许这组学生基础较弱,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班内的分层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作文教学:保证数量,凸显文体,注重技能
《英国国家课程·英语》提出了中小学英语学习的一般要求:英语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口头和文字的熟练交际能力以及良好的听力,并培养具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丰富知识的、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读者;为了能充满自信地参与共同文化生活或工作,学生需要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必须写出准确、流畅的文章,需要良好的阅读能力等。[9]旨在培养学生的民族亲和力和向心力,并发展学生的“国语文化创造力”,有个性、有特色、有美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抒发真情实感,达到语言能力与人格精神的双重发展。
英国的小学语言课程是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组织教学的,非常重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不但在语言和语言表达的教材上体现明显,而且从课程的时间分配和表达的数量或频次上得到保证。“英国每周有4节写作课,小学生一般每周撰写2篇作文和2篇日记”[10]。写作教学时间的分配和习作数量的频率远远超过我国的小学语文安排。
世界各国的小学作文文体分类有较大的差异。将习作类型分为虚构作文和写实作文,是英国小学写作教学的一大特色。写实作文要求学生描写自己的经历,看到的具体情景,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个人自传、读书笔记等。虚构作文则包括写故事文、诗歌、剧本、小说等,尤其是重视故事文和诗歌的写作训练。因为诗歌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虚构故事文的训练从小学一直延续到中学。
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无论是写实作文还是虚构作文,英国都非常重视写作技能的教学。每一类文体写作的教学,都有具体的写作方法指导。我国小学习作训练中常见的“记叙”“描写”“说明”等写作技能,在英国小学作文教材中都有详细的训练安排。即使像我国作文教学中很少见的诗歌写作,在英国小学作文中依然有具体的技能训练。例如,人们熟悉的新阶梯英语教材中,“在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写作练习方面分别编排了‘什么是诗歌’‘诗歌的语言’‘诗歌的音节’等专题。另一本英语教材中,还专门介绍了‘活跃想象’‘选好标题’‘找出关键一行’‘确定要重复使用的词语’等4种具体写作诗歌方法”[11],指导学生用具体的方法技能表达“诗一般”的语言,提高诗歌语言的独创性。而在小学高年级的论说文指导中,则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和整理素材的能力。因此,在注重写作方法技能的训练上,英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