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导语
连词也称为连接词,它一般用来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连词可以表示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等多种关系。平时我们用得比较多的有“和、与、跟、先、接着、最后、一会儿、一边……一边……、因为……所以……”等。在二年级孩子初步接触连接词的学习中,我们结合课文学习认识了不少连接词,比如《聪明的牧童》中学到的“无论……都……”,《曹冲称象》中的“一边……一边……”等。在看图写话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适当提示学生合理、正确地运用这些连接词。
正确运用连词,既能把语句说得简洁,又能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说清楚,说得有条理。有时,用上连接词还能加强语气,把意思推进一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尝试一下吧!
二、教学材料
小 猴 让 座
魔法训练项目:学习运用合适的连词,把图意表达清楚。
魔法棒
1.第一招:四图连看,结合题目弄懂“说了什么”——用词梳理。
(1)明白四幅图要连起来看,这是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2)学会结合题目来看图,了解主要图意。
2.第二招:逐图观察,结合“词语提纲”问问题——用句写清。
结合每幅图和相对应的“词语提纲”提问。
3.第三招:选择连接词,把图意写清楚、写具体(或者写生动)——用连接词串说。
学习运用连词,用连接词把语句说清楚。
魔法阶梯
1.第一台阶:想一想。
整体看四幅图,结合题目,看懂四幅图连起来讲了一件什么事。
2.第二台阶:问一问。
每幅图主要讲了什么? 给每幅图配上一个问题。
3.第三台阶:用一用。
选择运用合适的连接词,把图意说清楚、说具体。
魔法城堡
(1)把四幅图连起来,看图说一说《猴子让座》的故事。
(2)写一写,注意语句表达的通顺,标点使用的正确。
三、教材解读
《猴子让座》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小猴坐公交车时,一开始找座位,当找到座位后,因为看到了年老体弱的山羊公公而主动让座的事情。坐公交车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而“让座”这个主题又指向学生的道德行为。所以这个写话材料对学生来说是有体验、有意义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小猴,这个故事主要是根据“找座位——找到座位——让出座位”这条主线开展的。
本次训练的重点是学会运用连接词。在“找座位”的环节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小猴在找座位时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用上“有……有……还有……”的连接词,把看到的动物清楚地罗列出来。在“找到座位”环节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看第二幅图提问“找到座位后的小猴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上“一边……一边……”来表现出小猴愉悦的心情。在“让出座位”环节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看第三和第四幅图时提问“小猴为什么要让座? 它是怎么让出座位的?”启发学生用上“因为……所以……”“一边……一边……”“不但……而且……”等连接词,来体现山羊公公的年老体弱和小猴的热情相助。
以上连接词的运用只是预设,还需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
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魔法棒”“第一招”中的提示,结合写话题目整体了解四幅图中的主要故事脉络。
(2)能根据故事主线提示,在“第二招”的指导下,为每幅图提问。
(3)学习“第三招”,能学习运用连接词,把图意有条理地表达清楚、表达具体(或生动)。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图画,合理运用连接词。
教学过程
1.整体感知,完成第一招。
(1)结合生活体验,谈话引入。
①谈话:孩子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
当你在公交车上坐到一个座位时,你会怎么做?
当你坐到一个座位,碰到需要座位的人时,你又会怎么做?
②揭题:小猴让座。
(2)运用“第一招”,理清故事主线。
①出示四幅图,整体感知。
师引导:今天,故事中的小猴就遇到了我们刚才说的问题,连起来看看四幅图,你们能说说每幅图都说了什么吗?
②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小猴让座。
找座位(1)——找到座位(2)——让出座位(3)(4)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目的之一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在表达时有情境感受;目的之二是为下文对小猴的动作、神情描写埋下伏笔。
当学生遇到几幅图的写话时,整体感知一件事、了解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养成结合写话题目整体看几幅图的关系的习惯就更好了。在帮助学生梳理故事主线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图片边板书,同时找到相应的图片进行标注,这样学生就更清楚明了了。)
2.引导提问,学会“第二招”。
(1)运用“第二招”,对每幅图提问。
①扶——引导学生针对第一幅图提问:怎么把话写具体呢?先看第一幅图,你可以结合“找座位”问哪些问题呢?
● 预设学生提问:小猴为什么要找座位? 在找座位时看到了什么?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筛选,简要板书问题。
②放——学生讨论,针对第2、3、4幅图进行提问,教师随机板书。
(2)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问时,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提纲”进行问题的筛选,理出主要问题进行板书,这是为了辅助学生的表达,也是对学生看图写话方法的一种指引。从扶到放,小组讨论到大组交流,人人动口,也是关注全体学生表达能力提升的一种实质性的做法。)
3.学用关联词,实践“第三招”。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连接词。
第一幅图:车上的乘客可真多,怎么才能把这些乘客介绍清楚呢? 我们可以用上连接词“有……有……还有……”,板书“有……有……还有……”
板书:小猴让座
找座位(1)——找到座位(2)——让出座位(3)(4)
连接词:有……有……还有……
(2)总结:连接词就像拉链一样,能把分散的内容连接起来,让人看得清楚、明白,有时候还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3)推荐连接词,学生尝试运用连接词看图说话。
①还有哪些连接词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小猴让座
找座位(1)——找到座位(2)——让出座位(3)(4)
连接词:有……有……还有……
因为……所以……
一边……一边……
不但……而且……
②想一想,可以怎样使用这些连接词?(学生自由练习)
(4)大组交流。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运用连接词的时候,还是要充分注意结合板书的问题。学生日常的表达中其实已经有一些相关的学习经验,只是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些连接词。既要鼓励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有不同“声音”,又要关注表达能力弱的孩子对于基本连接词的基础运用。)
4.总结学法,完整表达。
(1)总结学习方法。
(2)试着加上结尾,把故事说完整。
(3)落笔完成看图写话。
五、习作点评
优秀作文选登
小 猴 让 座
一大早,太阳公公起床了,阳光照在身上真暖和。小猴连蹦带跳来到车站,它要坐公交车去上学。好不容易等到一辆公交车,他上车一看,乘客真多啊! 有强壮的小牛,有可爱的小白兔,还有长鼻子的大象……
小猴想找个座位坐下来,终于,眼尖的小猴在车厢的后排找到了一个座位,它连忙一屁股坐下来。“这靠窗的座位真不错!”小猴自言自语,“我不但坐得舒服,而且还能欣赏窗外的风景呢!”
正想着,车子到站了。这时,上来一位白胡子的山羊爷爷。因为山羊爷爷年纪大了,腿脚有些站不稳,所以车子一开动,它的腿就直打战。一个急刹车,它还差点跌倒。小猴见了,心想:这样下去,山羊爷爷迟早会摔跤的。于是,小猴连忙站起来,一边扶着山羊爷爷一边说:“山羊爷爷,我把座位让给您坐吧!”说完,小猴就把山羊爷爷扶到了它的座位上。山羊爷爷笑眯眯地说:“小猴,你可真是个热心助人的好孩子啊!”小牛对小猴竖起了大拇指,小兔姐姐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了小猴,小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车子又启动了,车厢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教师点评:
看了这篇写话,感觉自己身上也是暖暖的。
写话中,小作者合理、正确、灵活运用了连接词,不但把句子说通顺了,还把图意说清楚了。我们不难发现,用上了连接词,还能加强表达的语气,把意思推进一步。这位小作者笔下的公交车,因为用上了“有……有……还有……”让我们感觉到了车上乘客之多。在生动刻画小猴找到座位的一幕中,小猴自言自语中的“不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找到座位后小猴心中的愉快。最后一幅图,小作者运用了大量笔墨,把山羊爷爷和小猴子的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连接词的运用,把前因后果交代明白了,把人物动作交代清楚了。
“暖暖阳光”的开头和“温馨气氛”的结尾,前后呼应,也把主人公小猴的文明让座的行为烘托得立体起来,是个非常不错的构思。
合格作文选登
小 猴 让 座
星期一一早,小猴高高兴兴地坐公交车去上学。一上车,他就发现车上有许多小动物,有小牛,有小白兔,还有大象。
眼看车厢就要被挤满了,小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它一边舒服地坐在座位上,一边看着窗外的风景。
这时,一位山羊爷爷拄着拐杖上了车。车子开动了,因为山羊爷爷年纪大了,所以一下子打了个趔趄。
小猴见了,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山羊爷爷。他的表现不但得到了山羊爷爷的表扬,而且还得到了车厢里乘客的夸奖。它不好意思了,连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教师点评:
小作者能有意识地在写话中,正确合理地用上学过的连接词“一……就……”“一边……一边……”“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能把每幅图的图意说清楚,也能学习用上一些好词把文本内容写具体。如果仔细观察乘客的表情,把它们的动作、语言描写出来,相信写话内容会更加生动,更加吸引读者。
需努力作文选登
小 猴 让 座
一天,小猴坐公交车去上学。它看到车上有小牛、小白兔和大象,它们都有座位。
小猴也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一站过去了,一位山羊爷爷上了车。车子一开动,山羊爷爷站也站不稳。
小猴站起来,对山羊爷爷说:“山羊爷爷,我把座位让给你。”山羊爷爷说:“谢谢你,小猴。”车上的动物也都夸奖了小猴。
教师点评:
小作者能根据四幅图的图意来分节写话,语句也能做到通顺、流利。但是如果能运用本课的写话技巧,用上“连接词”来写话,表达会更清楚。第一幅图中,如果能用上“有……有……还有……”就能把车上的小动物说清楚。如果用上“一边……一边……”这样的连接词,就能把最后一幅图小猴同时做的动作写清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