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做事不可光凭主观臆断

做事不可光凭主观臆断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霍光,字子孟,生于汉武帝年间。因其谨慎小心的行事作风,深得武帝的信任,受嘱托辅佐汉昭帝刘弗陵。当然,霍光最后接受武帝遗昭,成为汉昭帝的辅命大臣,与众大臣等共同辅佐朝政。尽管他在位执政二十多年来,为汉王室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是,霍光之妻对这一切都置之不理,她一心想让女儿当皇后,竟买通御医,毒死了已经怀有身孕的许皇后。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只注重学习,不懂得力行的话,他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是实践操作,不去学习知识,这样的做法就正确吗?这样做的后果又会是怎样的呢?当然,《弟子规》在接下来,便给出了我们答案。《弟子规》讲:“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懂得卖力去做,不学习书中的道理的话,仅仅靠着自己的短浅见识,永远也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

生活中,有一些人认为知识并不重要,书本上的东西都是一些规矩定律,根本都无法运用到生活中。甚至更有一些人觉得,书本上都是一些没用的东西,即使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也根本用不到学校中的东西。然而,知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多的时候,读书是为了开阔人的眼界,拓宽一个人的思维,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能更开阔一些。要知道,一个人无论你的官职再大,如果不学习知识的话,很可能会半路受阻。相信看了下面的故事,你也会有所感受。

霍光,字子孟,生于汉武帝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他十岁时便被霍去病带至京都长安,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两年后,他又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负责保卫武帝的安全。因其谨慎小心的行事作风,深得武帝的信任,受嘱托辅佐汉昭帝刘弗陵。

当然,霍光最后接受武帝遗昭,成为汉昭帝的辅命大臣,与众大臣等共同辅佐朝政。经过他们的努力,汉室王朝才能够稳定下来。后来,他又联合众大臣在昭帝死后,重新找到真正适合继承汉王朝的汉宣帝。

然而,这些成就都不能代表一切。尽管他在位执政二十多年来,为汉王室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却因为学识有限,思想受到时代与历史的限制。一方面,他内心深处摆脱不了光宗耀祖的思想束缚,更摆脱不了身为将相,子弟封侯的腐朽传统。他在位时,他的宗族、子弟都已是高官显贵,然而,却多是不懂得品德修养之人,宗族之人,多不奉公守法,为霍氏一门后来的发展留下了祸根。

在汉宣帝即位后,也曾有大臣建议汉宣帝娶霍光的女儿为皇后,然而,宣帝却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意,成功地立正室许平君为后。可是,霍光之妻对这一切都置之不理,她一心想让女儿当皇后,竟买通御医,毒死了已经怀有身孕的许皇后。本来霍光认为当时对于这些汉宣帝并不知情,他认为只要自己不说,任何人都不会知道真相,便把这件事情给压了下来。

这件事情虽然暂时没有引起什么后果,然而,他却不懂得教训家族。在他去世后,霍家一族最终未能逃脱被灭门的悲惨结局。

在这个故事中,霍光为了汉王朝的发展的确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缺乏知识的他,在狭隘的思想指导下,把自己的宗族和子弟都放在高官显贵的位置上,然而,却没有教育他们好好做人,以至于做下很多违背公法的事情,为家族带来耻辱。面对妻子的罪恶行径,他狭隘地认为没有人知道,把事情压了下来。这些都为家族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同时,他没有及时教导后代们修身养性,在他死后甚至还有人密谋造反,最终将霍世家族推向深渊,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霍家的遭遇,正是缘于霍光缺乏知识,不懂得训导家族为人处世。由此可见,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用知识来增长自己的见识,便很容易在自我封闭的天地中,做出错误的决定,最终酿下大错。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得到的启示如下:

1.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要注重知识的积累

如果一个人只顾埋头做事,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会浪费很多时间不说,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一个人只有接受知识的洗礼,才能让思路开阔起来,考虑问题自然也就会全面起来,当然,犯错的机会也就会少一些。所以,做一个聪明的人,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2.多借鉴前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

霍光正是因为没有读多少书,才会让自己的家族走上灭亡之路。倘若他能多读一些书,多了解一些前人的经验,绝不会落得这个下场。因而,我们要多读史书,丰富自己的阅历,多学习古人的处事之法,借他人的经验来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

《弟子规》教育我们,在实践生活中,更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唯有多学理论知识,重视前人的经验,才可以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从现在起认真学习知识,要学会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