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想和人交流

不想和人交流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步入青春期的男孩不再满足于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青春期的男孩,情绪控制能力低于其他任何时期。而理想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而不是莽撞和冲动。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表现出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不拒绝帮助但也不纵容自己的依赖心理。以上这些症状都是青春期男孩心理孤独的外在表现,青春期的成长离不开孤独,孤独是一把双刃剑。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都有这样一种体验: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成熟了,可是师长眼里的自己却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于是,似乎一切事情在一夜之间都变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不再像过去那样让你感动,反而觉得唠叨刺耳;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对我们总是和蔼可亲,好像觉得自己干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就连平时挺要好的同学,现在也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了,自己一肚子的心事,不知道该和谁谈。于是这些男孩们总要感叹“没人理解我!”“我好孤独!”为什么青春期的男孩会觉得特别孤独呢?

因为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一切都充满着不稳定的因素。在这个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目标等,都必须由这些不成熟的男孩子们自己去确定,而同时,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更需要这些男孩子们自己去筛选。这些都使得男孩子们感到迷茫,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社会赋予男孩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他们是学生,是子女,是未来的社会人……他们想被人接纳和喜爱,他们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对于尚未成熟的他们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可是他们又想表现得独立和成熟,于是他们一方面特别需要和别人探讨和交流,一方面又不愿意敞开心扉,正如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所说:“没有谁比青年人从他们孤独的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的世界了,没有谁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部世界了。”

另外,步入青春期的男孩不再满足于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他们认为这是自己不成熟的表现。因此,他们产生了更多与人交往的需要,希望有志向、情趣相投的朋友,若不然,就会无法诉说自己的快乐与痛苦,这样常常带来莫名的惆怅感,时日久远的孤独还会使男孩产生挫折感,变得自我封闭、自我中心化,这就会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这种孤独感正是男孩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探索的深入,他们会逐渐获得一种熟悉自己、对自己有信心、有把握的感觉。这时,他们既能够独立思考,也会乐于与人交流了。

青春期男孩孤独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行为偏激。很多未成年男孩一遇上不顺心的事,就采取过激行为,这就是内心孤独的表现。一般来说,正常的行为应该是积极、主动和富有建设性的。

(2)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差。青春期的男孩,情绪控制能力低于其他任何时期。实际生活中,因和老师怄气而轻率选择逃课的男孩屡见不鲜,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对良好情绪反应能力的培养。而理想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而不是莽撞和冲动。

(3)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良好的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控力和抗打击能力,能经得起挫折的考验,做事果断,绝不优柔寡断。

(4)对某些人和事的依赖性过强。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表现出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不拒绝帮助但也不纵容自己的依赖心理。现在很多男孩事事依赖老师、家长,还有孩子对电子游戏、网络等有严重依赖,其生活的大部分乐趣来自现实之外的虚幻世界。

以上这些症状都是青春期男孩心理孤独的外在表现,青春期的成长离不开孤独,孤独是一把双刃剑。适当的短期内的孤独可以让人思考醒悟,成熟的过程中少不了孤独的思考,但长期孤独则会对青春期男孩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的男孩涉世浅、经验少、社会适应能力差、受到挫折易烦躁郁闷,若不及时疏导就会造成心理封闭,积郁成疾,性格改变,产生精神障碍。

那么,男孩该怎样疏导自己的情绪,摆脱内心的孤独呢?

首先,要主动去接近别人,要改变自我,使别人愿意接近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关心、帮助、尊重别人。

其次,要多和父母、老师沟通。他们都是善意的,只有让别人了解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最后,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超越自我,超越困境,在积极的思考和行动中你会获得充实感与快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