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罗艳(执教) 陈庆宪(评析)
我们对人教版原课程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用连乘解决问题”进行了两次教学研讨,现把两次教学的主要片段与思考整理如下。
◎实录与反思(第一次教学)
1.情境引入,尝试解答。
(1)呈现主题图,了解信息。
图1
教师在投影上呈现课本的主题图(如图1),并提出:某校三年级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操,排成这样的3个方阵。要计算3个方阵有多少人?你们还需要了解什么信息?
生1:要知道3个方阵多少人,先要知道每一方阵多少人?
生2:什么叫方阵?(教师做了解释:排成每行人数一样多的队形叫方阵)
师:是的,现在一下子看不出一个方阵到底有多少人?但你们能观察一个方阵有几行?每行有几人吗?
学生通过观察很快说出: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教师把这两条信息也出示在屏幕上)
(2)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把图上每一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屏幕上呈现图2,每位学生课前也发了这样的方阵图)。同时在屏幕的下方呈现以下的学习要求:
①观察方阵图想一想,列出算式解答。
②把你的计算方法每一步的意思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表示出来。
③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
通过独立思考,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分步式“10×8=80,80×3=240”,或“8×10=80,80×3=240”。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求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算式:“10×8×3”或“8×10×3”。
在这一环节中还有少部分学生写出了:“8×3×10”或“10×(8×3)”;发现两位同学写出的算式是“10×3×8”。
图2
2.组织交流,理解算法。
教师先要求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解法,然后组织全班反馈评讲。
(1)对于算法“10×8×3”或“8×10×3”,学生都能针对图清晰地表述“10×8”或“8×10”都是先求出每一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求出三个方阵共有的人数。
(2)对于算法“8×3×10”或“10×(8×3)”,教师问:“8×3”这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3个方阵共有几行。
这时大部分学生还有疑惑,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把三个方阵重新排成图3的情形,使学生直观地看出“8×3”表示的是“3个8行”,也就是一共有24行,每一行仍然是10人,即“8×3×10” 或“10×(8×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图3
教师还继续利用投影的演示,把这里的“8”看成每一列的人数,那“8×3”就表示3列看成一大列有多少人,然后乘“10”表示有10个大列共有多少人。
(3)对于算法“10×3×8”,教师问:“10×3”这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在学生迟疑片刻后,教师又利用课件的演示把每一方阵的一行框在一起,并向学生提出:现在你能从图中看出“10×3”的意思吗?
生:表示3行共有多少人。
师:请大家看图把3行看成一大行,总人数就有这样的几大行呢?
生:有这样的8大行。
教师边提问边演示,屏幕上逐步呈现思考过程如图4。
图4
3.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练习1.完成课本中的做一做题目如图5。
图5
学生通过对图的观察,很快找到一层鸡蛋有6行,每行有5个鸡蛋,并很快数出共有8层。全体同学都列出“5×6×8”,计算出一共有240个鸡蛋。
当学生做了以上的解答后,教师又利用课件的演示把这8层鸡蛋叠在一起,又向学生提出:除了先计算每一层鸡蛋的个数,再计算8层一共有多少鸡蛋的方法之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有部分学生说出:“5×8×6”和“6×8×5”或“5×(6×8)”。(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依据平常的经验,大致知道在乘法中交换乘数的位置,积是相等的)
接着教师问:你们能解释以上两个算式的每一步的意思吗?(此刻学生茫然)
这时教师又借助于课件的演示,先呈现图6中左边的图,把此图按前后方向一层一层地切开,使学生直观地看出这样的每一层鸡蛋数量刚好是“5×8”,前后共有6层。接着教师又呈现图6中右边的图,把这个图按从右往左一层一层地切开,使学生直观地看出这样的每层鸡蛋数量刚好是“6×8”,共有5层。
练习2、3题略。
图6
【反思】 对于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答。目的是想引发学生在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渗透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这样的愿望是好的,但从以上教学实况分析很值得商榷。我们不妨回到日常生活中去想一想,通常要计算3个方阵的人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先要知道1个方阵的人数是多少,很少有人先计算3个方阵共有几行,再去计算共有多少人。很少有人把每一方阵都拿出一行组成一大行,先计算这样一大行人数,再想到3个方阵有这样的8大行计算总人数。同样在计算8层鸡蛋总数时,学生也一定会先想到计算每一层鸡蛋的数量,再计算8层的总数,更不会把每层鸡蛋叠在一起,再把每一层都切去一行。从以上课堂的实际观察,大部分学生确实也不大愿意去思考后两种方法。所以我们在反思,既然不符合日常的思考习惯,何必硬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这岂不是为了算法多样化而多样化了吗?虽然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演示能理解每一步的意思,但这样的理解意义有多大呢?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学习素材做了改进,并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尝试。
◎实录与反思(第二次教学)
1.根据算式意义,自主画图。
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问题,先来复习一下乘法是什么意思好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上“4×2”)
师: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知道这个算式的意思,下面就请大家在纸上用画小圆圈的方法把“4×2”的意思表示出来好吗?画好后请互相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很快在纸上画出了一行有4个小圆圈,有2行的图;一行有2个小圆圈,有4行的图。并说出了它们分别表示“2个4”和“4个2”。
接着教师提出:你们还能在以上画的基础上画出“4×2 + 3”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上这个算式)
学生又很快地针对这一“乘加”算式画出了圆圈图。教师让两位学生到台上展示所画的图。
教师又在黑板上写出“4×2×3”,并提出:你还能针对这个算式画出小圆圈图吗?
同时在屏幕上出示两条学习要求:
①根据算式“4×2×3”画出小圆圈图。
②画好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根据“4×2”“4×2 + 3”与“4×2×3”这三个算式画出的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独立完成画图和小组的交流后,教师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们的作品(如图7)。接着组织学生观察评讲,使学生找出这些图的不同点与联系点,并再次针对图说一说“连乘”算式每一步的意思。
图7
2.根据算式和图,自主编题。
师:刚才大家根据算式的意义画出了小圆圈图,现在你能把小圆圈想象成生活中的物品,编出用“4×2×3”进行解答的问题吗?
同时在屏幕上又出示以下两条学习要求:
①根据算式“4×2×3”和自己画出的图编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②分组互相检查交流,看一看谁编的题最合理、正确,选出一道向全班汇报。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互动后,教师让各小组把选出的作品向全班汇报。教师又在各小组交流中重点选出四个同学的作品(如下图8):
图8
同时教师又提出以下两条学习要求:
①这四位同学所编的题目你们都能看懂吗?
②根据算式每一题的第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思考后,教师组织学生说理质疑:
生1:周子舒同学编的题目(第一题):有三箱苹果,每箱有2筐苹果,每筐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第一步“4×2”是计算每箱有几个苹果,再乘3计算出三箱一共有多少苹果?
生2:我觉得一筐的苹果放得太少了,哪有一箱只放8个苹果的?
生3:有可能的,箱小。我觉得把每箱中2筐换成2包更好一些。
师:真有意思,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计算方法有没有问题?(生:没问题)
生4:赵嘉琪同学编的题目(第二题)不符合实际,小明每只手要拿4个鸡蛋,他的手也太大了吧?(全班同学都笑了)
师:那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吗?第一步“4×2”计算的又是什么?
生:是小明一次拿来的鸡蛋数量。
生5:叶婷婷同学编的题,最后的问题错了,不是一共吃了几个桃子,应该是第三次吃了几个桃子。
教师问叶婷婷:他提出的意见你同意吗?(叶婷婷表示同意,自己上台修改了问题)
师:请大家注意这道题在前面条件中“第三次吃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的3倍”,我知道叶婷婷的意思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在一起的3倍”是吗?
生:是的。
师:那好,第一步“4×2”又是求的什么?
生: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吃的个数(8个)。
师:在她编的题中没有出现“2”,那为什么会有“4×2”呢?
生:因为第一次吃了4个,第二次也吃了4个,所以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吃的数量就是“4×2”了。
这时有一位学生提出:第三次吃24个也太厉害了。(全班同学又一次发出笑声)
师:对于第四题,程许豪同学用“4×2”求的又是什么呢?
生:两个书架合起来一层有8本。
师:这一题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吗?
生:可以先计算2个书架一共有几层,再计算一共有几本书。计算方法是“3×2×4”。
师:这也说明“用连乘解决问题”当思考角度不一样,列出的算式也是不一样的。
3.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练习1.找出下面每一题的对应解法,用线连起来。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找到每一题的解法,①、④两题都用“4×2×3”;②题只要一步计算“4×2”;③题要用“4×2 + 3”。
练习2.请你先找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再列式解答。(投影呈现课本例1“方阵图”的情境和相关信息、问题,同时提出以下练习要求)
①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问题。
②解答之后再自学课本例1,你的解法与课本中的解法一样吗?
练习3.请你再找一找图中的相关信息,解决问题。(投影呈现课本的做一做“鸡蛋图”的问题)
练习4.你能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方块的块数吗?(教师利用课件逐步呈现,先出示一行有4个小方块,再出示这样的2行合为一层,然后再呈现这样的3层,如图9)
图9
当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针对“4×2×3”“4×3×2”和“2×3×4”的算式,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意思。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揭示每一步计算的意思(如下图10)。
图10
练习5.你能用多种方法计算下图中的问题吗?(此题是课本练习第一题,如图11)
图11
【反思】 第二次教学我们主要突出了以下特点:
1.把握起点,回归本真。
用连乘解决问题是要学生熟练运用乘法的意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给学生呈现的是一步计算的乘法算式,让学生用画小圆圈图的方式表示这个乘法算式的意思,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画图来回忆乘法的意义。当学生用图表示出“4个2”或“2个4”时,教师又提出要画“4×2+3”的意思,学生接着画,虽然不觉得难,无非是在刚才的“4个2”或“2个4”的旁边再画上3个小圆圈,但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要把“4个2”或“2个4”看成一个整体。接着教师又提出要学生根据“4×2×3”来画图,学生很快地画出3组“4个2”或3组“2个4”。由此可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仅仅写了三个算式,却很好地引领学生的思维从原有的认知逐步走向新知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算式与算式、图与图之间的比较中,对连乘算式有了更多理解。从知识角度这是回归于认知的本真。
当学生理解算式的意思后,教师又让学生针对算式和图自编应用题。虽然对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无论是否顺利编题,对每位学生来说是对连乘算式的进一步解读,也经历了思维的挑战过程。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大部分学生编出了自己的题目,再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即使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同伴的帮助下也会初步感受到连乘的数量关系。教学中,我们还看到学生所编的题中,虽然有的数据与生活实际不符,但毕竟是学生自己的东西,也正显示了学生童趣、稚嫩的本真。
2.增强联系,比较解法。
从以上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算式三次画图,这是对一步的“乘法”、两步的“乘加”和“连乘”做了很好的区别与联系,接着对学生不同的自编题目进行评讲,是对同一算式不同问题背景的联系。虽然学生提供的素材有些幼稚,但这是学生对“连乘”的真实解读。紧接着,在练习中教师设计了针对四道题与算式连线,这又是对不同问题与解法的联系,特别在这组问题中设计的信息都含有“4、2、3”这三个数量,而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这样再次促使学生进行自觉对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特点,适当延伸。
在第二次教学中对于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引导,而是结合题材特点进行适当延伸。比如当反馈到学生所编的第四题时,由于此题顺着条件的叙述先计算“2个书架共有几层”的思考比较容易想到,于是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引出第二种“3×2×4”的计算方法。此外,我们在练习中特意设计了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写出算式计算小正方体的总块数,其目的是借助此题带出连乘问题多角度的思考,并在思考计算方法的同时渗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还特意选择了课本中的一道练习“每天跑运动场两圈,每圈400米,跑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此题也比较适合用多种方法进行思考。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感触:只要结合问题素材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延伸,才会使算法多样化且顺其自然。
总之,第二次的教学与第一次比较最大的不同,主要在学习引入环节我们设计了简约、大气的画图、编题素材,有了这样简约的素材,才能充分凸显学生思维的本真。其次我们抓住素材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对解法进行了恰当延伸,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