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渊明生长在农村还是城里

陶渊明生长在农村还是城里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正确了解陶渊明隐居的缘由及其真实的隐居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人格操守及其作品的真谛。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为我们展现了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他为何选择隐居生活,他真实的隐居生活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陶渊明是否一开始就选择隐居呢?年少时的陶渊明希望为国出征,收复失土。难道陶渊明从未对“隐居”生活产生过动摇?

宁波市古林镇中学 汪 迟

一、教学背景

陶渊明是初中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入选有四篇:《桃花源记》、《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五柳先生传》。陶渊明的作品清新自然,引人入胜。学生对陶渊明隐居缘由的了解局限于“不为五斗米折腰”,学习《饮酒》(其五)时,学生认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悠闲自得,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陶渊明作品的解读。只有正确了解陶渊明隐居的缘由及其真实的隐居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他的人格操守及其作品的真谛。

二、适用对象

八年级学生

三、设计特点

结合社会、政治因素,从外部原因和内在原因两方面做探讨,并由陶渊明的诗文做例证,全面了解他的隐居生活。

四、过程实录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为我们展现了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他为何选择隐居生活,他真实的隐居生活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隐居缘由

陶渊明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战乱、黑暗、灾荒的时代。陶渊明短短六十三年的一生,亲身经历了两次篡逆叛乱,亲见了东晋的灭亡,还经历了平民的革命——“孙恩叛乱”,此外还有敌国“前秦”的入侵。身处这样的一个时代,陶渊明是否一开始就选择隐居呢?

我们来看他的《拟古》: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当我年少的时候,我那时是“壮且厉”,“壮”首先是年少力壮,其次是精神上的强壮。“厉”是勇敢的意思,有勇气的样子。他说我“少时壮且厉”,曾经“抚剑独行游”,我的手按着宝剑的把柄,去四方周游。去哪里周游呢?“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他说我曾经去过很远的地方,张掖。张掖在今西北的甘肃一代。我还到过幽州。幽州在今河北和辽宁一带。因为当时中国的北方被外族占领,陶渊明一生都没有到过黄河以北的区域。所以,他所说的行游到张掖,到幽州,其实不是他身体的旅行,而是精神的远游。年少时的陶渊明希望为国出征,收复失土。

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最后归隐田园。他的仕宦经历出于两方面的原因:最初一次出仕是因“亲老家贫”,他要奉养他的母亲;最后一次出来是因为他“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他要抚养他的子女。而中间他要出来的几次,可能是因为他看到当时天下大乱,他想如果能够平定这些叛乱,能够使国家有安定的日子,能够使人民安居乐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是当他眼睁睁看着国家的政治一天天败坏下去,而他自己虽然欲有所作为,却无从施展,陶渊明终于做出这个辞官归隐的决定,选择固守心灵的解放和自由。

(二)拒辞出仕

但是正如他的名声与才气,统治者肯定会积极游说他出来做官。游说的好办法便是带着他最爱的“好酒”。这招行得通吗?

我们来看《饮酒》(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政府使者“田父”带着酒一大早来找陶渊明,游说其做官,“田父”是这样说的,“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在这个新的时代,大家都出去做官了,跟你一样的知识分子,甚至你的朋友,都争着在新朝做官,你却一个人挨饿受冻,穿这么破旧的衣服,住这么破烂的茅草屋,你以为这样隐居就是高尚吗?我看一点儿都不高尚!“一世皆尚同”,你要从俗,不要标新立异。“愿君汩其泥”,大家都在泥水里,你也跳下去弄一身泥就好了,这样人家就不会说你特别,也不会说你奇怪了。

普通人听了那么多“义正严词”的话会有两个反应。第一种:“好的,我跟你走。”第二种:“别脏了我的耳朵,快滚!”但是陶渊明不然,他并没有跟“田父”走,也没有把他赶出去,而是说“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你说的话都是好意,我深深地感激,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并不是追求高名,是我天生的气质、秉性就跟大家不同,所以我天生就不适合出去做官。不过既然你来了,那么好吧,我们就高高兴兴地一起喝一杯酒吧,但是让我跟着你走那是不可能的。陶渊明从不跟别人厉声厉色、大喊大叫,而是说:我要走我自己选择的道路,你们要说什么尽管去说吧。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隐居不是为了博得名声,而是他的天性使然,也正如苏轼所言:“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三)隐居生活

那么,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到底怎样呢?我们来看看他“真实”的隐居生活。

辞官之初他的家庭状况还是不错的,还有“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状况每况愈下。陶渊明出身于书香世家,他怎能靠种田养活全家?在《归园田居》(其三)中他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草盛苗稀,陶渊明不善农业生产可见一斑;晨起夜归,陶渊明的辛苦也可想而知。虽然辛苦劳作,但陶渊明后来还是穷得几乎要讨饭了,在《乞食》里他说:“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政府使者“田父”带着厚礼“名酒”力邀他出仕,他却选择贫困艰苦的“隐居”生活,这就显得着实可贵了。

难道陶渊明从未对“隐居”生活产生过动摇?不是的,他在《咏贫士》中真实地记录了内心的矛盾:“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他说:我也曾经有过内心中的矛盾交战,是宁可贫穷也要持守住自己的品德呢,还是为了衣食所安而到官场上去做贪官污吏?但最后我的“道”胜利了。因此他对“隐居”的坚守才值得我们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