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秋月(执教) 陈庆宪(评析)
◎课前思考
“克”和“千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对于质量单位学生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亲自体验来获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重视让学生去掂一掂物品,从中感知几克、几十克、几百克、1千克或几千克。这说明让学生亲手掂一掂物品的感知过程是相当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选择怎样的材料来掂,把握怎样的时机来掂,这些因素都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比如下面的第一次教学方法,此教法是我们平常见到最多的一种教法,在这种教法中教师虽然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掂一掂物品的体验,但由于呈现的时机和呈现的材料不是特别科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知。第二次教学我们从材料和呈现方式上做了较大的改进,主要优点是排除了学生对物品视觉上的干扰,增强了对比的感知。下面把前后两次的教学简要过程做了整理分析,供大家参考。
◎实录与评析(第一次教学)
1.揭示课题,了解起点。
师:有两位小朋友在聊天说到“我的体重是30米”。你们认为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体重不能用“米”。
师:是的,“米”是长度单位,体重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克和千克”。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过或听到过“克”和“千克”吗?
学生说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例子后,教师借助于投影呈现超市场景,并放大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突出包装上对质量的标记,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多少克或多少千克,同时认识字母g 和 kg分别表示克和千克
2.实践体验,感知克和千克。
(1)感知“克”。
师:请大家拿出学具袋找一找,用手掂一掂,哪些物品计量时是用“克”做单位的。
(学具袋中预先放有学生日常食用的小食品,在包装盒上写有如100克、30g等。还有一支铅笔、橡皮擦、1元的硬币、1角的硬币等)
学生从学具袋逐一拿出物品进行观察,掂一掂后,教师提出:你们觉得哪个物品的质量最接近1克。
这时大部分学生都找出1角的硬币。教师指出:是的,这1角的硬币是最接近1克了。
教师在投影上又呈现出了2分币、1角币和1元币,向学生指出:这2分币大约是1克重,而这1角币实际上大约有3克重,1元币大约有6克重。请大家把1角和1元的钱币分别拿在手上再掂一掂,感觉怎样?
生1:都很轻、很轻的。
生2:1元的硬币和1角的硬币哪个重一些?
师:说得很好,你们还能找一找身边1克重的物品吗?
(很多学生都找得不是很准确,这时投影出示了2枚1分币大约1克重、2枚回形针大约1克重、6粒黄豆大约1克重,让学生识图)
师:你们还能找一找比1克要轻的物品吗?
(学生先说到了屏幕上呈现的1枚1分币、一枚回形针、一粒或两粒黄豆。接着在教师继续引导下学生说到了一根羽毛、一根细毛线等)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估一估橡皮擦、铅笔、数学书大约有多少克?
学生活动之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
生:这支铅笔大约有10克、20克;这块橡皮擦大约有10克、30克;这本数学书大约有100克、200克、400克。
师:要准确知道这些物品有多少克,我们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生:要用秤来称一称。
教师出示一架天平,与学生一起分别称出这些物品的质量。
(再让学生把这些物品放在手上掂一掂)
(2)感知“千克”。
师:刚才我们一起称出了这本数学书大约有250克,那有几本这样的数学书是1千克呢?
生:有四本这样的数学书。
师:为什么?
生:250克+250克+250克+250克=1000克。
教师随手板书出这一式子,并写出:1千克=1000克。
师:请大家合作把四本数学书叠在一起放在手掌上掂一掂,感受1千克到底有多重。
紧接着教师提供了2包盐,每包标有500克,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包的质量和两包的质量。使学生感受500克与1千克的区别。
师:你们来猜一猜一把凳子大约有多少千克?
(学生用手提一提凳子猜它的质量,学生猜的最轻的有3千克,重的有20千克。这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这一把凳子4千克多一些)
接着再让学生估一估身边的物品大约有多少千克?
3.组织练习,加深感知。
把“克”和“千克”填入下列相应的括号内:
1个乒乓球重约3( ) 1包大米重约15( )
1个苹果重约200( ) 1袋洗衣粉重约2( )
小华今年7岁了,他的体重大约有20( )。
【评析】 以上教学过程是从引导学生感知“克”开始,再到感知几十克与几百克的物品质量,最后再去感知千克和几千克。这与人教版教材的编排的顺序相同,而在感知1克时,教师没有采用课本上所介绍的要用2分币让学生放在手上掂一掂,因为在生活实际中2分币确实也很少用到。所以教师只在投影上呈现2分币的图片,让学生掂一掂的是1角和1元的硬币。我觉得这样的处理还是可以的,问题是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虽然比较注意让学生经历掂一掂的过程,试想要学生体验不同物品轻重与多少克或多少千克的对应感知,但从实际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① 在对“克”的认识这一环节的一开始,就先让学生用手去掂一掂硬币,尽管教师要学生掂一掂1角币和1元币的质量,但学生几乎感受不到它的质量,只会说“很轻的”。当掂一掂其他物品时也只会说“有点重”,当进一步问学生大约有多少克时,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是乱猜。因为他们对“1克”的感知是相当模糊的,很难把“1克”作为参照物去判断其他物品大约有多少克。
② 虽然教师多次让学生掂一掂不同的物品,但学生在用手去掂之前,首先是视觉的感知。学生往往因物品的大小或物品材料的不同,先有了潜意识的判断,这种潜意识恰恰干扰了用手去掂出物品大约有多少克的感知。
◎实录与评析(第二次教学)
1.揭示课题,了解起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接着与第一次教学一样,呈现超市场景和学生常见的商品和食品,明显地突出各包装上的质量,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
师:你们知道1千克就是多少克吗?
生:“1千克就是1000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1kg=1000g)
【评析】 这一环节从生活场景引入,直接去观察解读商品包装上的质量,我们觉得还是很需要的。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生活的积累,为本课的学习做准备。这次教学与第一次不同的是在引导学生读商品质量的同时,把“1千克”与“1000克”相等关系揭示出来了。
2.活动体验、感知质量。
活动一:初步感知500克。
师:请同学拿出这包米,先看一看这包米有多少重?(分成6人一组,每组一包500克大米,学生观察标签后说出是500克)
师:请每一位同学把这500克的大米放在手掌上掂一掂,感受一下它有多重。(每组同学活动体验大约用了2分钟)
活动二:体验1千克和1千克内的物品质量。
师:刚才每位同学都感受到500克有多重了,下面请各组从抽屉里拿出四个黑袋子。(如图每袋从外观上看没有两样,只是给每袋编上号)
同时投影呈现下面两条活动要求:
(1)每位同学分别掂一掂这四个袋子有多重。
(2)各组把这四个袋子按照从重到轻的顺序排一排。
这时各组很快地掂出轻重,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投影呈现出四个袋子从重到轻的顺序。(如图)
接着投影上又呈现以下活动要求:
(1)独立对照这包500克的大米,掂一掂、估一估每个袋子大约有多少克,并把结果记在纸上。
(2)各组互相交流,尽量统一意见。每组准备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各组活动后,教师让各组派出的代表把估计的结果写到大黑板上(如下图)。
从活动结果来看,最重的4号袋有6组估到1千克,另外两组分别是700克、800克。
师:你们是怎样估出4号袋的质量的?
生:这4号袋感觉比这包米要重,好像有2包米这样的重,所以就是1千克。
(学生对于第二重的1号袋有3组估出400克;3组估了200克及以上;2组估在100克以下)
接着教师又提出:你们对1号袋又是怎样估的?
生1:因为1号袋与这包米比,它轻了很多,所以我们这组估了200克。
生2:1号袋与这包米比,好像只轻了一些,所以我们组估了400克。
再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最轻的2号袋,教师提出:2号袋有6组估在10克或10克以下,只有两组分别估了20克和50克,这到底又是怎样估的呢?
生:2号袋最轻了,放在手上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
师:那要准确知道这四个黑袋子有多少克,我们又要怎么办呢?
生:要用秤来称一称。
这时教师拿出一架电子秤,与学生一起按从重到轻的顺序分别称出了4号袋刚好是1千克,1号袋是300克,3号袋是100克,2号袋是10克。
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小组估计的不正确的质量重新改回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每袋有多重了,下面请大家再掂一掂每个袋子,感觉一下1千克、300克、100克、10克到底有多重。
【评析】 这一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去掂一掂一包500克的大米,接着让学生拿出预先给各组准备好的四个黑袋子,第一次只掂出它们的轻重。第二次要学生参照这包500克大米去掂一掂、估一估它们分别有多少克。我们特意设计的四个黑袋子从外观上看没有差别,以此排除了视觉上的干扰,全凭手上的感觉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利用电子秤与学生一起进行验证,又让学生在了解具体质量的情况下去掂一掂各袋。使具体质量与手上感觉一一对应,从而达到对质量的感知。
活动三:感知体验1克和几克物品的质量。
师:请大家再用手摸一摸每一个黑袋子,有什么感觉呢?
生:好像每个袋子里都放着一个同样大的盒子。
师:是的,老师在每个黑袋里都放着一个同样大的快餐盒。同样大的快餐盒,为什么有重有轻呢?
生:快餐盒里放的东西不一样。
师:那你们猜一猜每一个快餐盒里放着什么东西呢?
生1:我想4号袋可能放着大米。
生2:袋子里的盒子好像与500克的大米质量差不多,如果放着大米,那可能是500克左右吧。
师:你们听懂这位同学的意思了吗?(生表示听懂了)谢谢你!你说得很有道理,真棒!
生3:我觉得4号袋里可能放着石头吧。
师:被你猜中了,这4号袋里确实放着一些小石头。那你们来猜1号、3号、2号袋里可能放着什么呢?
生1:1号袋子里放的石头好像比4号袋放的少一些,3号袋比1号袋放的石头更少一些。
生2:2号袋可能放着很轻的东西吧。
师:1号袋和3号袋一定要放石头吗?(学生说了其他一些东西)
师:如果每袋都打开看,时间上不允许,那我们就把3号袋打开看一看好吗?
学生非常好奇,小心翼翼地打开了3号袋,发现里面放着黄豆。(如下图)
师:我们刚才已称过3号袋刚好是100克,这只黑袋和快餐盒合在一起也不到10克,那你们觉得1克大约有几粒黄豆呢?
学生观察后,各小组拿出的粒数比较接近,最多的有10多粒,最少的有4粒。
师:1克重的东西放在手上很难感受到它的质量,它只能放在特殊的秤上去称(教师出示一架天平),用这架天平才能称出1克或几克的物品。
教师拿出了6粒黄豆放到这架天平上去称,使每位学生都知道这样的6粒黄豆大约是1克重。
师:请同学拿出6粒黄豆放在手心中再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很轻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师:下面请大家拿出1角硬币和1元硬币,分别放在手上掂一掂,有什么感觉?猜一猜它们大约有多少克?
生: 1角硬币大约有1克、2克、3克;猜到1元硬币大约有5克、6克。最后教师把它们分别放在天平上称,得出1角硬币大约有3克,1元硬币大约有6克。
这时投影上出示2分币大约是1克,2枚回形针大约是1克,6粒黄豆大约是1克。
教师接着又提出:你还能找一找比1克还要轻的物品吗?
生:2粒黄豆、1枚回形针、一根头发、一根羽毛、一张薄薄的纸……
投影上又出示了一些比1克要轻的物品图片。
【评析】 活动三开始时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引发学生根据每一袋的质量去猜每个袋子里可能放的是什么东西,从而又一次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这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认识“1克”,我们采取的方法不是直接让学生拿出大约1克的物品来感知,而是利用了上一环节对3号袋有100克的感知,去估计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因为要学生用手掂出1克的物品是不可能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是把里面的黄豆大约分成10份或9份,通过一份的质量去估测1克的粒数。这是一个由多及少的推理过程,是学生观察与推理相结合的过程。当学生初步知道6粒黄豆大约是1克重的时候,教师再次利用天平,介绍如何称出1克和几克的小物品。在学生感知1克之后,教师又趁机引发学生去联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比1克还要轻,并通过投影,加深了学生对“克”的感知。
活动四:体验几千克重的物品质量。
教师在屏幕上先呈现活动要求(1):
(1)先掂一掂4号袋的1千克,再掂一掂身边哪些物品大约也有1千克?
学生一边寻找,一边用手掂。
生1:我们把两组的两包大米合起来刚好是1千克。
师:很好,每包500克,两包就是?
生:500克+500克=1000克。(教师随手写出这个式子)
师:我们也可以掂掂两包大米1千克,再去找一找身边哪些物品合起来大约也有1千克。
生2:我把一本数学书加上我的文具盒,再加上两本作业本,合起来大约是1千克。
生3:我把四本数学叠在一起大约是1千克。
师:照这样一本数学书大约是多少克?
生:大约是250克。(教师随手板书:250克+250克+250克+250克=1000克)
教师在屏幕上继续呈现活动要求(2):
(2)先找一找身边比1千克要重的物品,再掂一掂它大约有几千克?
生4:我坐的凳子比1千克要重,大约有5千克。
生5:我的书包大约有3千克。
教师又用弹簧秤检验学生对凳子的估测,称出这把凳子有4千克多一些。(再让学生用手提一提这把凳子,感受一下4千克多一些的质量)
【评析】 在以上的活动中教师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4号袋,凭着手上对1千克的感觉去寻找身边大约是1千克和几千克的物品。这样学生在“掂”与“估”中,很少出现乱猜的情况,估出的质量与实际都比较接近。
3.问题练习,加深感知。
(1)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哪些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②哪些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学生在小组交流后回答出: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2)把“克”和“千克”填入下列相应的括号内(具体内容与第一次教学的练习相同)。
【总评析】 纵观以上两次教学,从学习素材来看,第二次教学我们创造性地给学生提供了四个外观一模一样的黑袋子,学生在掂一掂这四个黑袋子的轻重时,完全避开了物品大小和材料的视觉干扰,凭着对500克大米轻重的感知,在比较中估测出每一袋的克数。从教学流程来看,第二次教学改变了通常先认识“克”的做法,教学时从感知500克入手,凭借手上对500克的感知去推估1千克、几百克和几十克,并从100克的黄豆中估出1克有几粒。这样的教学是把1千克与几百克、几十克,直到1克合为一体同时认识。接着为了进一步认识1千克,教师再次让学生利用对1千克物品的感知,去寻找身边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和几千克。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但降低了对质量单位的感知难度,而且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有了一定的参照支撑。总之,第二次教学的各环节紧紧抓住对比的感知,更加凸显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