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年龄段:幼儿园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
·参与人数:12人。
·渗透的科学原理或现象:波轮洗衣机洗衣服时,按照“放水”“洗涤”(快速洗、慢速洗)“漂洗”“排水”“脱水”等步骤进行工作,认识洗衣机的旋转和波轮原理。
·游戏目的:通过情景展示和模仿洗衣机洗衣过程,认识和演绎洗衣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一、游戏导入
目的:通过观看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了解洗衣机的工作原理。
准备材料:波轮洗衣机、脏衣服、洗衣粉等。
(一)观看波轮洗衣机洗衣服
教师带领孩子们观看波轮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二)讨论
(1)大家一起观看波轮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想一想洗衣机是怎么把脏衣服洗干净的呢?
(2)水和衣服在洗衣机里一起转的时候它们方向一样吗? 是怎么转的?
小结:洗衣机底部有一个电动机,洗衣服的时候电动机带动波轮转动,波轮带动洗衣机里的水,水又带动衣服左右旋转,通过快速洗、慢速洗、漂洗的过程,把衣服洗干净了。
(3)衣服洗干净了,洗衣机里的水又去哪里了呢?
(4)洗衣机底部的一根管子有什么用?
小结:排水时,水通过洗衣机底部的排水管排出去。剩下的一部分水在脱水后也被排出去了,衣服就这样洗干净了。
二、游戏实施
(一)地点
学校操场或者大教室。
(二)材料
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图示,长凳围成的洗衣机,蓝色垃圾袋、网袋、包装纸自制的马甲、呼啦圈、废纸板等。
(三)规则
(1)听扮演“爸爸”学生的举牌和口令等,扮演小水滴和衣服的孩子们做出相应的动作。
(2)注意游戏中的安全,不相互推挤,依次进行活动。
(四)玩法
(1)注水放衣服。
妈妈:今天天气真好! 爸爸要开始洗衣服了!
①先倒洗衣粉。
②放水:扮演“水”的学生身着蓝色垃圾袋做成的衣服,排队跳进洗衣机的洗衣桶(在周围围成一圈后小跑),洗衣桶用长板凳围成一圈。
③放入衣服:要开始洗衣服了! (扮演“衣服”的学生跟着跳进洗衣机和“水”一同围成圈跑起来)
(2)洗涤。
①快速洗:“衣服”在洗衣桶中间手拉手转起来,“水”在边上围成圈小跑。
②慢速洗:“衣服”在洗衣桶中间做扭动状、耸肩等,“水”在“衣服”周围慢慢走并将“衣服”上的“脏东西”拿下来放在胸前的袋子里。
(3)漂洗。
①漂洗:“衣服”和“水”围成了两个圈,里圈和外圈。共同手拉手,做缩小放大的动作。
②排水:“水”继续沿着洗衣机小跑起来,期间四名扮演水的学生依次钻入“排水管”钻出去。
(4)脱水。
“衣服”继续沿着洗衣机小跑,跑了几圈之后一个个跳到“排水管”前钻爬出去。衣服留在洗衣机中围成圈做上下蹲的动作。最后,衣服跳出洗衣机,衣服洗好了。
三、尾声环节
小朋友们评价各自在游戏中的表现,分享使游戏更好地开展的经验。家里有滚筒洗衣机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观察滚筒洗衣服的工作方式,比较和波轮洗衣服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
(嘉定区真新幼儿园供稿)
案例4《快乐洗刷刷》评析
洗衣机洗衣服是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常见的一个家务劳动,但是洗衣机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如何把衣服洗干净的? 孩子们通常不会去探究和关注。本游戏让孩子们主动去观察洗衣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模拟和认知洗衣机的一般工作过程等。
一、形象有趣的道具
洗衣机洗衣的游戏再现了洗衣机洗衣的过程,学生对洗衣服充满无限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穿上蓝色的塑料袋做成的“水”的服装,而“脏衣服”则是用马甲(可粘附雌雄贴)来表示,孩子们在走、跑、跳、转、钻、爬等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洗衣机工作的原理。同时形象有趣的道具带给孩子们活动的新奇,游戏中孩子们分工扮演“水”和“脏衣服”,有时围成圈快速奔跑、有时扭腰慢步前行、有时手拉手围成圈拉大缩小……整个游戏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二、活动具有情景性
“洗衣机”是一个具有明显的情景性游戏。在游戏准备活动中,通过一天的学习活动后,孩子们发现原来身上干净的衣服不知何时变脏了,此时与之相关的一个话题便引出来了:波轮洗衣机怎么把衣服洗干净的呢? 根据孩子们的疑问,教师设计了一个由妈妈开始要洗衣服,接着倒入洗衣粉、注水等一系列游戏环节,充分体现了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游戏中始终贯穿着情景,直至游戏结束孩子们还是意犹未尽!
孩子们眼中有着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在成人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问题在孩子们脑中留下了个大大的问号。教师不仅只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告诉小朋友,而是要通过孩子们自己思考、提问,经过自己的探索、实践去发现,甚至能够解决问题。科学小游戏的魅力正是在此,让孩子们以自己的眼光、角度去思考并有能力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爱思考、爱提问、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