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粽子》教学实录

《粽子》教学实录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一起来吃粽子。一说到吃粽子,人们就会想到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不过这一次沈老师传的是粽子。大宁国际小学有专为境外班的学生开设的文化主题活动课,《粽子》即是二年级的一次文化主题活动课。阅读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说话教学以用句式说有关粽子的内容。沈正亭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根据境外班以外籍学生为主的情况,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词与实物、动作或感觉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抽象的事物变

——中外学生多元文化学习活动

师:上个星期,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生:端午节。

师:哦,都知道。端午节,谁会读?你来读。

生:端午节。

师:真响亮。预备,齐。

生:端午节。

师: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在公历的5月28日。端午节,中国人有吃粽子的习俗。我们来看一看粽这个读音。拼读的时候要注意,平舌音。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正在学拼音,请个小妹妹来读。

生:粽。

师:拼一拼。

生:zòng。

师:真棒,你来拼。

生:zòng。

师:预备,齐。

生:zòng。

师:这个字在汉字中是用形声字的方法来构字的。左边是个米字旁,注意最后一笔,捺改成点,表示它的意思,是它的形旁。右边是个,读——

生:宗。

师:表示它的读音,是它的声旁。知道粽子的“粽”为什么是米字旁吗?

生:因为他是用糯米包的。

师:用眼睛观察,我们能够知道汉字组字当中许多小秘密。读一读,粽子。

生:粽子。

师:现在正是人们吃粽子的时候,有没有看见过爸爸妈妈包粽子呀?

生:没有。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包粽子要哪些东西?大家一起来看吧!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这是什么?

生:粽叶。

师:这翠绿的是用来包粽子的粽叶。音读准了,再来读一读。

生:粽叶。

师:这雪白的是什么?

生:糯米。

师:读准了。你读。

生:糯米。

师:你来说,读什么?

生:糯米。

师:一起说。

生:糯米。

师:糯米和我们平时吃的大米不一样。煮熟了以后香糯黏滑,味道好极了!我们来看看,用粽叶和糯米来包一个粽子。用翠绿的粽叶裹住雪白的糯米,用绳子扎紧,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师演示包粽子)看清楚了吗? 好,回到座位。

(生回到座位)

师:用翠绿的粽叶裹住,跟我说,裹住。(出词卡)

生:裹住。

师:雪白的糯米以后,用绳子——(出词卡)

生:扎紧。

师:一起读。

生:扎紧。

师:就能包成粽子啦!用上这两个词,谁能来介绍,粽子究竟是怎么包出来的?先请一个大哥哥来说一说。

生:粽子先用粽叶裹住那个糯米,然后扎紧——

师:用什么扎紧?

生:用绳子扎紧。

师:就包成了——

生:就包成了一个粽子。

师:你说得很好,去掉那两个“那个”,你的说话就更流利了。再来说一遍。用粽叶——

生:用粽叶裹住糯米,再用绳子扎紧,就包成了一个粽子。

师:真棒!给点掌声!还有谁也学会了?你来说。

生:先用粽叶裹住糯米,之后用绳子扎紧,一个粽子就包成了。

师:真棒,你也来试试。

生:先用粽叶裹住糯米,然后再用绳子扎紧,就是一个粽子了。

师:就包成了粽子。大哥哥大姐姐学得真棒! 我们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我们做个游戏——咬耳朵。请你到大哥哥大姐姐耳朵旁,大声地说一说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让他知道,你也学得很棒,开始。

(生做游戏,师巡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美食——粽子。吃过粽子了吧?那么在吃粽子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去看过粽子的形状啊?

生:看过。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站到前面来说一说粽子像什么?

生:我觉得这些粽子……

师:这个粽子,指着它说——

生:我觉得这个粽子就像冰激凌下面的蛋筒一样。

师:像蛋筒,你说。

生:我觉得这个像元宝。

师:已经看到了,你说。

生:这个像邮筒。

师:还有吗?

生:这个像螺丝。

师:你说。他说完后面一个人就自己上来了。

生:我觉得这个像滑滑梯。

师:好的,继续。

生:我觉得这个像枕头。

师:像枕头,继续。

生:我觉得这个像香包。

师:我发现我们小朋友说的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的这些东西。不过粽子已经流传有两千多年了,人们习惯怎样来说这些粽子的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瞧,在古时候,这个粽子像什么?

生:枕头。

师:对,这是古时候的枕头。再来看,这个像什么?

生:元宝。

师:一起说,像什么?

生:牛角。

师:这个你们一定不知道。像什么?我告诉你们,古时候称重量用的秤砣。说一遍。

生:秤砣。

师:这个像什么?

生:小脚。

师:这个像脚。多有趣呀!粽子有这么多的形状,看一看,在这些词语中,我们低年级小朋友有哪些是不认识的?上来圈一圈。

(生圈字)

师:这个字他不认识,我来标个拼音。借助拼音,谁能够拼?来,你来拼。

生:tuó。

师:再响亮一点。

生:tuó。

师:请你做次小老师,带小朋友一起读一读。

生:大家跟我读,tuó。

师:真棒,这个字认识吗?

生:秤。

师:请你来读。

生:秤。

师:连起来读。

生:秤砣。

师:你也来读。

生:秤砣。

师:一起读。

生:秤砣。

师:真棒!跟我读,像枕头。

生:像枕头。

(依次读“像元宝”“像牛角”“像小脚”“像秤砣”)

师:请个大哥哥也像老师这样,带着小朋友一起读一读。

(生读词)

师:给点掌声。人们习惯根据粽子的形状来给粽子取名字。像枕头的就叫——

生:枕头粽。

师:真棒!再来一次,像枕头的就叫——

生:枕头粽。

师:像元宝的就叫——

生:元宝粽。

师:像牛角的就叫——

生:牛角粽。

师:因为它像秤砣,所以叫它——

生:秤砣粽。

师:之所以叫它小脚粽,为什么?

生:像小脚。

师:因为它像小脚。其实,粽子的形状还不止这些。认识吗?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

生:省略号。

师:你来说。

生:省略号。

师:你也来叫叫它的名字。

生:省略号。

师:跟我读,省略号。

生:省略号。

师:那你知道它省略了什么?表示什么?

生:表示有更多的东西。

师:更多的什么东西?

生:更多的粽子,所以用点来表示。

师:用什么来表示?

生:用省略号来表示。

师:表示更多的粽子的——

生:形状。

师:你说完整,表示还有——

生:表示还有更多的粽子的形状。

师:真棒!你听清楚了吗?学着大哥哥的样子,再说一遍。

生:这个省略号表示更多粽子的形状。

师:还有更多的——

生:还有更多的粽子的形状。

师:谁也知道了?

生:还有更多的粽子的形状。

师:多有趣的粽子。请你选上两种到三种,来为大家介绍介绍粽子的形状,行吗?

生:行。

师:我们一年级说一句话就够。谁来试试?你先来说。

生:图片上的第一个粽子,它叫枕头粽,因为它的形状很像枕头。

师:他知道了一个,像枕头的粽子就叫枕头粽。

生:屏幕上第三个粽子……

师:这句话省略,直接说。

生:牛角粽之所以叫牛角粽,因为它的形状像牛角。

师:像牛角,真棒,还有吗?来听听大哥哥怎么说。

生:之所以叫元宝粽,是因为它长得像元宝,而且包的糯米是金灿灿的。

师:你已经观察到它的颜色了。谁来跟老师合作来说一说。我请你来说。粽子有很多形状,看看黑板上,我们要用上这些词来说。

生: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

师:真棒,谁听清楚了这句话,会说了吗?

生:粽子的形状有像枕头的。

师:粽子的形状怎么样?

生:粽子的形状有的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

师:你觉得粽子的形状怎么样啊?

生:很多。

师:把这句话加上去。

生:粽子的形状有的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粽子的形状很多。

师:给你提个意见,把这句话前面“有的”去掉,这句话才会通顺。再说一次。

生:粽子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粽子的种类很多。

师:粽子的?

生:粽子的形状很多。

师:对了,现在学会了。还有谁也能来试一试?

生:粽子有的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粽子的形状很多。

师:你不用“有的”,再说一遍。

生:粽子像枕头、像元宝、像牛角,粽子的形状千姿百态。

师:千姿百态很厉害,它是会变魔术的粽子。你说说,你喜欢哪个粽子?

生:元宝粽。

师:为什么?说理由。

生:它包出来的糯米和别的粽子不一样。

师:糯米是一样的,什么不一样?

生:糯米的颜色不一样。

师:说呀。

生:元宝粽包出来的……

师:元宝粽打开以后,怎么样?

生:元宝粽打开以后,它的糯米是黄色的。

师:元宝粽打开以后是怎么样的?糯米不要用,直接讲颜色。

生:是黄色的。

师:黄色一点都不美,给你一个词,金色的。再说一遍。

生:元宝粽……

师:我喜欢?

生:我喜欢元宝粽,因为元宝粽打开以后颜色是金色的。

师:金灿灿的。他不仅会说像什么,像什么,像什么,还说了自己所喜欢的粽子。你也想说?

生:我也喜欢元宝粽,因为元宝粽剥开糯米,它的颜色是金色的,而且它的样子像元宝,感觉吃下去之后能发财。

师:它能发财。其实中国人包元宝粽真的有这个意思,就是让我们大家讨个好口才。请你连起来介绍,粽子的形状怎么样?我最喜欢的又是哪一个?

生:我最喜欢的……

师:连起来说,粽子的形状?

生:粽子的形状很多,有的像枕头,有的像牛角,还有的像元宝。

师:我喜欢的是?

生:我喜欢的是元宝粽,因为剥开粽叶里面的颜色是金色的,吃下去让人觉得自己可以发财。

师:是呀,真棒!你也想说。

生:粽子的形状有的像枕头,有的像牛角,还有的像元宝。我喜欢牛角粽,因为我觉得吃下去以后就可以牛气冲天。

师:说得真棒!粽子不仅形状很有趣,而且味道也很美味。瞧,这个小男孩已经闭上眼睛了。让我们和他一起来闻一闻粽子的香味。老师在桌肚里面已经帮你们放好粽子,每人一个,打开塑料袋以后,凑近了,好好闻一闻。

(生闻粽子)

师:来,你说。

生:我觉得粽子好香好香,感觉吃起来一定很好吃。

师:很好吃。你还闻到了什么呀?

生:我闻到了一股茶叶的味道。

师:你呢?

生:我闻了就想吃。

师:闻了就想吃,口水也掉下来了。你说。

生:我闻到了肉的味道。

师:你呢?

生:我闻到了糯米的味道。

师:他很会用鼻子去闻美味。凑近一闻,我闻到了?

生:凑近一闻,我闻到了青团的味道。

师:我告诉你,这不是青团,而是我们所说的粽叶的清香,叫作——(师持卡片)

生:粽叶香。

师:大声地告诉我,什么味道?

生:粽叶香。

师:还不止,还有?(师持卡片)

生:糯米香。

师:读响一点。

生:糯米香。

师:还有肉的香味,豆沙的香味,还有米的香味,都是裹在——(师持卡片)

生:馅儿。

师:这个词很难读。馅儿。

生:馅儿。

师:再听一遍。馅儿。

生:馅儿。

(指名读“馅儿”)

师:你们所说的肉啊,豆沙啊,就叫做——

生:馅儿香。

师:口水出来了吗?就让我们来尝一尝粽子的味道。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粽子,不过在吃粽子之前,请大哥哥给小弟弟和小妹妹一张餐巾纸,我们把手擦干净。然后再来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刀、叉,或者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筷子,夹一小块到盆子里,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来品尝。

(生吃粽子)

师:发现了,动手最快的是你,站起来说,咬一口,嘴巴里面怎么样?

生:味道很好吃。

师:咬一口,吃到什么了?

生:赤豆。

师:赤豆咬在嘴巴里,味道怎么样?

生:它的味道甜甜的。

师:第二个动手最快的是?你来说一说,咬一口吃到了什么?

生:吃到了肉。

师:肉咬在嘴巴里面?

生:很鲜。

师:很鲜,这个词用得真棒!粽子不止有馅儿,还有糯米。糯米吃到嘴巴里面怎么样的?

生:糯米的味道甜甜的。

师:甜甜的。你说。

生:我觉得糯米……

师:咬一口,嘴巴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我吃到了糯米的味道。

师:糯米什么味道?

生:又香又甜,而且黏黏的。

师:糯米吃到嘴巴里不仅黏黏的,咬上去还是软软的。谁会说这句话?

生:不仅吃上去……

师:咬一口,嘴巴里……

生:咬一口嘴巴里的糯米不仅是黏黏的,还是软软的。

师:真棒!你吃到什么粽子了?

生:肉粽。

师:继续说。我吃的粽子是什么?

生:我吃的粽子甜甜的。

师:什么馅儿?

生:没吃出来。

师:看不出来,也吃不出来。好的,继续交流。

生:我吃到了豆沙馅,感觉甜甜的。

师:你们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粽子,在它的背后有很多传说。你们一边吃粽子,一边听老师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一说到吃粽子,人们就会想到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主张抗击秦国的侵略,可是不但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纳,他还被罢了官。眼看着自己的国家马上就要灭亡了,屈原的心里非常悲伤,非常愤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投汨罗江,以死抗争。屈原投江以后,人们非常怀念这位诗人,于是他们用竹叶包住糯米,投进了汨罗江。人们希望鱼虾吃了这些饭团,不要咬屈原,就这样,年复一年,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故事说完了,现在你们是不是知道了,为什么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

生:为了纪念屈原。

师:真棒!人们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跟我一起读一读。

生: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师:会读了吗?再请你读一遍,看谁读得最棒,最通顺。

生: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师:记住了吗?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谁背得最快,记得最牢。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师:不给你们看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是为了……

生: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师:这节课我们看了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看了它有趣的形状,闻了它的香味,还尝了它的味道。听了故事,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现在你们能不能再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粽子?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说上一个方面,我们大哥哥大姐姐可以说上两个方面,甚至更多的。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本来叫做击鼓传花。不过这一次沈老师传的是粽子。敲一下,传一个人。敲得快,传得快。敲得慢,传得慢。轮到你,你来说,说对了有奖。开始。

(师敲鼓)

师:请你上来介绍。抱着粽子上来吧!介绍一个方面,两个方面,都可以。

生:粽子是用粽叶、糯米和馅儿包出来的,先用粽叶裹住雪白的糯米,再用绳子扎紧,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师:还能再说一个方面吗?

生:粽子的味道又甜又咸,而且软软的,吃在嘴里黏黏的。

师:我知道了,她吃的是八宝粽,所以有甜的也有咸的。真棒!你是第一个,所以沈老师奖励你一个小粽子。这叫什么粽子知道吗?迷你粽。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敲鼓。轮到你抱着粽子上来了。

生:粽子是用粽叶、糯米和一根绳子包出来的,先用粽叶裹住糯米,再用绳子把它扎紧,就成了一个粽子。我最喜欢的是元宝粽,因为元宝粽撕开粽叶,看到的是金黄色的糯米。它的样子像元宝,吃了会让人发财。粽子吃起来很香,吃起来黏糊糊的。

师:你喜欢吗?

生:我喜欢吃肉粽。

师:他说了粽子的三个方面,这个粽子可以奖励给他。不过,在你拿粽子下去之前,要给它取个名字。你觉得给它取什么名字?大声说。

生:我给它取名金字塔。

师:金字塔,不错,又诞生了一个新的形状。你还可以继续敲一次。来,快上来说。

生:粽子是用粽叶包住糯米,再用绳子扎紧做成的。我喜欢元宝粽,因为它是金闪闪的。

师:真棒!这个小迷你粽就归你了。其实,我们放眼天下,中国有很多传统的美食。在我们的世界里面,有许多国家也有他们特色的美食。据沈老师知道,在日本有一个乞巧节。在乞巧节,人们要吃用7种蔬菜煮成的粥,有的时候是甜的,有的时候是咸的。你能不能也像介绍粽子一样,说说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说说它的形状,说说它的香味,或者味道,行吗? 没关系,我们回家后,可以上上网,查查资料了解一下,然后跟我们小朋友来分享一下。

点评

大宁国际小学有专为境外班的学生开设的文化主题活动课,《粽子》即是二年级的一次文化主题活动课。学校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让中外学生在看老师包粽子、赏粽子、品粽子以及听传说的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端午节文化,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活动让孩子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主题活动,激发表达的欲望,积极参与自主表达。

沈正亭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整个学习过程分为三个板块:赏粽子,即欣赏粽子的各种外形;品粽子,即品尝粽子的不同美味;说粽子,则是将活动中观察、感受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纵观整堂课,有以下特点:

一、语言学习与主题活动有机整合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阅读教学和说话教学。阅读教学以字词教学为主,说话教学以用句式说有关粽子的内容。这些内容整合在“看老师包粽子”“品尝粽子”和游戏“击鼓传粽”中。

沈正亭老师设计这节课时,在“看老师包粽子”和“品尝粽子”两个活动板块,安排了字词学习的内容。既有与包粽子有关的字词,如“粽”“裹”“扎紧”等,又有与粽子味道有关的字词,如“软软的”“黏黏的”“甜甜的”“咸咸的”等。在游戏“击鼓传粽”这一板块,沈老师安排了与介绍粽子有关的一些句式,如“有(的)……有(的)……还有(的)”等,使主题活动与语言学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兼顾不同的语言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特点,展开教学

境外班的学生,既有以汉语为母语的,又有以汉语为外语的。沈正亭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根据境外班以外籍学生为主的情况,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词与实物、动作或感觉之间的联系,从而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如“粽”“扎紧”“黏黏的”等。

在学生表达环节,沈老师采用“击鼓传粽”的游戏,要求学生将不同形状和味道的粽子,借助“有(的)……有(的)……还有(的)”等句式进行表达。通过对粽子的形状、味道和制作过程等方面的表达交流,再加上沈老师对端午节吃粽子来历的介绍,学生对中国端午吃粽子的传统有了初步的认知。

(上海市教研员 陈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