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线设计与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线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主线的提出,是较早的事情。)虽然语文、数学学科不同,但在关于“教学主线”的两种定义中,并未显示明显的学科差异。教师应该有教学主线的意识,精彩的语文课多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的有无及清晰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主线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多边对话的过程。

上海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 余 琦

有位语文教学前辈曾经说过他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他觉得,语文课堂教学有如写作一篇精美的散文,有起伏、有波澜,有伏笔、有照应,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则是作者的感触或情怀。也许,这个说法只是这位前辈对语文教学的独有会心之处,而课堂教学如一篇散文,似乎还是一个新颖而富有意蕴的比喻。语文教学的课堂,在他看来,需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寓严谨于宽松之中。看似海阔天空,无边无际,而又绝非信马由缰。这里其实说到了课堂教学中隐伏的一条主线,关联到课堂教学的谋篇布局,确实和散文有几分相似。

一、对主线教学的认知

教学主线的提出,是较早的事情。较为知名的即有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孙双金的“一主三性”说,即精心设计一条教学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形象性、情感性和求实性。孙双金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有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见吕纯孝《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裴海安主编《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第250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2010年以来,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小学教师郑春提出主线教学。郑春在《教学主线的构建》(《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4期)一文中说道:“2010年4月,扬州市教育局余如进局长在全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小学语文阅读主线教学’在区域内的影响。2011年12月《小学语文阅读主线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被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郑春另有一文《主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刊登在《江苏教育》2011年第1期。由此可知,郑春在2010年前后就开始了这项研究。

主线教学,其实并不限于语文,也不限于小学。我们在网上就能看到,如语文相关的《初中语文“主线式”教学设计的研究》、数学相关的《初中课堂教学主线创设方法探究》、地理相关的《教学主线设计案例》、英语相关的《设计教学主线,赋予课堂以“灵魂”》等文章,可见主线教学已经获得了很多老师的认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

何谓“教学主线”,也有各种表述。概念较明确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郑春《教学主线的建构》认为:“‘主线’是‘主要线索’的简称,是指占主导地位或统领事物发展的线索。教学主线是整体解读视点与各个教学点断续互动、有效交融后建构起来的课堂教学形态,是在整体解读视点穿针引线下,教学点之间彼此相连,融通共生,建立意义关系,生成完整的意义链,是教学活动中各种变量交互作用后生成的一条主要线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4期)

毛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主线教学的实践研究》认为:“教学主线是连接课堂上各个学习知识点,包括教学目标实现,品质养成所形成一条线索,体现教学内容主旨,教师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比较教材,产生比较成熟、全面、具体的教学思路。主线教学是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点、环境条件和实际情况,通过设计明晰的教学思路,优化课堂历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于知识内容讲解下,发挥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使他们变为课堂上真正的主角,使得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品质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浙江师范大学2011级教育硕士论文。按,文中病句错字系原有,未擅自改动。)

虽然语文、数学学科不同,但在关于“教学主线”的两种定义中,并未显示明显的学科差异。应该说,两种定义都是较为严密的,都是着眼于“教学主线”的含义以及和整个教学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关系。

孙双金对教学主线似乎没有很严密的定义,他总结了六种教学主线设计的方法:一是由文路设计教学主线;二是由课题设计教学主线;三是由警句设计教学主线;四是由过渡段设计教学主线;五是由习题设计教学主线;六是由插图设计教学主线。文章认为,教学主线的设计,使课堂教学有了总体框架,有了一个切入口,有了一个把手,有了一个沟通教与学的通道。(见吕纯孝《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裴海安主编《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第250页,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这六种主线,一看就知道,是属于教学设计范畴的,它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和确定。这六种主线的因素也不是每篇课文都具有的,也就是说,灵活机动,教师自己根据课文特点决定。他要传递的信息是,教学主线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而这六种教学主线的设计方法,实际上是课文中具有的某种因素,带有举例性质,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教学构思来设计主线。我们也完全可以断言,这六种主线远远不是全部,我们在其他老师讨论教学主线的文章中,已能看到不少,如话题、中心句、关键词等。总的来说,孙双金提出的六种主线,体现出语文学科的鲜明特点,这也是许多语文老师感到亲切和可以实行的地方。

二、本项研究的背景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教师接受先进理念的渠道多了,参加不同层级培训的机会多了,实践展示的平台也多了。学习、实践、体验促使教师的理念发生转变,继而外显为日常的课堂教学行为。大部分教师能做到依据年段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关注表达,重视对学生开展语言表达训练;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较为扎实;关注朗读指导,开展多元评价。但与此同时,我们在日常随堂课的听课过程中也发现,课堂中还存在着一些共性的误区,如问题繁多琐碎、缺少深入钻研,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而学生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下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欢乐、也失去了思维的灵性。产生这些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佳思路,不清楚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主线贯穿,学生认知处于零散状态。

教学主线的提出,既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如“主线不明,思路不清”等某些弊端,更是对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思考与追求。教师应该有教学主线的意识,精彩的语文课多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的有无及清晰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教学主线可以提振全局,可以穿针引线,可以周密安排、细而不乱,使教学更有主体性、系统性和艺术性。学生则能有效学习(减少无用功)、有序学习(掌握重点)、有法可依(学习方法)。而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培养和磨炼,需要从积累教学经验开始,并最终走进教学艺术的殿堂。

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主线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多边对话的过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动态发展,所历经的轨迹,逐步融通为一个阅读导向,一种教学思路,是一个富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言语实践过程,决定着教学活动的质态和方向,很显然,其核心因素是整体解读视点。

总之,教学主线既是文本核心价值的载体,又是教学活动的黏合剂,还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线路指南,更是激活学生阅读潜力的快捷键,具有逐渐清晰、不断丰富、动态生成的活力,能帮助学生体会文本的内在联系和神韵,系统地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效果。

三、主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1.课题入手,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灵魂”,抓住了课题就等于抓住了课文的核心。以课题作为“切入点”设计教学主线,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同时易于突出课文的重点,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采蘑菇》,课文讲了小兔绕过大树,穿过草地,去采蘑菇的事。课题《采蘑菇》中的“蘑菇”是教学的切入点。

教学时,教师安排了“什么是蘑菇”和“如何采蘑菇”来展开教学。教师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什么是蘑菇,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菇”在这里要读轻声。然后继续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图上画了谁,它在干什么。在此基础上补全课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开展“谁干什么”这一基本句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建立起句子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带着“小兔怎样采蘑菇”的问题听教师读课文,随后在逐句交流的过程中随文渗透生字教学,做到有所侧重,其中“采”侧重字义,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采”的意思;“草”侧重字形,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认识生字;“地”侧重于笔画“横折钩”的教学及组词练习。在生字学习完之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在读课文、圈动词的过程中理解小兔采蘑菇的过程。最后,借助各种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生字和拼音“i、u、ü”。

例2: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5课《小壁虎借尾巴》可以紧扣“借”来设计教学主线。

教学伊始,教师可直接借助图片,引出课文的主人公“小壁虎”,并进一步追问“小壁虎干什么”,启发学生思维,探究课文内容,从而补全课题。随后在“小壁虎干什么”“谁借尾巴”的问答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课题结构,建立句的概念,认识并正确运用“谁干什么”的基本句式。然后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想想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思路,并让学生看着板书连起来说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让学生在连接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提升整体连贯表达的能力。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再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最后结合语境理解“再生”的意思,使小朋友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自己还会长出来。

例3: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9课《“病人”》可由课题入手,先让学生读课题,找找课题与其他课题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开展质疑,课题中的引号表示什么意思?“我”为什么要装病?围绕问题开展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1~3小节,找找直接描写“我”装病原因的句子,知道生病能享受特殊待遇,那装病究竟可以享受哪些特殊待遇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找句子,通过圈画词语,让学生读懂句意,并通过朗读来落实单元训练目标。紧接着让学生用四个“可以”连起来说一说“我”装病的原因,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再后,引领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4~5节,在圈圈画画读读中,理解“我”装病后吃了哪些苦,进一步巩固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最后,通过联系上下文,用文本中的内容来诠释文末“唉,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活,想不到却是自讨苦吃!”中“自由”“快活”和“自讨苦吃”三个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4: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9课《叙利亚的卖水人》,由课题入手,先借助图片让学生形象感知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然后让学生在轻声读第2、3节的基础上,探究卖水人所卖的水的与众不同。接着围绕课题,重点理解卖水人的特点:出尽奇招装饰摊位,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在理解人物特点的过程中,渗透字词教学,让学生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叙利亚的卖水人,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教材中,能围绕课题来设计教学主线的课文还有很多。这些课文一般都可从课题质疑入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为后面顺利地开展阅读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顺应文路,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其真。”根据文路来设计教学主线,可以使文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让教师、学生和作者如同共乘一舟,披文入情,探幽揽胜。

例1: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5课《国庆节的晚上》,课文先告诉读者国庆节的时间,然后具体描写了国庆节的晚上,天安门广场上焰火的颜色、姿态,最后发出了赞叹:国庆节的晚上真美啊!教学时,教师可顺着文路开展教学。

(1)学习第1节,练习说话,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学习生字“国”“庆”;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国庆节什么地方的景象,学习生字:安、门、场,学习部首:广字头,积累带有“广字头”的字,注意“门”的书写笔顺;

(3)借助图片形象感知“彩色”的意思,知道焰火又多又亮,把天空照得如同白天,学习生字“如”;

(4)轻声读第2节第二句话,圈出描写焰火的词语,比较焰火图片与实物图片,形象感知焰火的不同模样;

(5)以“无数彩色的火花从天而降,__________”为开头,介绍国庆节晚上的焰火;

(6)照着课文中的样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火花,运用“天空中的焰火像__________”的句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看到的焰火;

(7)看录像感受天安门广场的热闹,激起学生对国庆节晚上的赞美之情,学习生字“美”;

(8)复习字词,指导写字。

例2:沪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第29课《水上飞机》,全文以小海鸥与水上飞机对话的形式,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全文共8节,第1节写了小海鸥发现海面上有一只奇怪的“大船”,它寻根问底想知道这究竟是什么;2~7节写了小海鸥和水上飞机的对话,从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水上飞机有着各自的本领;第8节写水上飞机接到报警后迅速起飞去执行任务,进一步说明它的本领高超。

(1)学习第1节,了解水上飞机的样子,体会它样子的“奇怪”,自主学习“货”字,认识“贝字底”;

(2)学习第2~7小节,圈出写“水上飞机干什么”的词语,将圈出的词语连成短语,简单介绍水上飞机的本领,随机理解词语:救援、遇难、迅速;

(3)根据水上飞机不同的本领,给它们取个像“海上救护机”一样的名字;

(4)引读第8节,体会水上飞机的“着急”;

(5)复习字词,引导学生积累有相同构词特点的词语:降落、迅速、遥远、输送、救援。

例3: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14课《开国大典》,课题中的“大”字是本文的文眼,即指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隆重。全文记叙了入场、典礼、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四个场面,教学时,教师就可顺着这一顺序,有序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热烈。

(1)看媒体,读句子,形象感受“大典”庄严、热烈、隆重的气氛;

(2)照要求划分段落,知道课文是按照“入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的先后顺序来介绍开国大典;

(3)按要求划句,画简笔画,感受开国大典“入场”的庄严、热烈、隆重;

(4)圈画批注重点词句,感受开国大典“典礼”的庄严、热烈、隆重;

(5)在观看录像的基础上,提取文本信息介绍阅兵方阵,感受开国大典“阅兵”的庄严、热烈、隆重;

(6)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感受开国大典“游行”的庄严、热烈、隆重;

(7)围绕要素,有顺序地简要复述,再次感受“大典”激动人心的场面。

3.基于词句,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重点词是指在课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文章的一条线索。抓住这些词语设计教学主线,课堂教学自然会游刃有余。

例1: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15课《林海》,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介绍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通过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文中“我”对大兴安岭的感受“亲切、舒服”共出现三次,因此教学时,教师可将这两个反复出现的词作为整体解读的视点,引导学生在探究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原因的过程中理解重点句的含义。教学中教师通过检查预习,帮助学生明确林海就是大兴安岭,借助图片拉近林海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林海的树多美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描写作者对大兴安岭深切感受的词语:“亲切、舒服”,帮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围绕“为什么大兴安岭会让人感受带亲切、舒服”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首先在读课文、找词语、作比较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是因为作者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有了真实感受,才证实了大兴安岭的亲切和舒服。之后再画句子、圈词语,多种方式朗读的过程中,随作者一同去证实、感悟大兴安岭与众不同的岭,多而绿的林和美丽的花。随后,借助填空“大兴安岭的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 ,所以它美得并不空洞。”帮助学生理解大兴安岭“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进一步体会“亲切与舒服”。接着,补充学习资料,通过阅读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到作者第三次感受到“亲切、舒服”的原因。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借助板书介绍林海让人感到亲切、舒服的原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小结课文内容,借助板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连起来说清楚大兴安岭让人感到亲切、舒服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文章中往往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统领全文,或揭示中心,或蕴含深意,它们就是重点句。教学中如果能抓住这些句子设计教学主线,就能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

例2: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5课《荒芜的花园》一课中,贝尔太太挂的两块牌子是整体解读的视点,教师可紧紧围绕描写这两块牌子的句子来设计教学主线。首先,教师可先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在自读第1节的基础上,感悟贝尔太太花园的美丽;然后告诉学生在这样美丽的花园前,贝尔太太却先后挂了两块牌子,让学生找出描写牌子内容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贝尔太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挂起牌子的?牌子上的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牌子挂了以后的结果是什么?再启发学生思考,当贝尔太太独自一人守着荒芜的花园时,她会怎么做?让学生模仿文中的表达方式,为贝尔太太设计一块牌子。

例3: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第7课《妈妈,我们要活下去》一课,以课文的主人公小洛迪说的一句话来作为课文的标题,显然这句话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将此作为课文整体解读的视点。

教学伊始,教师可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找找它与其他课题的不同之处,明确它是洛迪说的话,继而拓展思维,进一步思考,既然是文中人物说的话,为什么不用引号呢?帮助学生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然后,请学生轻声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这句话出现了几次,理清课文线索,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句话既然是洛迪说的,那洛迪是个怎样的孩子呢?紧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1、2小节,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借助词语来介绍洛迪,感受他男子汉的气概,培养学生运用信息进行表达的能力;那么洛迪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这句话的?借助问题请学生观看与洪水有关的视频,直观地感受洪水给洛迪和妈妈带来的惊恐;再指导学生读读6、7小节,找找洛迪鼓励、保护妈妈的语句,让学生在画画圈圈的过程中感受洛迪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洛迪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地鼓励妈妈,我们要活下去;最后教师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运用文本内容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例4: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第4课《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一课中,最后一句“欧立希以解救人类疾苦的坚强信念,以对科学实验百折不挠的勇气,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在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就可以围绕这句话展开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联系文章明白“神奇子弹”指的就是606编号的化学剂;第二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1~4小节的内容,在重点学习“欧立希多么希望把他们救活呀!”“他立下志愿,要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欧立希坚定地表示,我们必须用神奇的子弹去消灭它”“欧立希决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个大胆的幻想”这四句话的过程中,理解体会欧立希的坚强信念;第三步:学习课文5~7小节,引导学生在圈画词句、品读感悟的过程中感受欧立希的百折不挠的勇气,并结合语境理解“废寝忘食、百折不挠”的意思;第四步:让学生借助板书,以欧立希百折不挠地做实验为开头练习说话,引发对欧立希的敬佩之情。

4.抓过渡段,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过渡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段的文字虽然不多,就一小段甚至一句话,但它在全文的结构中却绝不能少。正由于过渡段在文中的特殊作用,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设计教学主线,这样既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习课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谋篇布局、安排和选择材料的能力。

例1: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16课《赵州桥》一课中,有一句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教学时,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学习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这座桥”在文中指的是赵州桥,继而在通读第1节的基础上,提取与赵州桥相关的信息:地理位置、设计者、历史、地位;第二步:引导学生在圈画相关句子、词语的过程中学习感悟赵州桥的雄伟,了解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第三步:借助视频直观感受赵州桥的壮观,体会设计之巧妙;第四步: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赵州桥石栏板上各种精美的图片,并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美观;第五步:引导学生在引读中,加深对赵州桥历史地位的了解,激发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例2: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35课《将相和》一课中,有这样两句话:“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案,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两句话在文中三个小故事中就起到穿针引线的过渡作用。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它来设计教学线索:第一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蔺相如立了什么功,分别是怎么立的?第二步,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课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两句话,如果删去这两句话行吗?通过学习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原来这两句话看似不起眼,其实在课文中起到连贯全文的作用。正是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的出色表现,才赢得了赵王的信任,才会让他随自己出行渑池会见秦王;也正是因为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凭借自己出众的胆识与大无畏的气概,镇服了霸气十足的秦王,为赵王挽回了一国之君的面子,才使得赵王对他赞赏有加,封他做了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使得廉颇心理失衡,从而引出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例3: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22课《无言的爱》一课中,“这些充满情趣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动物间无言的爱。我感谢新闻工作者!”这一自然段在文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的整体抓手,设计教学。先让学生找到课题“无言的爱”这一短语所在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几个充满情趣的镜头,分别对应哪几个小节?接着引导学生分镜头学习,想想哪些场景令人感动,圈出重点词语,说说理由,并适时开展朗读指导。

5.观赏插图,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课文中的插图是编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而精心绘制的。遗憾的是,我们教学时往往忽略这一点,没能使插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让课堂教学显得新颖别致。

例1: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2课《闹花灯》,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些谁?他们在干什么?在学生回答了小孩子们有的观灯,有的拖灯之后,教师适时揭示课题《闹花灯》,并告诉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第1节,感受元宵节夜晚人多、灯多的热闹景象,理解“人流如潮、灯火通明”的意思。接着再回到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画了哪些灯,用简单的词句来描述一下这些灯的样子。孩子们脸上的神情怎样? 他们此时的心情如何?带着这些问题,师生共同学习第2节,通过学习,首先让学生知道第2节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街上的花灯十分多,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其次让学生再看着图片以“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为开头,练习说话,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其表达能力;再次让学生找出描写龙灯的句子,知道作者从外观、颜色、动态三个方面来描写龙灯;最后在朗读中感悟孩子们的心情是激动、兴奋的,随文学习生字“金、光、情、自、禁”,学习部首“竖心旁”。

例2:沪教版一年级第二学期第7课《水妈妈的孩子》,文中共有7幅图,他们分别是水妈妈的7个孩子。教学时,可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先让学生在数数、看看的过程中知道水妈妈一共有7个孩子。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读读课文,看看图片”的过程中知道大娃是乌云,二娃是彩虹,三娃是浓雾,四娃是露珠,五娃是白霜,六娃是雪花,七娃是冰山,并随文学习生字:彩、霜、冰,适时开展表达训练,让学生看着图片,连起来介绍水妈妈的孩子。接着让学生再次观察图片,依据事物的形状,集中开展量词学习,读准“层”的读音。再引导学生边读句子,边圈动词,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并随文学习生字:背,侧重其书写笔顺。最后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基础上,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风伯伯夸孩子们聪明的原因。

例3: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4课《只有一个儿子》,虽然文中只有一幅图,但是图中呈现的5个人,恰恰是故事中的关键人物,因此,教学时教师也可另辟蹊径,从图片入手开展教学,增加教学的形象性、新颖性。第一步,出示图片,说说图片中画了哪些人?第二步,读读课文第1~6小节,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分别说说三个妈妈和老爷爷在各自干些什么,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并随文开展生字教学,“歇、伶俐、赛”侧重字意理解,“莺、嗓”侧重字音,指导书写“歇”。第三步,回到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继续用“谁干什么”的句式说说小男孩的行为,并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他为什么要帮妈妈拎水桶,随机学习部首“包子头”,注意生字“拎”的读音,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沉甸甸”的意思,体验妈妈的辛劳。第四步,再让学生读课文7~13节,引导学生理解另外两个孩子的行为,在朗读比较中,理解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的原因。

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来组织教学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6.研究习题,设计与实施教学主线

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精心设计的,它是教师的主要依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例1: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9课《医生的心思》一课课后有两道题:第一题,读读课文,想一想,格里辛格医生的心思是什么?课文中哪几句是描写他的心思的?第二题,分角色朗读医生与女病人的对话,想一想,格里辛格医生为什么不收女病人看病的费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这两个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问题是与课题有关的,教师可先让学生带着“格里辛格是谁”这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找到文中直接介绍格里辛格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心思是什么意思”“文中格里辛格的心思是什么”这两个思考题学习课文第1节。接着围绕着第二个问题提示,引导学生精读课文2~14节,从女病人与格里辛格的对话中,理解格里辛格不收女病人看病费用的原因,并适时开展指导朗读,读出女病人说话简短、干脆利索的特点。

例2: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第12课《田忌赛马》一课中,课后有这样一道题:默读课文,想一想两次比赛分别是怎样比的,结果怎样。然后把其中的一次比赛复述给大家听。这道题清晰地揭示了课文的教学重点。教学时,教师可围绕这题设计教学思路。

(1)轻声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几个人?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有关人物;

(2)帮助学生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借助板书,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再次读课文,想想田忌与齐威王赛了几次马?每次是怎样比的?结果各是怎样的?完成有关表格的填写,随文学习生字“丧”,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

(4)借助板书复述田忌赛马的经过,理解田忌第二次获胜的关键: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5)是谁想出了这个绝妙的办法呢? 怎么会想出这个办法的呢? 轻声读3~12节,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并通过朗读指导帮助学生体会孙膑仔细观察、善于分析的人物特点。

例3: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第18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课后习题为:第一题,默读课文,找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第二题,课文介绍了小兴安岭四季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概括地说说这个季节的景物特点。教学时,教师可围绕这两道题,帮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第一步,轻声读课文,找出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第二步,小兴安岭在哪?为什么把它称为树海呢?带着问题读读课文第1节。第三步,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季节,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圈出相关的词句,完成表格的填空。第四步,组织学生开展交流,适时进行朗读指导以及字词教学。第五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四、主线教学的初步成效

在主线教学的研究中,老师们边研究、边学习、边实践,总的来说,提高了对主线教学的认识,增长了主线教学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对老师们来说,进一步理解教学的整体性,对优化课堂教学理念的影响是革命性的。主线教学实际上是整体性教学的一种方式,它主张将语文教学的要素放在整体的背景下来理解。实际上,课文中的所有要素,包括显性的字词段落以及隐性的结构线索,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为表达文章主题而存在,而主线教学在于把握文章的整体,根据课文特点来设计,主线有着穿点连线的作用。和主线教学的整体性相联系的,便是主线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其实,主线并非很明显地放在那里等候教师去使用的,更多的情况,是教师在钻研课文的过程中,触摸到了课文的脉搏,于是心有灵犀,提炼出带动全局的线索。

对于主线教学的认识,是实施主线教学的基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师们在主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中,钻研课文,提炼要素,设计主线,取得了切实的效果。

对教学主线的思考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老师们在教学设计的要求上,专门设计了“整体教学设计表”,包括“整体设计”“学生活动”“教学目标”三栏,教学主线设计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以及专业提升也都来自于他们的教学实践。

下面略举几个课例,来观察一下教师们对教学主线的思考、实践和初步效果。

例1:《一颗小豌豆》(沪教版第九册第9课)对这篇课文的主线设计,老师颇费了一点心思。从课文整体上来看,这篇文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豌豆荚里的小豌豆各自表达自己的心愿;第二部分是最小的一颗豌豆达成心愿的过程。像这样的课题,很容易想到“以课题为主线”的设计思路,但是老师们发现从课题来看,只能看到故事的主角,而发现不了行文的主线。在反复阅读课文后,老师们觉得“小豌豆做什么”“小豌豆怎么做”是写作的结构,也是这篇课文的主线。于是他们有了整体设计的方向(见表3)。他们发现,无论是“小豌豆做什么”还是“小豌豆怎么做”这两部分中,都能体会到“爱”的力量。小豌豆要做件好事,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奉献;小豌豆努力生长来影响小姑娘去战胜病魔,更是一种“爱”的力量。全文无一“爱”字,但读后总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萦绕,有一丝从心底自然生成的感动,让人回味,使人不由自主地随小姑娘心情的变化而变化,随小姑娘病情的好转而欢乐,不由自主地因小豌豆的善良和爱而生出敬佩之情。小豌豆的爱并不惊心动魄,更不荡气回肠,但却润物无声,自由流淌。因此“爱”就是本文的文眼,也是学生要在课堂中体会到的。

表3 整体教学设计表

例2:《天鹅的故事》(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12课)这篇课文是根据北师大教授章廷桦的同名文章改编而成。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

课文以天鹅的啼叫声贯穿,描述了三幅画面:(一)由于反常的天气变化使湖面再次上冻,致使一群北归的天鹅陷入绝境;(二)在危急关头,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众天鹅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协力砸破冰层;(三)摆脱了危机,众天鹅共祝胜利。三次啼叫,第一次共忧患,第二次齐抗争,第三次同分享。文章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文中三次出现天鹅的叫声,声外有音,言外有意。我们以这三次叫声作为教学的主线,对本课进行了整体教学设计,借用多媒体的辅助,巧妙地将朗读指导、语言品味和表达训练穿插其中,重点体会天鹅的三次叫声(见表4)。

表4 整体教学设计表

例3:《不倒翁》(沪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18课)本文是一首儿歌,是“读儿歌识字学拼音”中的教学内容。写了一种传统民间玩具——不倒翁,内容有趣而浅显,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本文共两句话,句式结构相似,字数相同。第一句介绍了不倒翁“真呆”的原因,即胡子一把,样子像小孩。第二句介绍了不倒翁“不呆”的原因,即推它倒下,它又站起来。

课题“不倒翁”即是本文的文眼。围绕文眼“不倒翁”,老师理清了课文的教学主线:认识“不倒翁”,初步感受不倒翁的有趣→了解不倒翁外形的可爱→了解不倒翁玩法的有趣→理解不倒翁既呆又不呆的原因,感受儿歌的童趣(见表5)。

表5 整体教学设计表

本课教学设计前后呼应,在揭示课题环节了解“翁”的概念,初步感受儿歌主人公“不倒翁”的样子和特点,为深入学习儿歌作铺垫;整体感知环节,边听边想: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不倒翁?在课堂上,学生各执己见,用“不倒翁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表达,激发学习兴趣;细读儿歌,在问答游戏中,感受不倒翁“真呆”和“不呆”的原因,最后让学生玩一玩不倒翁,联系儿歌说说不倒翁到底呆不呆,仍借助句式“不倒翁怎么样”说话,从而感受不倒翁“既呆又不呆”。学生依着教学主线这根缰绳,逐步寻得“马”——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不倒翁是一种有趣的玩具。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然不会有老师那样的清晰思路,但是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体会课文的整体性特征;在感受作者或细腻,或震撼的心绪的同时,也体会作者的文章架构与遣词造句的用心,对他们来说,自然是有收获的。语言的学习在于体会、在于积累,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品味乃至于喜欢、欣赏,那就是莫大的收获了。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深情地说道:“我梦中的课堂,学生小脸通红、眼睛炯炯有神;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这确实是种令人神往的生动画面,我们相信,这样的画面也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

结语

设计教学主线,改进课堂教学,对我们来说,是将理想化为现实的实践尝试。教学主线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设计思路,而这种设计思路落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则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体会和灵活运用。它同样昭示我们,涉及师生发展的事情,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做。

【文献参考】

[1]裴海安.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50.

[2]郑春.主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1(1).

[3]郑春.主线教学:整体把握视点的创设方法[J].江苏教育,2013(3).

[4]郑春.教学主线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

[5]毛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主线教学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6]裴海安.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