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春天,金黄的菜花盛开,上海市于漪语文学科德育实训基地隆重开学了。这一年多来,我们小学组的学员和中学组学员一样,经历了艰苦的磨炼,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周二是小学组的固定活动时间,我们来自上海的四面八方,虽然路途遥远,工作繁重,但阻挡不了学习的热情。一年多的摸爬滚打,我们逐渐成熟了,开始走出了本区,走出了上海市。
曾记得,“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于漪老师组织学员们参加了“从抗震救灾体悟民族精神教育的深刻内涵”的研讨。那年暑假,我们的作业之一就是撰写主题为“从汶川地震谈民族精神的新解读”的文章,从那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件中,我们读出了至诚与大爱。
曾记得,一个个休假日,我们聚在一起,细细品味一个个文化大餐:夏中义教授的《谈文学作品中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张汝伦教授的《儒家的人生态度》、作家赵丽宏的《阅读与人生》、蒋为翔教授的《国际战略的调整与中国应对》等,提升了我们的人文素养,激发了我们的内在需求,为自觉实施“两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曾记得,在集体磨课、上研究课之后,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为一个教学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了一个精彩环节拍案叫绝。切磋琢磨,共同提高,享受着无穷的乐趣。
曾记得,特级教师步根海、张大文、陈军、谭轶斌老师相继来到小学组,深入细致地指导我们撰写文本细读稿,提升我们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知道,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不能只看基本理论书,主要还得靠自己实践。“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每篇课文的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读的多了才能摸得着门道。我们本着对文本语言的高敏感,捕捉文本潜在的信息,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轻易放过,品味语言的艺术,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通过细读发现文本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磨砺了揣摩教材的细功夫、慢功夫。
我们深知,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开阔的人文视野。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究竟能走多远,归根结底要看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完善,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他的底气是否厚实。不读书便无以做教师,做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人。在于漪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认真阅读了《中国哲学简史》《中国文学概论》《于漪教育教学求索》等书籍。读书,交流,展示,课堂,讲座,论坛,精辟的思想、中肯的言论引发我们深度思考。这一切,汇成一个充满力量的主旋律:学科德育,培养有根的中国人,是语文教育当仁不让的使命。
基地是工作坊,我们潜心研究语文学科落实“两纲”教育的可操作性的策略、途径与方法;基地是孵化机,在学科德育的项目引导下,我们探索科学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基地是舞台,在基地学习期间,我运用学到的方法解读了《火烧云》《一幅名画的诞生》等多篇课文,执教了研讨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小花猫照镜子》,获得好评。
结业不是结束,而是崭新的开始。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命状态。这一年多的基地学习是良好的开端,我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2010年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