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霞客游记——自然地理的先驱

徐霞客游记——自然地理的先驱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霞客去世时,正值明末清初,时局动乱,徐霞客游记的记录稿因而散失。后经徐霞客的好友季梦良将失散的原稿搜集整理,始成《徐霞客游记》一书。《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有关岩溶地貌的最古老的文献。因此有人称《徐霞客游记》创“千古未有之奇,千古未有之胜”。《徐霞客游记》中对于流水的侵蚀作用也有惊人的发现。《徐霞客游记》中还有部分专题性论文,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江源考》一文。

王仰之 杨 群

明朝末年,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不管是在骄阳似火的酷夏,还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都涉泉流、穿丛林、攀危岩、历绝壁,行走在祖国各地的山山水水之间,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位徒步跋涉了一天的旅客,在危垣破壁之下,借着点燃枯木败草的微弱亮光,还在不停地写着、写着……

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他每晚不辞辛苦写下的一部分手稿,就是现在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和他的游记,一直被后人赞叹为“奇人奇书”。

足迹踏遍中华大地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

徐霞客自幼博览图经地志,很早就立下游历天下名川五岳的壮志。“少负奇气”的徐霞客不应科举、不入仕途,不为封建传统所羁绊,决心到广阔的大自然中去,探索其奥秘,并撰写游记。

徐霞客的旅程主要是以徒步跋涉的方式进行的,他登危岩,爬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穿丛林绝径,有时逢蛇遇兽,有时失足落水,而且曾经两次遇盗,三次绝粮,艰险备尝。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论白天怎样劳累,哪怕是日行百余里,也要在夜宿草莽的艰苦条件下,把当日的经历和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他这些以日记体裁写成的大量记录,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原稿。时至今日,当我们反复阅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仍不禁要为他那种艰苦卓绝的治学精神和献身于祖国大好河山、追求科学真理的高度热情所感动,从中受到激励和教育。

为了观察方便,他总是徒步跋涉,很少乘船、骑马。他每到一处,总是虚心向老农、樵夫、猎户、僧道、采药人,甚至牧童请教。他不信神鬼,排除迷信,即使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也进出洞穴,深入考察。他每天行程百余里,晚上还借着油灯、松枝火把、月光,在破壁枯树下或牛栏猪圈旁写下他白天的所见所闻。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这种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也值得后人敬佩。

徐霞客晚年在云南得了足疾,不能再继续游历四方,才不得不回故乡。由于过度劳累,回家后便一病不起,只过了半年便与世长辞。在病床上,他把采集来的岩石标本摆在床前,仔细观察,进行研究。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想着重返大自然,继续实现他探索自然科学真理的志愿。

《徐霞客游记》

自然地理的先驱

徐霞客把他一生游历中所观察到的事实,都一一作了忠实的记录。但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材料,他自己并没有来得及整理。徐霞客去世时,正值明末清初,时局动乱,徐霞客游记的记录稿因而散失。后经徐霞客的好友季梦良将失散的原稿搜集整理,始成《徐霞客游记》一书。清初,《徐霞客游记》曾有不少传抄本,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甚至还杂有伪作。后经杨名时重新编订成十二卷,才被《四库全书提要》收入著录。乾隆、嘉庆时有各种刊本。民国时,丁文江再次重编成二十卷,流传至今。

这部四十余万字的游记,只是徐霞客所写手稿的一部分,其散失的部分还不在此数。徐霞客以前的地理书籍内容偏重于疆域、沿革、风土、物产的记叙,很少涉及自然地理现象。《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实地调查、系统观察、描述自然、探讨其科学原理的新方向。

《徐霞客游记》是世界上有关岩溶地貌的最古老的文献。它对岩溶地貌的分布、差异、类型及其成因都有详细的科学记述。它比欧洲最早的岩溶地貌研究要早一二百年。

《徐霞客游记》中还广泛地涉及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下水、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等各门学科。他细致的观察,使游记中对现象的描写十分精确。对各种自然地理现象(诸如河水侵蚀作用、地下水压力等)的成因,也都作了科学的解释,这些都远远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因而《徐霞客游记》也就成了世界上地理科学的宝贵文献之一。

《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珍贵的科学文献,而且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散文集。徐霞客用他非凡的文学才华,尽情赞美着大自然的瑰丽多姿,热情歌颂着祖国的壮丽山河。他的文字清新简洁、绚丽隽雅,使人读之爱不释手。特别对桂林、阳朔的漓江沿岸景物的描写,更是淋漓尽致,使人犹如置身于一幅幅美妙的山水画中。因此有人称《徐霞客游记》创“千古未有之奇,千古未有之胜”。

岩溶地貌的专家

徐霞客在没有先例、没有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了对岩溶地貌的考察。《徐霞客游记》中不仅对岩溶地貌的分布、类型都作了详细透彻的描述,而且对岩溶地貌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这在中国、在世界都是空前的。

他描述湘桂交界处的地形为“石质即奇、石色即润”,山峰“突兀之势”,“随地涌立”,并逐渐变为“峭竖回翔矣”。他用“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其山参差森列,下多卓锥拔笋之岫”,在阳朔周围则是“碧莲玉笋世界”等词语,正确地描画出桂林峰林地貌的特征。到了广西中南部,他则说:“平畴曲塍间,怪石森森,桅离桅合,高下不一”,这里没有丛立的石峰,只有岩石孤丘的景色描写。《徐霞客游记》对岩溶地貌生动翔实的描述比比皆是,使人读之犹如身临其境。

对于岩溶地貌中的圆洼地、落水洞及其形成,地下伏流(暗河)等,徐霞客在游记中也都作了科学的记录。

徐霞客对岩洞的观察特别下功夫。他深入洞穴内部,对洞穴的大小、深浅、结构等进行实地考察,对岩洞和钟乳石的形成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岩洞是由水“激涌势壮,故洞与涧皆若磨砺以成云”,即流水机械侵蚀作用造成的。他又说钟乳石为“水所淋漓者……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这种见解与由石灰岩中滴下来的水蒸发后,碳酸钙凝聚而成的现代科学理论是一致的。

《徐霞客游记》中对于流水的侵蚀作用也有惊人的发现。他以福建宁洋溪(即九龙江)与建溪为例,说明二者发源地的高度大约相等,但入海的距离相差很大,因此坡度和流速也有显著的差异。“程愈迫则流愈急”。对于流水的力量,他也作了贴切的描述,提出:“江流击山,山削成壁”,“两旁石崖,水啮成矶”,流水可使“山受啮,半剖归削崖”。

徐霞客对地下水压力原理也有所了解,他认为喷泉的产生是由于它的上游还有一个较高的水头。他在看了云南鸡足山大觉寺中高三丈的喷泉后认为:“此必别有一水,其高与此并。”

另外,《徐霞客游记》中对高山顶上无树木,只有荒草,山花在山脚盛开,而到山顶上反而“不吐色”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这些都是“高寒所勒耳”。这种对植物垂直地带性的分布与原因的观察、描述,也都比国外学者要早。

《徐霞客游记》中还有部分专题性论文,特别应该提出的是《江源考》一文。此文虽已不全,但徐霞客根据其记载,在实地考察后提出金沙江为长江上游的观点,大胆地否定了被古人视为圣经的《禹贡》中所说的“岷山导江”的错误说法。这种坚持真理,敢说前人不敢说的话的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