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德教育的管理过程中,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形成了“管理互动、家校牵动、机制联动”的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一、管理互动,形成了“三线四抓三有”的管理模式
在美德教育的管理中,历经四年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三线四抓三有”的管理模式。
(1)“三线”:即在美德教育的管理中,学校统一思想,成立了德育领导机构,形成了“校长主管、德育处主抓、年级组长和班主任落实”的三线管理网络。从校党支部——主管德育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环环有人抓,层层有人管。同时,又以政教处为枢纽形成辐射,构成从教科处、教务处——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任课老师,从总务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从校团委——年级团支部——各班团支部,从学生会——学生值周班的校园德育网络体系,使传统美德教育做到循序渐进,逐级推开。
(2)“四抓”:即学校各部门协作,抓好传统美德教育的落实。首先,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抓美德教育的管理和德育基地的落实:通过对新生的强化军事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求索攻坚的美德,激发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通过“三月文明礼貌月”“五四”青年节、“九九”重阳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送温暖,培养学生敬老养老的品德。其次,校团委与政教处抓传统美德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依据中学生的思想素质特点及德育工作要求,学校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各年级、班级将“学”与“创”结合。“学”,既以英模、劳模为榜样,又以优秀同学、伙伴为目标。“创”既争创文明班、先进班,同时掀起“创文明校园、树立新形象”的活动,培养学生主人公意识和集体协作的精神。第三,教科处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共同学习,反复宣传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及时代意义,从而推动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第四,总务处抓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的创设。几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上下功夫。在校园内,匠心独具地设计每一处“美德”教育点:校舍、教室、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井然有序;草地、花圃、石凳、错落其间;“天道酬勤、志存高远、温故知新”等名言警句随处可见。这种隐性教育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时时影响着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对教育者本身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再教育,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3)“三有”:在美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保证美德教育的实效性,应确保“三有”:一是活动有计划。活动计划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美德教育的整体工作质量和教育效果。每次美德活动计划是教师从指导和辅导的角度对一定时间内的教育活动进行全面的设计和安排;每学期或学年结合形势和中心工作搞哪些活动要有周密的安排,并把它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二是管理有章法。搞活动不能放任自流,也不是越多越好,成功的关键在于活动的质量,要确保质量就要有管理,要有专人负责,落实到人,不要有疏漏。也就是说,在搞活动时应有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活动宗旨、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组织机构、步骤、规模、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另外,要根据活动特点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第一。三是活动有目的。在开展美德教育活动时,要明确每次活动的目的,尤其要不断深化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活动的主体思路,促进每一次活动高效推进。
二、家校牵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美德教育格局
在美德教育的管理中,学校建立起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美德教育格局。
(1)社会为依托:在美德教育中,各级党政部门和教育行政要把美德教育纳入社会教育总体规划之中,按社区分块成立美德教育协调小组,建立一支有素养、讲道德、有一定伦理知识的道德教育辅导员队伍,设立“道德讲堂”,为创造良好道德氛围,根据国情、民情和德情,加强立法以有效治理那些道德低下但自认为尚不够违法情节的人。同时,还要调动、激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传统美德教育:协调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社会上各公共娱乐场所,各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活动场所,应有组织、有计划、有内容地开展中华民族美德与优良传统文化教育;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开辟各类德育基地,结合实际充实内容搞好建设;指导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召开各类学习会、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通过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建立《社区文明公约》《居民守则》《社会公德》等规程,加强社区文明建设。
(2)学校为中心:在美德教育中,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智力优势,除以教学为主渠道外,宜把美德内容按专题,以主题班会、课本剧、故事会、演讲会、幻灯片、小品等形式展开,还可鼓励青少年收集美德名人录、格言荟萃,组织美德教育专题手工报、小画展等。
(3)家庭为基础:学校制定了《四川省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家委会章程》,成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微信群、QQ群、家校联系本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充分发挥家长、社会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在美德教育中,家长要从小对孩子进行“我是炎黄子孙”的民族归属教育,运用道德故事、名人名言教育孩子懂得天下为公、爱国爱民、尊敬师长、勤奋节俭。这里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示范,首先做楷模。
三、机制联动,形成了美德教育的“三大保障”机制
美德教育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1)目标导向机制:目标是美德教育前进的方向,具有凝聚、团结的力量。建构美德教育保障机制,首先应建构目标导向机制。在研究中,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学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实行学校、家庭、单位、社区四结合的综合运行模式与机制,通过大面积的美德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益,拉动社区文明建设,为实现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当然,目标不仅应具有导向性,还应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
(2)内容架构机制:美德教育主要内容体系的构建是美德教育的基本机制,具有指导、规范、长效的依据作用。当然,美德教育内容的构建还应学习、借鉴、利用、吸收包括西方在内的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使其与中国美德相融合,做到中西结合,以中为主。
(3)组织网络机制:这既是实施美德教育的保证,也是开展好美德教育实施的关键。建设组织网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确实建有组织,能形成网络,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并上下沟通,彼此支持。二是各层级选好负责人:从行政的角度应选定主管;从业务角度看,要选有学问的、能干事的人。只有建立了健全的组织网络机制,美德教育才能可持续地推进。(潘先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