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或见过蒙古包,但未必听说过或见过哈萨克毡房。其实,哈萨克毡房与蒙古包在外形和结构方面大同小异,都是一种精巧结实、易于拆装、可随时移动的“房子”。几千年来,哈萨克毡房一直伴随着哈萨克人。
哈萨克毡房与其他各民族的居所一样,是由生存条件、地理环境、生产模式、历史变革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简易的“阔斯”
擀毡
选择一块地势较高又靠近水源的地方
毡房最大的优点:轻便
哈萨克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哈萨克的原意是“避难者”或“脱离者”,还有说意为“白天鹅”。300多年前,哈萨克族受到蒙古准噶尔部族的驱赶而背井离乡,在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的进程中,许多哈萨克部落又陆续迁入中俄边界中方一侧。这些先后游牧和迁徙到中国境内的哈萨克部落构成了今天我国的哈萨克族。新疆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这三个地区,便构成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哈萨克牧民每搬到新的居住地,先要选择一块地势较高并且干燥而又接近水源的土地,避开大树和陡坡,以免遭遇雷击和滑坡。
哈萨克毡房由围墙、房杆、顶圈、房毡、地毡、织带、门等组合而成,下半部分为圆柱形,上部分为穹形。与蒙古包的主要区别是哈萨克毡房的房杆为穹隆状,而蒙古包的房杆则是直的。从外形看,哈萨克毡房墙与房杆接合部的角呈圆形,蒙古包则是尖的。
毡房的所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房墙和房杆、顶圈及门一般由走门的匠人挑选上等的红柳木制作,牧民买来制好的框架材料,再制作围墙用的毡、篷毡和芨芨草帘等。
毡房的围墙是用横竖交错的红柳木栅栏连结构成的,交错处打眼并用牛盘绳穿进眼孔。两头打结,可以很方便地伸开和收拢。
围在围墙上的芨芨草帘也很惹眼。芨芨草生长在戈壁滩上,它的茎坚硬细长且富有弹性。每到秋天,牧民就割来大捆大捆的芨芨草茎,晾晒后再剥去外皮,之后选择长短粗细一致的,用红、黄、绿、白、黑等各种彩色毛线缠绕其上,编织成图案各异色彩绚丽的草帘。这种草帘高度与红柳木墙一致,长度则根据毡房的周长而定。心思聪慧的哈萨克妇女还把极富民族特点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图案编织在草帘上,这样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可以阻挡蚊蝇进入,还保证了室内空气流通。
围上了芨芨草帘,还要用羊毛织带拦腰扎紧。这种羊毛常是用染成黑、红、蓝、黄、绿等色编结而成的,宽25—40厘米,主要捆扎在房杆与围墙接合处或交叉绑在房杆上以保持整个毡房的稳固,同时又起到了美化效果。
毡房外围部都要用毡子覆盖。制作毡子的原料是比较粗糙的羊毛,羊毛用木棍反复敲打成蓬松状,拣去羊毛中的杂物并均匀地铺在岌岌草帘上,喷上水后再由多人反复边卷边挤压,进行数十次才能擀出一块毡子来。如果在铺开的羊毛中拼贴上各种染色的羊毛并使之形成图案,再经过上述过程就成了简单的花毡。花毡一般是铺在铺板上的,晚上睡觉时上面再铺被褥。
哈萨克毡房
毡房的门上也绘有各种花纹图案。有的人家在门上方还挂几朵天山雪莲,认为这种喻示着吉祥如意的圣洁之花,可以给全家人带来欢乐及幸福。毡房的顶部还有天窗,用一块活动的毛毡覆盖,可以通风。
毡房内一般都分为两部分:进门的左侧放着马具、猎具,右侧放炊具、食物,房内正中铺一条大花毡。白天是吃饭接待客人的地方,晚上铺上被褥作为卧榻。进门的左上方是主人的铺位,正上方紧挨毡墙的地方放有小木垫桌,桌上放木箱,木箱上叠放被褥,被褥上面再放绣花枕头。正方通常都挂有刺绣的帷帘。
哈萨克牧民还有一种叫“阔斯”的简易小毡房,是用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毡房。一般用作转场途中的临时住房,更易拆装。还有叫“乌搭乌”的喜房,是专为迎娶新娘搭建的,房内的所有家具和物品都是新添置的,而且大多为红色,使整个毡房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如果在一个地方住久了,为避免草地被践踏而影响牧草生长,只需几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将它抬起来挪个地方,可见哈萨克牧民对草地的爱护。
随着政府“弃牧还草”和定居工程的深入实施,这种古老的毡房必将逐步被集中的草原新居取代。然而,毡房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进,具有很多固定住所没有的优越性能,它将受到旅游点、施工队及其他需要随时移动的部门的青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